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运用统计分析、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揭示世界女子网球单打优秀运动员在以4大网球公开赛为代表的不同类型场地技、战术的特征表现,阐述各类型网球场地对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的影响与要求,同时,结合当前优秀运动员技、战术的特征与发展趋势进行总结。研究表明:1)发球方面,4大赛场女子单打优秀运动员的发球稳定性趋向共性,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是取胜的关键因素,且二发能力是适应各类型赛场竞技的普遍性技能,温网、法网发球威胁性与美网和澳网相比较突出,且温网一发有效性最高,澳网、法网、美网之间差异表现不显著;2)接发球方面,美网女子单打优秀运动员接发球优势较突出,温网、澳网的接发球相对被动;3)技、战术运用方面,4大赛场女子单打优秀运动员的主动进攻意识较强,制胜球、上网成功率是4大赛场取胜的关键因素,且上网能力是适应各种类型赛场竞技的普遍性技能。另外,优秀女子单打运动员在温网和法网赛场能以较小的失误获得更多的主动得分,澳网和美网则技、战术运用的稳定性较差,得分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通过技术统计与分析,揭示出以澳、法、温3大网球公开赛为代表的不同类型场地对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的影响与要求,同时,结合当前优秀男子单打技、战术的特征与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并得出如下结论:1)温网赛场的发球得分效率较突出,澳网与法网的发球有效性无显著性的差异;2)接发球方面,由于场地性质的不同技、战术的发挥效果各不相同,尤其在快速场地表现突出,得分率较低,但其也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温网赛场破发成功率的有效性更高;3)技、战术的运用方面,3大网球赛8强运动员的主动进攻意识较强,且相比之下,温网运动员的主动得分效率最高,澳网赛场技、战术发挥的稳定性相对更关键。  相似文献   

3.
足球运动员的战术能力对于足球比赛战局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学习并了解优秀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战术能力特征,对于足球教学、训练、比赛都非常必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不同视角深入分析优秀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战术能力特征。研究表明:在战术能力构成因素视角下,优秀职业足球运动员战术能力有战术观念先进、战术指导思想清晰正确、战术意识强、战术知识丰富和掌握战术行动量多质高等特征;在比赛中战术运用的实践因素视角下,优秀职业足球运动员战术能力有战术能力的位置化特征、战术能力的技术完美化特征以及战术能力的球星统帅化特征;在战术能力形成过程因素视角下,优秀职业足球运动员战术能力有战术能力的可变性与稳定性和战术能力的个人性与集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教练员制定的训练计划更加有效合理,让运动员更加乐于完成训练和竞赛任务,提高运动成绩,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运动员职业特征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运动员的职业特征各维度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不同性别、年龄、运动项目、运动等级、文化水平的优秀运动员在职业特征的不同维度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应针对优秀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及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背景下,基于有意行为、整体终身发展及社会学相关理论。运用社会调研、问卷调查、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优秀运动员职业变迁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剖析运动员职业变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致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运动员职业变迁问题的建议。研究显示:运动员职业生涯阶段的发展规划缺失,职业变迁的计划滞后;职业变迁准备的主动性不足,缺乏有效应对策略;文化水平低,技能单一且难以有效迁移,角色转换欠流畅;传统职业变迁路径变窄,社会支持与退役保障体系欠完善。  相似文献   

6.
在专家表现获得理论的研究框架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搜集了中国、美国共32名优秀竞技体操运动员专长发展过程的相关数据信息,采用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两国优秀竞技体操运动员专长发展过程3个阶段的平均年龄、平均周训练时数、年均参赛次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运动员进入训练阶段2、训练阶段3相对早,且在这两个阶段训练时间相对长,而美国运动员在训练阶段1、训练阶段2参赛较多,这些差异主要由体制差异所致;此外,运动员进入训练阶段3的年龄还存在性别差异,国家、性别与参赛也有交互作用,表现为美国男运动员比赛多;从专家表现获得的视角看,两国运动员在开始训练的年龄、专家表现获得所需的年限、累积训练时间、起始表现水平、参赛与专长发展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均表现出一致性,这些共性特点可视为优秀竞技体操运动员专长发展过程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优秀运动员的形象生成与形象维系既带来了冲击又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对新媒体环境下优秀运动员的形象特征,新媒体所带来的机遇挑战进行了探讨.认为新媒体环境下优秀运动员的形象体现出媒介化、商业化、明星化的特征,新媒体环境为运动员搭建了自传播的平台、扩张了运动员的传播主体,但同时也带来了隐私窥视泛滥、流言谣言难于把控等问题.提出运动员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提高新媒体意识,注重自身形象塑造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基于长时间跨度、多项重要赛事的大规模数据,首先对青少年与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年龄、数量增长及参赛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再从比赛特征和击球特征两个方面对16~18岁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和职业运动员的表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1)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数量年增长率显著高于职业运动员。(2)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与职业运动员的参赛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3)在发球、网前得分率、制胜分/非受迫性失误比等比赛特征数据上,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与职业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4)在击球角度、击球速度、移动距离、平均冲刺速度等击球特征数据上,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与职业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1)职业赛事比青少年赛事竞争更为激烈,比赛的胜负差更小,对运动员生理和心理要求更高。(2)职业运动员击球的速度、稳定性、攻击性和多样性等均优于青少年精英运动员。(3)职业运动员击球速度更快角度更大,对回球的预判比青少年精英运动员更好。  相似文献   

9.
对取得过辉煌运动成绩和良好商业收入的运动员的共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影响因素包括运动员从事的体育项目、运动员的成绩与荣誉、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运动员的外在形象、运动员的社会形象、体育管理制度、运动员的商业开发与管理等。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外20名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在启蒙训练年龄上的差异并不显著;但是外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转为职业选手的年龄较早,所以其成为职业选手的年限也较长。中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之间的现役年龄的分布较为离散,中国十名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现役年龄差异大于国外十名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现役年龄差异;并且中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达到最高竞技水平的年龄比国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达到最高竞技水平的年龄晚。  相似文献   

11.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and map the process of Australian elite athlete development from an organisational perspective, that of 35 national sporting organisations (NSOs). Research on elite development has focused on the significance of economic and cultural factors (macro-level studies) and the role of sport science and athletes’ close environment (micro-level studies) in fostering success. In an effort to depict elite athlete development processes in a more inclusive way, this paper offers an evaluation of the ways elite athletes are nurtured from an Australian NSOs perspective adopting a meso-level approach (e.g., programs). The study is based on a document analysis examining 74 annual reports from 35 NSOs over a period of four years, before and after the Sydney Olympic Games and offers a generic framework of the Australian elite athlet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resulting framework shows that various interested groups are involved with nurturing elite athletes through either initiating or implementing specially designed programs or other strategies that cultivate success, and helps broaden the definition of elite development. The implications of successful elite athlete development include increased finances and public profile for sports as well as the creation of pathways to increase interest in sport.  相似文献   

12.
何强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1):112-115,128
为了解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特点,采用调查、实验和数量统计方法对我国87名现役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1)与一般运动员相比,优秀运动员具备更加全面的运动素质,尤其体现在最大力量和专项运动素质方面(P<0.01);(2)不同级别优秀运动员仅在一般力量素质指标中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3)通过对不同级别最大力量和相对最大力量的比较,发现级别越大的运动员,最大力量素质越突出,但运动员的相对力量水平却随着级别的增大而逐渐减少,表明中小级别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优于大级别运动员。  相似文献   

13.
在亚奥理事会、中国奥委会的支持下,对第16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541名参赛运动员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以国际奥委会ACP项目调查问卷为基础,根据我国运动员实际情况做了适当调整与修改,问卷调查内容包含研究对象事实信息及问题,主要涉及退役诱因、退役意识和退役阻碍.采用频数、RC列联表、皮尔森卡方检验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退役诱因依次分别为运动水平下降、受伤、新生活计划和家庭义务.年龄可能是退役原因形成的重要因素.运动员的退役意识表现出:运动员角色认同程度高,退役准备意识强,对应对退役后的挑战态度积极.但目前缺乏针对现役运动员展开的退役培训计划或职业规划.运动员退役后职业过渡与转换的主要阻碍在于运动员实际知识、能力水平与学历不符.研究结果还显示,不同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和运动经历的运动员在退役原因,意识、阻碍方面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网球比赛中外男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中外网球运动员年龄、体重、身高、克托莱指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体重、克托莱指数特别是身高方面,中国运动员整体素质低于国外优秀运动员。中国男女网球运动员与国外优秀男女网球运动员相比较,只有身高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国教练员要根据我国网球运动员身体条件制定出适合的训练、选材、育才模式和标准,弥补不足。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现场拍摄法、视频图像解析法等对国内、外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步长和速度进行了纵向的整体性研究及横向的层次性研究。研究发现,助跑速度是运动成绩提高的源动力;国外优秀运动员水平越高,助跑最后10m的速度与比赛成绩的相关性就越大;最后两步步长随着竞技水平的提高有增加的趋势,并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在横向上,国外优秀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的速度,随着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增加,呈加速攻板状态,国内优秀运动员在上板瞬间整体呈减速状态;国外优秀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与助跑最后两步步长呈负相关关系,与最后两步助跑速度呈正相关关系,国内优秀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步长与速度匹配的实效性不如国外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16.
为使我国男单健美操成绩明显进步,并早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有必要对我国男单健美操选手的身体形态、素质特征进行研究。由于我国优秀男单健美操选手一般集中在高校里,故本课题选取我国优秀大学生健美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训练水平的现状与成绩的关系,及其与世界优秀选手在身体形态、素质发展水平中的差距进行对比,希望能为一线的教练员们在高级选材和训练中提供一点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为了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解决运动员成长过程中的全面发展和职业化教育矛盾,也为其退役后就业提供保障。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结论: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习动机低,学习缺乏积极性,学习习惯差;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改革还停留在形式上,造成毕业生学历与实际文化素质不符,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价值观和自觉性。建议: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多元教育网络、改革激励机制、提高学生学习动机以促进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我国田径运动员的认知风格、竞赛焦虑特征与竞技水平发挥的关系,采用镶嵌图形测验和竞赛状态焦虑问卷的方法,对我国15个省、市优秀田径运动员93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有场依存者和场独立者,个体差异情况较大;田径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低于田径常模、躯体状态焦虑显著低于常模,状态自信心显著高于常模,场独立运动员躯体状态焦虑显著高于场依存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更低而状态自信心更高。②认知风格与认知状态焦虑显著负相关,与躯体状态焦虑、状态自信心正相关,认知风格是影响认知状态焦虑的一个主因素。③两种认知风格运动员与竞技水平发挥率负相关,场独立运动员竞技水平发挥率更高;竞技水平发挥高组的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更低,状态自信心更高;竞技水平发挥高组与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负相关,竞技水平发挥低组与认知状态焦虑负相关、与躯体状态焦虑正相关,两组运动员与状态自信心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竞赛焦虑的三个维度均不能预测竞技水平发挥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