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广东汉族大学生和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在生活方式、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特点。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708名在校学生进行了生活方式、自尊及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广东汉族大学生和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在学习习惯、应对方式和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核心家庭的广东汉族大学生和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在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核心家庭的广东汉族大学生和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在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城市的广东汉族大学生和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在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自尊具有文化普遍性。  相似文献   

2.
语言从来都是在各民族的交流、融合中发展的。近五百余年间,生活在鄂尔多斯地区的蒙汉族民众在共建美好家园的相互交往中,语言也不断地交流融合,特别是在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都具有非常鲜明的互相影响交融的特征。对蒙汉语方言相互融合的研究也可以从中感知民族之间团结合作、平等互利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起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我国有二亿多个家庭,正是这一个个的细胞,组成了复杂多样的社会。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作为社会的细胞的家庭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突出表现在家庭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上。 1.家庭结构趋于简单化。 我国家庭一般可分四种类型:一是核心家庭,指由父母子女组成的家庭;二是不完整的核心家庭;三是扩大的家庭,指包括叔、伯、舅、姑等在的内的家庭;四是联合家庭,指两三个核心家庭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独生子女家庭渐增多,使得现代家庭出现两种变化,一是核心家庭增多。前不久费孝通同志对太湖附近江村的调查,发现四十五年来江村的核心家已由占总数23.7%上升到40%,城  相似文献   

4.
5~7岁蒙、汉族幼儿利他行为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是从呼和浩特市区普通蒙、汉幼儿园中选取 5~ 7岁年龄段幼儿各 80名作被试 ,在实验情境中测查他们利他行为的发展情况 ,结果表明 :(1 )蒙、汉两种不同民族的幼儿利他行为之间的一致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但蒙族幼儿中的男孩、汉族幼儿中的女孩利他倾向增长较快 ;(2 ) 5~ 7岁年龄段的蒙族幼儿利他倾向比同年龄段的汉族幼儿高  相似文献   

5.
<正>音乐作为文化载体,是人类表达自身喜怒哀乐的途径之一。音乐自身的声学特点、感情表达方式与地理环境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地理环境多样,不同地域在音乐种类、风格、体裁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由黄虎著、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晋陕蒙汉族民歌音乐地理研究》是一部系统研究晋陕蒙地区汉族民歌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专著。该书以民歌数量、体裁、调式、音阶、曲体结构五种要素为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核心家庭采用FACESII-CV和SCCS量表进行共卷调查。所谓核心家庭,又叫健全小家庭,指被调查者(青少年)长期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家庭成员均为直系亲属。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较高,个体差异较大,城镇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要好于农村大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无影响;亲密度和适应性对自我和谐及因子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中根据绥远省(已合并到内蒙古自治区)蒙旗地区土地问题的6个特点,分析了土地改革顺利地进行的情况,取得了该地区废除封建特权、解放蒙汉族广大群众(特别是蒙古族人民群众)的伟大胜利,使农牧业(特别是牧业)得到了发展,是由于绥远省委和省人民政府采取了正确的政策,成功地解决了蒙古族农民阶级成分的问题,区别对待了蒙古族地主问题,正确处理了农牧业关系和蒙汉族团结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347名回、藏、汉族3~6岁幼儿家长为调查对象,对幼儿语言的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回、藏、汉族3~6儿童语言发展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汉族儿童发展最好;藏族儿童在日常用语的理解方面显著高于回族儿童;在交流和转述方面,汉族儿童非常显著地高于回族儿童;在交流、转述和对时间的理解上,汉族儿童显著高于藏族儿童;不同宗教文化、生活方式及母亲的教养对儿童语言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形成和发展社会性和个性的过程,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家庭、幼儿园、社会。本研究以陈会昌修订的4—7岁儿童社会化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考察了家庭结构与之儿童社会性发展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核心家庭与主干家庭中的儿童在社会性发展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且核心家庭中的儿童只在依恋父母、侵犯性、诚实公正这三个纬度上的发展略高于主干家庭,而在其他纬度以及社会性发展总分上均低于主干家庭中的儿童;核心家庭中的男孩与主干家庭的男孩在社会性发展的各个纬度及总分上都无显著差异,而核心家庭中的女孩与主干家庭中的女孩在意志、内外向形、自我概念、同情助人、自尊心等纬度的发展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试验用递减法测定了蒙、汉族学生122例(蒙古族63例,汉族59例)纯音听觉绝对阈限,并绘制了听阈曲线。统计结果显示:蒙古族与汉族对多数频率声音的听阈无显著差异,不同性别之间听阈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形成和发展社会性和个性的过程,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家庭、幼儿园、社会。本研究以陈会昌修订的4—7岁儿童社会化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考察了家庭结构与之儿童社会性发展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核心家庭与主干家庭中的儿童在社会性发展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且核心家庭中的儿童只在依恋父母、侵犯性、诚实公正这三个纬度上的发展略高于主干家庭,而在其他纬度以及社会性发展总分上均低于主干家庭中的儿童;核心家庭中的男孩与主干家庭的男孩在社会性发展的各个纬度及总分上都无显著差异,而核心家庭中的女孩与主干家庭中的女孩在意志、内外向形、自我概念、同情助人、自尊心等纬度的发展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核心家庭是当前北京家庭的主要结构,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成长。此次研究通过梳理北京的核心家庭概况,从核心家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小学生习性养成的影响,经过分析成因,获得启示。以期不仅能促进社会对于核心家庭在北京小学生的道德品行、认知习惯、身心健康等习性的正面影响,还为核心家庭的研究拓宽视野,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居住蒙、汉两种民族.1990年10月—12月期间对内蒙古地区18—25岁汉族人的耳壳进行了活体抽样调查,共355例(男122人、女233人).调查结果表明:汉族的耳壳特征为:三角形的耳垂类型出现率最多,最少的方形耳垂;耳尖类型中出现率最多的为缺耳尖型,最少的为猕猴型;小于30°的耳廓处展度出现率最高,大于60°的最低;汉族与蒙古族间的容貌耳长、容貌耳宽、形态耳长、形态耳宽以及小于30°的外展度等特征均有极显著差异,其余的特征在蒙汉族间有差异或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蒙汉族人群上颌前牙不同位点的唇侧骨壁厚度的异同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20例需要拍摄CBCT的蒙汉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民族分为蒙古族组(60例)、汉族组(60例),分别测量蒙汉族患者唇侧骨壁不同位点的厚度,比较两组不同位点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蒙古族患者于位点1处的骨壁厚度大于汉族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蒙古族患者于位点2处的骨壁厚度大于汉族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蒙古族患者于位点3处的骨壁厚度大于汉族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据的统计学差异对于牙齿种植及前牙美学的修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合访谈及课堂观察对英语专业蒙、汉两个自然班学生进行了词汇学习策略对比研究,结果发现:(1)词汇学习观念上蒙、汉大学生观点类似,均明显反对机械记忆;蒙族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运用来学习词汇;(2)词汇策略使用上,蒙、汉大学生广泛运用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运用较少,社会/情感策略使用频率最低;蒙族大学生各个次策略使用的平均值均低于汉族大学生;(3)蒙、汉大学生词汇学习策略使用存在较大差异性。此次调查研究进一步明确并细化了蒙、汉大学生词汇学习特征及策略使用,体现了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特殊需求,为少数民族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有益的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16.
邓爱忠 《中学文科》2007,(11):145-146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融结的统一体,有56个民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汉族。而汉族本身也是历史上许多族融合而成的。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在春秋时期,华夏族与戎狄等族逐渐融合;其后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又与匈奴、鲜卑、氐、羌等族融合而成为汉族。在宋元明清时代,汉族又与契丹、女真族结合;进入20世纪,汉族与满、蒙、维吾尔、苗、藏、彝、壮等少数民族汇合而成为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形成历经了数千年,在这悠长的发展过程中,边疆的族群不断向中原汇聚,使中华民族的主体族群不断壮大,文化不断丰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少先队活动是学校开展少先队工作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也是学校德育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少数民族地区蒙汉族学生都有的双语寄宿制小学,我校要结合蒙、汉两个民族的文化,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走出民族学校少先队工作的新途径,更好地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  相似文献   

18.
“汉语”“中文”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汉语”是汉族语言的简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除汉语以外。尚有满、蒙、藏、朝鲜、维吾尔等兄弟民族语言,通常说的汉语,不包括其他民族的语言。但包括使用汉语地区的方言。由于汉族人数众多,使用汉语的地区广阔,汉族文化历史久远,汉语自然成为我国的主要语种,也是历代的官方语言。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华北农村经济日益衰败及城市工业的发展使大量农民进城作工,导致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这些工人大多为青年男子,对社会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产生一定影响。由于城市生活的困难及社会观念的影响,工人的婚姻及家庭状况也发生变化,核心家庭、晚婚、少育等现象产生,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审美向度,即审美的趋向、判断和评价。从《蒙古王府本石头记》行侧墨批对女性形象的品评和构建来看其长篇小说的审美向度是"真"、"妙"、"趣"。这既是汉族长篇小说的审美要求,又是蒙古族长篇小说的呼唤。可以看出,《蒙古王府本石头记》行侧墨批是蒙、汉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也是蒙、汉文化相互接纳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