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发现天启四年(1624)序刊的《福寿丹书》中有《自乐词》四首,与万历丁巳年(1617)序刊的《金瓶梅词话》卷首的四首词基本相同,因此有学者认为《自乐词》是"直接抄录自《金瓶梅词话》刊本",但也有学者"新证"为《金瓶梅词话》抄了《自乐词》,因而《金瓶梅词话》刻印于"1625—1644年之间"(亦即天启五年至明末间)。本文认为,两书之间可能不存在着谁抄谁的问题;假如是一书抄自另一书的话,那也只能是《福寿丹书》抄了《金瓶梅词话》,后者的"新证"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2.
更正     
正《中国典籍与文化》2018年第1期杨琳先生《〈金瓶梅词话〉刻印于天启之后新证》一文,提要中的"流行的观点认为《金瓶梅词话》刊行于万历丁巳年(1617),此说最为重要同时也是唯一的直接证据就是书前一篇序的落款署‘万历丁巳季冬东吴弄珠客漫书于  相似文献   

3.
谭元春,字友夏,明代湖广承天府竟陵县(今湖北省天门市)人。生于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卒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谭元春为中国古代的著名作家和文学理论家,明末竟陵文学流派的领导者和代表人物。万历四十二、四十三年间,谭元春与竟陵派另一个领导人物钟惺(1574—1624)评选唐诗,刊行了《唐诗归》三十六卷;评选隋以前诗,刊行了《古诗归》十五卷,  相似文献   

4.
敦煌写本白居易诗,为唐人手抄的一部相对完整的白居易作品,编号为伯五五四二。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著录,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影印(附影印宋本《白氏文集》后)。此卷袖珍折叶装本,存八页半,首载《寄元九微之》诗一首及元稹《和乐天韵同前》诗,以下载《上阳人》等《新乐府》诗16首(王重民著录15首,漏《道州民》一首),末首《盐商妇》仅存一行。此卷遇至尊空格,是唐人写本原式。王重民疑为《新乐府》在"当时单行之原帙",又《寄元九微之》诗(见于《白氏文集》卷九,即《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怅然感怀因以此寄》)"同为元和四年作品"(应为元和五  相似文献   

5.
通检《人间词话》手稿,并与王国维相关著述比勘,可以发现:《人间词话》手稿26则与撰写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十月的《人间词乙稿序》相关内容同,51则直接提到《人间词乙稿》;92则源出分撰于光绪戊中年(1908)仲夏及次月万寿节(六月二十六日)的《明刻尊前集残本跋》,93则是对《词录》(光绪戊中秋七月撰)之《尊前集》叙录“《古今词话》乃宋人书,非国朝沈雄所纂者也”一句武断结论的修改与补证;89、90则与撰写于光绪戊申年八月后的《戏曲考源》存在渊源关系.考虑到《人间词话》手稿是王国维对此前读词、评词及校词的一次系统性理论总结,整体写作时间不会持续太长,再综合上述内证,其具体写作时间当在1908年秋季,脱稿时间则当迟至是年的九、十月间,比较接近《国粹学报》初刊本时间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日.  相似文献   

6.
一朱熹对于《诗经》用力最勤,《诗集传》便是他研究《诗经》的成果之结晶。但是关于此书的成书时间,则历来说法不一。清人王懋竑《朱子年谱》卷三系此书于淳熙四年(1177),是年朱熹四十八岁,今人多从此说。这种说法的根据是今本《诗集传》卷首的《序》署曰"淳熙四年丁酉冬十月戊子新安朱熹序"。但是其实朱熹的孙子朱鉴在《诗传遗说》卷二中早已指出这篇序不是为《诗集传》而作:"《诗传》旧序,此乃先生丁酉岁用《小序》解经时所作,后乃尽去《小序》。"清人《四库全书总目》也认为此序写于《诗集传》成书之前:"卷首自序,作于淳熙四年,中无一语斥《小序》,盖犹初稿。序末称‘时方辑诗传’,是其证也。"今  相似文献   

7.
《石巢传奇四种》作者阮大铖(1587-1646),字集之,号圆海,又号石巢、百子山樵、皖髯。安庆府怀宁(今安庆市)人。万历三十一年(1603)中举,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官户科给事中。天启四年(1624)以谋迁吏科阴结魏忠贤,又惧东林党攻己,未满一月即请归。崇祯元年(1628)起光禄卿。崇祯二年(1629)阮大铖名在  相似文献   

8.
徐(火勃)(1570-1642),字惟起,号兴公,闽县(今属福州)人。万历年间,与兄熥(1561-1599),甥谢肇涮(1567-1624),以及邓原岳(1555-1604)、曹学佺(1574-1645),以重振闽中风雅相号召,主闽中诗坛,名重一时,人称"兴公诗派"。(火勃)与其父永宁令(木昂)及兄熥皆嗜书,至万历三十年(1602),"合先君子,  相似文献   

9.
北宋杨绘的《时贤本事曲子集》(以下简称《本事》),是中国词学史上第一部词话专著。作为开山之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遗憾的是,这部词话早已亡佚,后人只能从他书转引中窥知一二。本世纪以来,词学界发现了这部书的一些线索,有了一些辑佚成果。但是,还有许多线索没有引起学界的注意,同时,在已发表的辑录成果中,也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笔者长期跟从前辈从事词话研究,在前辈所得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了一些  相似文献   

10.
田同之字彦威,一字在田,山东德州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其晚年所作之《西圃词说》,于后世影响极大。但正如田同之《西圃词说自序》所说,此书乃其"追述所闻,证诸所见,而诸家词话之切要微妙者,又复采择之,参酌之"而成,并  相似文献   

11.
略论《万历邸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历邸钞》一书,系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按原抄件影印出版(1968年版),因它抄录于邸报,故曰“邸钞”;又因其邸报出于明朝万历年间,故统称为“万历邸钞”。书中邸钞的消息报道始于万历元年正月,止于万历四十五年六月。万历皇帝总共在位48年,也就是说仅差三年就可得到万历一朝的全部邸钞。据粗略统计,万历邸钞总共有45.27万  相似文献   

12.
宋鼓吹铙歌三首,见存于沈约《宋书·乐志》,赵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亦收录。郭茂倩在《宋鼓吹铙歌三首》题下加按语说: 《宋书·乐志》曰:"鼓吹饶歌四篇,今唯有《上邪》等三篇,其一篇阙。"《古今乐录》曰:"《上邪曲》四解,《晚芝曲》九解,汉曲有《远期》,疑是也。《艾如张》之解,沈约云:‘乐人以音声相传,训诂不可复解。  相似文献   

13.
赵琦美的一生大致可分为早年家居(1563-1599)、南京为官(1599-1610)、任职京师(1610-1619)、家居与客死任所(1619-1624)四个时期。考其生平履历,赵琦美抄校古今杂剧是在任职京师期间,始于万历四十年,终于万历四十五年。赵琦美一生致力于藏书、读书、校书和刻书,在书籍史和文化传播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周曰校是明代万历年间金陵书坊万卷楼的主人,亦有仁寿堂、继志堂主人之说。祖籍江西金溪,与当时著名医生龚信、龚廷贤有姻亲。周曰校万卷楼现存的最早刻本为万历四年刊刻的《新刊古今医鉴》,最晚有确切年份的刻本为万历四十三年刻印的《新镌删补易经直解》。此后,万卷楼为其子侄辈周如泉所继承。由周亮工及其后人所记谱录推知,周曰校可能与周文炜为同辈近亲。现存周曰校万卷楼刻印的书籍达53种,其中刊行小说书籍7种,且书多插图。  相似文献   

15.
对明末名将李成梁的卒年,学界有不同看法:万历三十四、四十三年说。《国榷》《明史纪事本末补遗》《明史·功臣世表》《续文献通考》均取前者,施和金《李成梁卒年考》指出该说法出自《明神宗实录》万历三十四年六月的记载,并进一步论证李氏卒于万历四十三年(《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2期)。万历四十六年说。园田一龟认可康熙壬寅年(1722)《李氏谱系》内李成梁"生于嘉靖丙戌年(1526)七月十四日卯时""卒于万历戊午年某月某日,享年九十三"的说法,但这与《明史》本传"卒年九十"不符,他认为当以族谱为准(《李成梁と其の一族に就て》,《东洋学报》第26卷第1号〈1938年〉)。  相似文献   

16.
《清大一统史略》十一卷日人佐籐楚材编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世界译书局石印本首册衬页有墨笔题识五行,文录下: 吾国国史,国内未之见及。东夷作此,以补其缺。然而,彼邦之注意我国,于斯可见,文化侵略由来渐矣,望国人见是书而景悟焉。铁民偶笔丁巳七夕按:是书封面及书内有吴复曾的印章和签名,铁民盖其号也。清朝国  相似文献   

17.
清代毕沅的《释名疏证》第四卷《释采帛第十四》:"绢,短也。其丝(纟臣)厚而疏也。"《疏证》:"今本(纟臣)皆作(纟臣),讹。段云:‘(纟臣),古坚字,当从纟,臣声。’《玉篇》引成公四年郑伯(纟臣)卒,今《春秋》作郑伯坚,(纟臣)亦(纟臣)之讹。《玉篇》音古千、古两二切。《初学记》一音古费切,费乃贤之讹也。" 按,《疏证》所谓段云"(纟臣),古坚字"实误,与《说文》紧字下段注不符。"(纟臣)"即紧字,"(纟臣)"是紧的别体,"(纟臣)"并非古坚字。今按《说文》卧部紧字下段注为:"紧急双声,此字别作(纟臣)。《玉篇》引成公四年郑伯矩卒。古千、古两二切。考《左》作坚,《公》作臤,《谷》作贤,则别本作(纟臣),切古千必矣。臣声与臤声一也,而顾书讹作(纟巨)。《释名》云:‘绢,(纟巨)也。其丝(纟巨)厚而疏也。’  相似文献   

18.
"明之亡,实亡于万历",这是史学界长期以来的定论。但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通过大历史的新颖视角,从看似细枝末节的小事入手,分析出明朝体制上不可根治的痼疾,指出了明朝必然灭亡的命运。也  相似文献   

19.
从我国图书商品流通史来看,唐代使用“印卖”等词,宋代以来相继使用“梓行”、“刊行”、“发兑”、“发卖”等词,作为销售图书的专业术语。不同的是:“印卖”、“梓行”、“刊行”等词具有刻版、印刷、销售等含义。例如,南宋朱熹答胡季随书:“《南轩文集》方编得略就,便可刊行”;明代张居正答奉常陆五台书:“闻以《华严合论》梓行,此希(稀)有功德也”中的“刊行”、“梓行”,除赠送的私家刻本外,均具有上述含义。“发兑”、“发卖”两词则稍晚才出现,含义仅指销售而言。从日本刊行的一些雕板印本来看,基本上沿用了上述语词,因此,是引进中国同类语词的外来词。  相似文献   

20.
正南京图书馆所藏《明太仓诸生谱》(以下简称《诸生谱》)为清初抄本,作者是明人沈承。沈承(?—1625),字君烈,号即山,南直隶太仓人,生员。据《诸生谱》序文所言,该书成于天启四年(1624年),然所载内容迄于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故而可以推断,天启四年后内容为清初之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