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修复破损的古籍,除采用传统手工纸张补缺技术外,还可使用纸浆补书技术,依靠自然重力或负压以纸浆填充破洞.纸浆补书机是纸浆修补书叶的专用机械.利用纸浆补书机修复破损古籍,可以提高修复效率及质量.文章结合中山大学图书馆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纸浆补书机的使用情况,探讨纸浆补书机修复古籍缺损过程中的一些技术细节和问题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一本彝文古籍为例,根据《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对其破损情况进行分析、定级,同时根据《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要求》提出了修复步骤、修复方法,并具体介绍了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3.
古籍修复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古籍合理利用。针对紧急利用的轻度破损古籍开展现场应急修复能够为古籍利用提供助力。文章基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相关实践,总结了订线残断、书叶破损、书皮残破等常见破损问题在现场应急修复场景下的处理措施,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从完善修复基础保障、规范修复业务流程、健全馆藏修复体系三个方面为现场应急修复高效运转提供全方位管理保障。  相似文献   

4.
《云南图书馆》2010,(1):50-50
近日,文化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公布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的通知》,正式确立12家单位为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云南省图书馆凭借先进的古籍修复软、硬件条件和突出的古籍修复成果跻身其中,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入选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古籍修复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破损古籍普查、古籍档案建设、古籍修复对象选择、修复工作的开展方式等方面规划未来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6.
古籍作为保存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破损老化严重,亟待修复,这是古籍原生性保护的关键。文章重点阐述传统古籍修复中的三要素,即浆糊、古籍修复用纸与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7.
根据《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对《周易本义》的破损现象进行分析、定级,同时根据《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提出了《周易本义》的修复步骤、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8.
《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对古籍中存在的大量破损现象进行分类,并根据致损原因和破损程度分为五级.该标准可以实现为破损古籍修复排序、掌握各类破损古籍数量与致损原因和建立古籍保存状况档案数据库三个目的,为制定修复保护计划提供依据.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9.
近日,文化部在实地考察和评审的基础上,决定在国家图书馆等12家具备较好修复工作条件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设立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山东省图书馆凭借古籍保护与修复中心比较完善的软、硬件条件,跻身12家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以修复民间私藏古籍《龚氏族谱》为中心,特别是以破损情况较有综合代表性的第三十叶修复的具体操作步骤及手法进行如实记录,兼及修复心得,进而对此次古籍修复实践进行反思,指出图书馆为民间提供古籍修复以及保管服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古籍修复是古籍保护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归纳了古籍破损的类型,总结了古籍修复的要求和基本技法,探讨了云南省古籍修复工作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是国内重要的古籍收藏单位群体,由于修复力量薄弱,难以独立完成馆藏破损古籍的修复,因此应准予民营古籍修复公司参与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并寻求最佳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13.
略论图书馆善本古籍的修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善本古籍因年代久,历经磨难,虽留存在世,但往往破损严重。古籍修复作为传统的古籍保护方法之一,肩负着抢救珍贵古籍,保存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重大使命。本文从古籍修复技术的传承、善本古籍修复的基本原则、善本古籍修复的材料要求和修复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略论述。指出古籍修复是图书馆善本古籍保护必不可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古籍的破损日趋严重,但古籍修复人才方奇缺。文章列举了古籍修复人才的现状,分析了造成修复人才奇缺的原因,阐述应从领导支持、有效管理、资金使用、开展活动四个方面培养古籍修复人才。  相似文献   

15.
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葛怀东 《图书馆论坛》2007,27(1):146-148,109
我国古籍破损日趋严重,但古籍修复人才奇缺。文章分析了古籍修复人才缺失的原因,并阐述了从古籍修复文化工程到政策导向,从办学理念及实效到职业化认证等多方面来保障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文明不断进步,技术逐渐革新,中华古籍破损日益严重,急于呼唤优秀的古籍修复人才,如何提高古籍修复人才智力资源管理效能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文章从古籍修复知识转化机理入手,提出了人才专业化、智力资源共享化、智力资源配置合理化等古籍修复人才智力资源管理建议策略。  相似文献   

17.
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约150万册古籍,藏量居中国第三、高校之首。但由于种种原因,馆藏古籍破损情况严重,不仅使这些国之瑰宝的传承受到威胁,而且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受到影响。作者结合工作实践,从典藏条件、经费问题、管理方法以及修复人员培养等方面,分析了造成馆藏古籍破损严重的原因和古籍修复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古籍破损状况,从工作实际出发,对古籍修复工作提出一些措施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进程,留下了门类浩繁、数量众多的中华古籍与古旧书画,这些古籍与书画流传至今,年代久远,因为保存条件不佳或保管不善等原因,部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虫蛀和污蚀等,需要及时修复。这是一门技艺性极强的工作,需要修复人员长期的坚持与付出。笔者父亲毛俊义及另一位修复师杨来京曾在南京图书馆从事古籍修复多年,论文以他们的修复实践与感受为例,交流探讨古籍书画修复程序中的一些关键步骤和处理技艺上的窍门,以期为修复人员提供一些实际借鉴,让破损的珍贵善本、古旧书画,通过修复能再现其应有的价值,继续流芳百世。  相似文献   

20.
论文以馆藏珍贵异类毛装古籍《百花诗一木堂诗尘》的修复为例,结合版本、破损数据和图片,对修复过程中的重难点进行研究和分析,然后从修复理念和修复手法等方面总结出此类特殊装帧形式古籍的修复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