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秀君 《教学月刊》2015,(Z1):27-29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关注学生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人文素养。[1]3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1]6,首次在《标准》中被提到,同时《标准》还将情感态度定义为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五大要素——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并指出,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1]17这就是以情优教。这一指导思想的提  相似文献   

2.
任旭 《中学教学参考》2012,(13):108-109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性学习、自我导向学习,讲究教学的艺术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情感。《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指出,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教育  相似文献   

3.
姚杰文 《中学文科》2005,(11):18-18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列为重要的课程目标之一。同时,《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强调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4.
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提出10项情感态度目标,主要表现在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和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本文简要分析情感态度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界定,并试图从神经生物学、教育心理学及语言习得等不同视角探悉情感态度作为英语课程目标的理论依据,以期为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更好地实施情感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对学习的影响则尤其突出。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已经把情感态度作为英语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课程目标。情感态度在英语课程目标中的定位有其相应的理论背景,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也存在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新课程在情感态度的八级目标描述中明确提到:“要有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沟通和表达。[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其中之一就是情感态度。《标准》明确指出,保持积极的学习情感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标准》强调,要利用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感教育来实现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标准》中的情感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该《标准》在第五学段(初中毕业)对情感态度目标做出明确的规定。英语课程中的情感态度目标包括培养积极情感态度和帮助学生克服诸如焦虑、抑制、以及缺乏学习动机等消极情感态度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课程标准》对情感教育的表述是: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爱国意识和国际视野。积极的情感态度是学生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然而,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盲目追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凶素。这里列出的情感都是一些积极的并且有利于学习的情感态度。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也是我们在实施课程中应该发展的情感。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发展积极的情感态度呢?  相似文献   

12.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巾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3.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把对情感态度的关注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是英语课程中实现情感态度目标的最重要的细节和过程。因此。在我们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灵活拓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健康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指出,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在高中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标准》中情感态度七级目标明确指出要“有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沟通与表达”,八级目标也强调要“有稳定和持久的学习动机”。[1]可见,学习动机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在阅读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同样将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因此,笔者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积极探索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下面,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Module 4 Unit 11 Lesson 3为例,阐述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合理设计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相似文献   

16.
杨颖 《教书育人》2013,(12):15-16
2011年版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明确提出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这个能力的形成必须建立在语言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很多学生学不好英语不是因为生理原因,而是因为产生了不健康的心理,《标准》在课程目标一章中也提出:“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因此,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情感态度与语言学习有很大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学为主线,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学生心理变化,潜移默化地浸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消极情感。  相似文献   

17.
郭凤娟 《教师》2012,(12):49-49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认为,注重优化课程教学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学习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不仅是课程教学三维目标的具体体现,更是提高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必然要求。根据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需要,优化教学策略,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增强学生语言学习内驱动力和信心。关注学生语言学习情感态度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新课程首次把情感策略列为英语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人文主义观念。《英语课程标准》还强调要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目的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研究情感策略和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已经…  相似文献   

19.
李建喜 《中学文科》2009,(7):120-120
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0.
孙敏 《学子》2014,(1):61-61
正《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基础教育阶段确定了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素养整体发展的总目标,首次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列入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并强调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英语的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因素,充分利用情感因素和积极作用完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