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是1989年在原江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部和《百花洲》文学杂志编辑部的架子上组建而起的。不论是她的前身和筹备时期,还是建社后草创阶段,她都以出版者敏锐而远大的目光,紧紧抓住图书重点工程建设,有效地提高赣版文艺图书的质量和知名度,从而以崭新的社格和不凡的风貌崛起于赣江大地。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回族文学》杂志坚持"立足昌吉州,面向全国,打造本土文化品牌"的办刊宗旨,坚持走时代性、民族性、文学性三结合的发展道路,以"发展和繁荣回族文学和新疆多民族文学事业"为己任,始终把刊物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打造体现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文艺精品,弘扬了民族优秀文化,繁荣了地方文艺创作,丰富了人民群  相似文献   

3.
《北大荒知青文学:地缘文学的另一副面孔》,是车红梅教授从地域文化介入,秉持人文精神立场,著就的第一部专门系统建构北大荒知青文学理论的专著。该书进一步拓展了北大荒知青文学的研究空间,从历时把控与共时分析、宏观审视与微观细察维度,综合观照理清北大荒知青文学的发展流脉;在重点研究与缩略阐释的谐和配置中,深度挖掘北大荒知青文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三十年代郑振铎在文学报刊编辑方面最大的贡献,是他倡议创办并参与主编了《文学》月刊。关于创办该刊的动因,茅盾与黄源的回忆文章中都已谈到。总起来说有两点。一是“左联”成立后,曾出版过《萌芽》、《文学导报》、《北斗》、《文学月报》等刊,但都未久即被国民党当局禁止。“在一九三三年‘左联’的文艺刊物,要公开地、长期地出版,已是不大可能了。但文艺杂志是文艺战线的重要阵地,‘左联’自己办的文艺杂志已无法出版,出路何在呢?采取什么政策,什么方式才能不仅继续战斗,而且扩大战线的范围与影响?”这不能不引起每个革命的文学家的思考。二是一九三二年初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被炸毁后,《小说月报》停刊,不久商务当局恢复了  相似文献   

5.
年前,胡耀邦同志指示,要把第五次全国文代会开成一个大鼓劲、大团结、大繁荣的大会。这三个“大”的精神,在文艺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不少同志兴奋地预感到:一个繁荣的社会主义文艺新高潮就要到来。文艺的大繁荣与出版工作的关系极为密切。很难设想,作家写出了许多好作品,不通过报纸、杂志发表,不通过出版社出书,会有文艺大繁荣。可见,文艺出版事业的发展与文艺的大繁荣,是党的文艺事业发展的一体两翼。如果出版跟不上文艺大繁荣的步伐,到头来必然要拖文艺大繁荣的后腿,影响文艺新高潮的早日形成和迅速到来。然而,现在的问题是文艺的大繁荣与出版工作某些“牛步化”现象有矛盾。笔者立脚低处、局限一隅,不敢对这个问题的全面情况妄加评论。不过就平日所见、所闻、所感  相似文献   

6.
舞蹈类期刊在浩瀚刊林中屈指可数,其中创刊最早、影响最大的当数《舞蹈》杂志.在增强文化自信、网络文艺勃兴的背景下,为促进《舞蹈》杂志更好地切近读者、服务舞众,就必须做好三方面的编辑创意工作:一是以纸刊为依托,开设新栏目,在刊网推出在线舞蹈,让舞蹈成为“每个人的权利”;二是着力在挖掘、整理、传承丝路舞蹈文化上有所作为;三是关注幼儿成长,打造舞蹈教育平台,让舞蹈学前教育落地开花.  相似文献   

7.
《湘江文艺》是湖南省文联主办的综合性文艺刊物,以发表小说、散文、诗歌、评论为主。它的前身是五十年代的《新苗》,稍后是《湖南文学》,文化革命中停刊,一九七三年复刊后改名《湘江文艺》双月刊,一九七八年改为月刊。由于湖南省委的关怀和重视,刊物在省文联党组织的直接领导和全体编辑人员的努力下,一九七九年刊物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工作有了很大改进,获得了省內外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8.
2015年10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公开发表.《讲话》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文艺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出版工作同样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这个重要讲话. 细读《讲话》,感受很深的一点是,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和强调文艺的精神力量和作用.他认为,"没有中华文艺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学图书市场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里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初期,文学家是一代青年人的偶像,当时的文学杂志《小说月报》、《十月文艺》、《花城》等,动辄有上百万的发行量,这一切都印证着文学图书市场曾有的辉煌。那么,当下的文学图书市场状况如何呢?  相似文献   

10.
陈俊 《新闻前哨》2013,(8):81-83
传统意义上,纸媒是指报纸、杂志等以纸张为载体的媒体。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平台已经深入到各家各户,网络信息流传迅速,使得众人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自己需要的信息。传统的期刊报纸行业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面临如此困境,传统纸媒有的转型、有的改版,不断寻求自身的突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做出了全面部署,也将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位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战略高度。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形式,纸媒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2012年5月,湖北知名文化品牌、有着63年历史的新中国文学第一刊《长江文艺》杂志,实现了有史  相似文献   

11.
(续上期) 三、新时期:回归艺术本体属性的文艺广播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订的正确方针、路线为文艺广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尤其是1979年10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文代会,邓小平同志在《祝辞》中指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服从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会议确立了“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针。这是我党文艺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会,它标志着文学…  相似文献   

12.
《晨报副刊》在“五四”运动发生前,即同新文学发生关联。又早且重要。这只要看鲁迅在其上连载《阿Q正传》,想想刚逝去的冰心的第一篇散文和第一篇小说都是发表在它上面,便可了然。《晨报》的前身是《晨钟报》。晨报副刊的前身即是这两张报纸的第七版。《晨钟报》、《晨报》加上《学灯》所在的上海《时事新报》,本是“研究系”的报纸,并无进步性可言,但它们的“副刊”却有意味地我行我素。1919年2月,《晨报》的文艺第七版决然改版,这情景很像茅盾改革老牌的例\说月报》,把一份充满消闲的旧文学气味的报刊,一下子注入“五四”的…  相似文献   

13.
何村  吕杰 《传媒观察》2012,(9):22-23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中提出的战略部署,作为肩负社会责任、传承文化发展使命的大众传媒,在实现文化改革发展目标中承担着重要任务。一、大众传媒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载体"角色"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篇的内容是: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三年,在这期间,我国不断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大,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艺术家作为人类文化进程中的精英分  相似文献   

15.
朱灵慧 《中国出版》2012,(11):52-54
一、引言新时期以来,我国以《世界文学》《译林》《外国文艺》为代表的外国文学译入刊物,以《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译丛》(Renditions)、《当代台湾文学选译》(The Chinese Pen)为主的民族文学译出刊物,均秉承其各自特色,在中外文学文化交流中功不可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文学翻译期刊在文化传播中以各具特色的理念和风格建构出不同的文学图景,而编者可通过多种方式在编辑与出版中展现  相似文献   

16.
1951年2月1日,上海解放后第一家文艺刊物———《文艺新地》和读者见面了。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为该刊题写了刊名。主编是冯雪峰、唐弢。同年4月,冯雪峰奉命调往北京。《文艺新地》改由巴金、唐弢任主编。我当时是该刊编辑。那时编辑部名义上有6个人,实际上还不足三个整劳动力。《文艺新地》作为上海解放后第一份文艺刊物,首要的任务是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宣传、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和政策,繁荣文艺创作,促进社会文化进步和建设。《文艺新地》围绕这一中心,做了大量工作,不少著名作家积极投稿。这些文章,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考验,今…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繁荣时期,创作的催生使书评迎来了黄金时代。《大公报·文艺》(以下简称《文艺》)就是一个使书评在当时得到最大发展的理想园地。本文试图通过《文艺》与书评的密切关系来追寻一下书评在30年代短暂而迅速发展、成熟的轨迹。  相似文献   

18.
《出版史料》2012,(2):104-104
正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曾举办过三次"作家第一本书"的活动。第一次是由《爱书人》杂志策划的"我的第一本书"专栏。第二次是1987年由《文讯》杂志社举办的"作家的第一本书"展览。第三次是2012年春由台北市文化局主办的"文学初遇:作家的第一本  相似文献   

19.
目前,80后作家纷纷办起杂志,文学偶像的光环似乎正在夺取传统作家的地位,他们办的这些杂志是否会重新洗牌中国的文学杂志,偶像文学杂志对现实文坛造成了哪些冲击?本文主要从研究当下最热门的《大方》(安妮宝贝)《文艺风赏》以及郭敬明的《最小说》等青春文学杂志入手,讨论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究竟还应该留下什么?我们是需要文学圈还是生意场?  相似文献   

20.
《读本研究》是日本近世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期刊,总共出刊十辑,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读本研究文献目录》单行本的发行便是《读本研究》在读本研究领域上取得的重要学术成果之一.《读本研究新集》是《读本研究》的续刊,很好地继承了杂志的学术精神.《日本文学研究资料业书》是由日本文学研究资料刊行会编的学术刊物,与《读本研究文献目录》类似,具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评价与总结的性质.文章以上述四部刊物为研究对象,探讨日本学术刊物的出版与学术传承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