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吊石苣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吊石苣苔所含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苯乙醇类、β-谷甾醇、熊果酸等,具有显著的抑茼、抗炎、抗病毒、止咳、祛痰、平喘等活性,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综述了国内外在吊石苣苔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吊石苣苔所含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苯乙醇类、β-谷甾醇、熊果酸等,具有显著的抑菌、抗炎、抗病毒、止咳、祛痰、平喘等活性,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综述了国内外在吊石苣苔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及资料考证,摸清了黔东南苦苣苔科吊石苣苔药用植物资源及地理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4.
对拜伦苣苔属(Bellonia L.)作了订正,讨论了它的种间关系和与其他属的联系,对本属的进化方向作了论述。研究工作主要依据世界各地的馆藏植物标本,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分析了孢粉和种子的形态。拜伦苣苔属隶于苦苣苔科(Gesneriaceae)苦苣苔亚科(Gesnerioideae),含2种,分布于加勒比海地区的古巴和海地岛。法国 Plumier于1703年发表了这个属,取名为“Bellonia”,后来林奈(Linnaeus,1737)确认了这个属,并为本属的模式种采用了双名(Belloniaaspera L.) 拜伦苣苔属在形态上十分独特它是苦苣苔科中唯一具刺的属。它的花被管中的雄蕊维管束单独发生而有别于同一科中的其他属。它的可育雄蕊数目5~8个,和苦苣苔科一般的2或4个可育雄蕊截然不同,它的花冠结构也独具一格,没有明显的花冠管,辐射对称;苦苣苔科一般花冠两侧对称。花冠管明显,不过,这个属的子房和果实结构符合苦苣苔亚科的特征,一室两个侧膜胎座。本属含两个种:糙叶拜伦苦苣(B.aspera L.)和刺拜伦苣苔(B.spinosa Sw.),它们从形态学上是独立的明显可分的种,前者具有明显的聚伞花序,植株无刺,抱粉的表面纹饰较为粗糙;后者的花序明显单花,植株多刺,孢粗表面纹饰较为平滑,分析它们的形态学,糙叶拜伦苣苔是原始的,刺拜伦苣苔是次生的。形态演化的方向比较明显:从聚伞花序通过花的数目的减少和花序轴的短缩而简化为单花;花序的来源是一个叶腋内生的短缩的枝条;植株上的刺和花序同源,是花序不育化而形成的。推测在进化过程中,为了减少营养的消耗而减少了花的数目,从而以尽可能好的营养保证可育花的质量。这个属可能起源于石灰岩植物区系,比较原始的糙叶拜伦苣苔仅发现于海地岛南部的石灰岩上。较为进化的刺拜伦苣苔则在石灰岩和非石灰岩基质上都有分布,分布区遍布于海地岛并延伸至古巴岛上。这符合一般的规律:进化的后代常常适应能力较强,分布区也较广。一般认为石灰岩植物区系具较多的有刺植物,但在本属中无刺的糙叶拜伦苣苔反倒是一个石灰岩特有植物,而多刺的刺拜伦苣苔则广布到非石灰岩生境上。这表明,石灰岩生境和植物的刺形态学没有直接的联系,可能种系发生学对植物的形态具有比环境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非洲紫罗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710062)路正社屈新运非洲紫罗兰(SaintpauliaionanthaWendl.),又称大花非洲苦苣苔,属苣苔科非洲紫罗兰属植物,原产于非洲。由于其花色鲜艳,有紫、粉红、青白和复色等各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红景天总多糖含量变化,以确定其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以葡萄糖作为对照品,在62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红景天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论:不同产地红景天的总多糖含量不同,西藏大花红景天的含量最高,然后依次是青海大花红景天,西藏圣地红景天,四川大花红景天,临江高山红景天.临江不同采收期的高山红景天的总多糖含量有差异,建议采收高山红景天的适宜时间为7-9月,尤以9月左右为宜.从回收率和精密度可看出,蒽酮-硫酸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该方法简便、可靠、易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岩陀药材中槲皮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岩陀药材中槲皮素的含量。流动相甲醇-0.5%磷酸溶液(50:50),检测波长370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岩陀药材中槲皮素含量差异较大,不同产地同一采收期的含量范围为0.129%~0.207%;不同采收期同一产地的含量范围为0.074%~0.12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为该药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天然美苔素在我国率先实现工业化生产。天然美苔素是1970年美国学者来契尔首先发现的。此后,美、英、日、德等国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从事工业化试验研究,但由于美苔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低,分离提取十分困难,因而价格昂贵,至今未实现工业化生产。我国科学家黄志桂、赵明媒教授,经过艰苦攻关,找到了一套高效革取法工艺路线,在浙江义乌皇嘉生化公司建成生产基地,率先实现工业化生产。经过大田试验,美苔素能提高种子活力,促进报系生长,增强吸肥水能力;提高叶绿素含量,促进新陈代谢,加快细胞生长和分裂…  相似文献   

9.
干旱胁迫下苣荬菜光合性能及水分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苣荬菜为材料,用盆栽控制浇水模拟干旱的方法,研究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苣荬菜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率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苣荬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02摩尔分数和气孔导度等都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而降低.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苣荬菜水分利用率有所提高.苣荬菜抗干旱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0.
室内测定了不同温度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内酯、萘乙酸及复硝酚钠)处理对苘麻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对苘麻种子萌发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发芽率可达到90%以上;不同质量浓度的芸苔素内酯、萘乙酸和复硝酚钠浸种处理后,苘麻种子的发芽率与CK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4、8、16 mg/L质量浓度的复硝酚钠对发芽势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0.5、1、2 mg/L质量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对发芽指数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经过5℃低温处理后再经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浸泡处理,对苘麻种子的萌发并无明显促进作用,在高质量浓度时反而表现出了更加显著的抑制效应.打破苘麻种子休眠以低温处理的方法为佳.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师院校音乐教师职业倦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是影响地方高师音乐教师职业素质、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其身体的衰竭、认知的扭曲和行为的异常,影响着地方高师院校音乐教师素质的全面发挥。文章主要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工作因素以及个人因素四个角度具体分析地方高师院校音乐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2.
《神秘的地下宫殿》是国家义务教育实验课程综合艺术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小建筑师》中的一课。本单元分为《神秘的地下宫殿》、《瞧这一家子》、《我们有个甜蜜的家》三个课题,以小动物的巢穴为着眼点,了解小动物繁衍生息的生命过程,探究小动物不同的筑巢形式,介绍动物巢穴的结构特点及其给人类生活与艺术带来的影响与启示。在课堂教学中,我尝试在一个电脑实验班将信息技术与综合艺术课程进行整合,探索整合的四个要素(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联系,使四个要素的整合符合艺术教学的规律,并且动态地体现在课前准备、…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乡镇企业的法律人才短缺,应针对这种状况,利用乡镇企业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加大培养力度。本文是从乡镇企业法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培养形式和如何教学、如何对法律人才的知识更新等几方面加以探讨,目的是促进我国乡镇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对整个企业管理活动具有根本性的影响。通过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几种主要观点的比较,笔者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应作为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我国认识论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新时期我国认识论研究的回顾 ,重构了由传统主体性认识论走向生活认识论的发展理路 ,分析了认识论研究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 ,同时也展望了新世纪的认识论研究走向———真正从实践的观点走向实践哲学。  相似文献   

16.
Tertiary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under the pressure of new needs required by the “society of knowledge” in France and Italy has had a...  相似文献   

17.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under the pressure of new needs required by the “society of knowledge” in France and Italy has had a deep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and university, and therefore a direct impact on university governance. This article sums up the main results of a research carried out on university Présidents in France and Rettori in Italy, with the aim of understanding their views about the changing process i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and the related impact on their leading role. There emerges a picture of systems transiting from a traditional centralised Napoleonic structure to a new one where the growing autonomy requires a different kind of governance not previously experienced, and thus not easy to implement mostly because of the resistance coming from universities themselves. The majority of Presidents and Rectors seem aware of the changing process and the related problems even if they do not all agree upon feasible trends to follow. Such a disagreement appears to be an understandable consequence of the unstable and unpredictable direction of the changing situation in the two systems.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