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讲究教学艺术的数学课堂 ,由于悬念迭起、疑窦丛生、波澜起伏 ,可以有效地“煽动”学生的情感 ,激发学生的兴趣 ,挖掘学生潜藏的智能 ,从而使教学取得更大的效益 .本文就数学教学的“三题”艺术谈些个人的见解 .这里的“三题”是指“大题小做”、“小题大做”和“借题发挥” .1 大题小做纯理性的数学教学已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而应走“理性和悟性相结合”的宽广道路 .数学以其逻辑严谨著称 ,培养学生用“环环相扣、滴水不漏”的思维链条来解决问题绝对是数学教学的“主旋律” .但这种“纯理性”的“主旋律”也有其一定的弊端 ,它不…  相似文献   

2.
做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要从教材建设入手,突出一个“新”字,使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之,更信之;还要加强“三进”工作力度,使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知、信、行”相统一。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改革,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培养学生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课堂教学中尝试“问题教学法”,在“概念”,“定理”,“突破难点”等教学中收到极佳效果,得到学生的认可。  相似文献   

4.
潘振嵘 《数学教学研究》2003,(4):43-43,F004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 ,遇到障碍喜欢请教老师 .这时 ,教师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帮助他们分析出现障碍的原因 ,矫正他们原有认知上的偏差 ,充实、完善他们对问题分析、发现、创造的过程 ,引导他们解决问题 ,以此提高他们思维的品质 ,促进数学能力的发展 .但是 ,在教学实际中 ,我们仍常看到一些教师“释疑”时 ,常常只局限于告诉学生怎么做 ,甚至不假思索地把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全盘托出 .表面上看 ,似乎也很“完善”地解答了学生的问题 ,但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无形中简单地否定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把“释疑”变成了一种“灌输” ,…  相似文献   

5.
赵斌 《考试周刊》2007,(21):66-68
本文指出在将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过程中,“阅读”与“听、说”在外语习得中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提高而非对立的关系。加强英语学习“阅读”能力的培养,创建英语学习语言环境是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说过 :“差错人皆有之 ,而作为教师 ,对学生的错误不加以利用是不可原谅的 .”面对学生数学作业中的错解 ,笔者要道一声 :“且慢 ,引导‘正解’就从珍视‘错解’开始 !”1 不要轻易地把学生的错解“全盘否定”对数学作业的批改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 .此法操作简便 ,却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 ,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 .面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解 ,不分青红皂白仅以“×”来评判 ,学生的思维火花可能就此熄灭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能就此…  相似文献   

7.
张维恒 《甘肃教育》2008,(23):48-48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由此可见,对小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他们思维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说话”训练以及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数学作文”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教学及作业的改革。学生在作文过程当中,对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进行整理,使之上升为更加理性的知识系统,从而强化了基础知识的内储与外化,对数学“双基”起到加深和拓展的作用。显然,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数学双基教育的延伸。它可以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蓝天”,同时是一种新颖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教学中,比较法具有特殊的功效和作用。在“函数的极限”与“函数的连续性”教学中,“正”与“反”的比较,可加强对概念的深刻理解,“是”与“非”的比较,可以提高自我纠错能力,“异”与“同”的比较。可以认请问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进一步深化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要从提高对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着手 ,调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能动作用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不断优化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使“三进”工作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1.
王孝梅 《科教导刊》2021,(1):105-106
针对部分学生认为学习高等数学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烦、逃避的情况,提出6+1高等数学教学法.6+1高等数学教学法改变了传统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且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相吻合.通过"导""议""展""评""理""研""思"七环节,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高等数学逻辑思维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2.
浅谈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音乐教育一定要突出师范性,音乐教学法课程的开设是突出师范性的象征。因此音乐教学法课堂教学,应提供给学生一个运用专业技能、发展综合艺术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挖掘个人潜能的实践操作空间和整合发展的机会。是帮助学生分析"教"与"学"及培养学生从"学生"到"教师"转变的一门关键性学科,使学生在走上岗位之前得到充分的培训。今天,我们从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定位准确性、课程设置和合理性、任课教师专业性、教学模式创新性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学案导学法"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它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该教学法是以教师编写的"学案"作为载体,学生以"学案"为参考,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自主学习,从而通过师生共同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4.
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以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为出发点,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做中学"、"用语言做事".在英语教学中要运用好任务型教学法,必须要使任务具有价值性和教育性,要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有赖于良好的课堂氛围,即教学中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5.
“学导式”教学法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以“学”为出发点和归宿,注重学生学习的激发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能,升华学生的思想,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结合政治学科的特点,在高考复习中的读书、讲解、归纳、训练四环节中将“学导式”教学法加以运用,对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适应高职教学改革的主体型教学的操作程序,即充分挥学生的主动性、互动性和首创精神,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会做",并提出了三维度现代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微课资源作为辅助教学模式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分别是2015级和2016级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生,分别在其大二学年学习《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这门课程时进行调查,2015级的口技学生在大二时学习该门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2016级的口技学生则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针对《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的课程特点,采用了任务制教学方法,并且辅以微课资源进行教学,该课程由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组成,通过考核结果及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效果评价。结果:2015级口技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考核结果与2016级口技学生相比有显著差异,问卷调查显示2016级口技学生对微课资源辅助的新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更高。结论:微课资源的应用有利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的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教学模式抑制着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违背了现代教育理论下的外语教学规律 ,妨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要从目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转变 ,必须更新观念 ,从教师自身做起 ,通过具体的课堂训练有效挖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潜力 ,以确立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多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如:合作学习、对分课堂、发生教学法、混合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这些不同的教学法有不同的理论依据和侧重点。我们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基于各方法的优势,对团队承担的《普通昆虫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和重新设计:将班级学生分为4—5人学习战队,形成合作学习共同体,每次课程分为5个步骤:讨论互助、对战、总结、讲授和内化吸收。该课程设计基于对分课堂的“课堂时间对分”和“讲授与讨论时间错开,学生自主学习内化吸收”,同时利用了合作学习的“生生互动,形成团队,相互帮助”,混合式教学的“对在线数字媒体的利用”,发生教学法的“依照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进行讲解”,参与式教学的“积极参与”。新的教学设计核心理念是结合在线教育、讲授式课堂和讨论式课堂的优势,教师作为引导者,同一学习战队成员间形成利益捆绑体,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调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后一周时间学生内化吸收,对抗遗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基于问题学习法应用于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优势、给出了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和方式并探讨了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实践教学中发现基于问题学习法的应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强化学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若要充分发挥该教学方法的优势,一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