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加强师德建设 实现以德育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热爱、尊重学生是加强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教师的师德问题成为网络热炒的话题,人们开始疑惑,教师的师德底线是否应该高于普通公众?可见,教师的师德问题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文章认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师德除具有教师师德内涵的一般性质之外,还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指出其内涵主要由热爱高职教育事业、热爱高职学生、严谨治学、教师的个人道德修养等四方面构成,并深入分析了这四个方面的内涵要求.  相似文献   

3.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因此,修师德、树师表、讲师风、教书育人,不仅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一、热爱教育事业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是教书育人的基石热爱教育事业是衡量教师个人行为和品质的基本要求。一个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是不会安心教育事业的,更不可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教书育人上,所以教师在树“立教书以育人为本”思想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这是不少教育家对教育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事业和热爱自己的学生,托尔斯泰就曾经这样说:"教师既热爱事业,又热爱学生,他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教师。"  相似文献   

5.
把师德教育作为实习生的首要工作,师专实习生的实习不仅仅是实习如何备课,如何上课,而首要任务是提高对当教师的意义的认识和培养良好的师德,因为一个不爱教师工作或不具备良好师德的人是当不好教师的,更不要说担当起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所以我们学校很重视对实习生的师德教育.实习生一进校,校领导就向他们介绍学校的校史,介绍我们的教师如何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象蜡烛一样为教育工作呕心沥血,默默无闻的奉献.要求实习生热爱教育事业,努力向指导老师学习,向老教师们学习,逐步培养自己具备  相似文献   

6.
罗涓 《今日教育》2013,(10):37-37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这句话一直铭刻在我的心里。  相似文献   

7.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它潜在地影响着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师德不是抽象的,它实在而又具体。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教师职业道德高低的试金石。一个毫无爱  相似文献   

8.
假如你不热爱教育工作,但你必须敬业,至少不能玩忽职守;你虽然不热爱学生,但你必须把个人的好恶排除在工作之外,尊重学生和家长并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负责.你也许攀升不到师德的最高境界,但师德的底线必须坚守,那是教育的最后屏障,也是师德的第一境界!  相似文献   

9.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的灵魂。1984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对师德作了具体的规定。其中涉及政治信念(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教育事业),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贯彻全面发展方针等),教育方法(热爱学生、循循诱导、不岐视讽刺学生、了解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与家长和社会配合共同教育学生等),举止仪表(衣着整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等内容。师德的自我修养是师德修养的重要形式。良好师德的形成,实际是教师职业价值认知、职业情感培养、职业意识强化、职业技能掌握、职业良知树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师师德观的内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师德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师德的好坏又直接取决于教师的师德观.通过对86名中小学特级教师的师德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教师的师德观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和个体差异,在"严谨治学"、"有责任心"、"积极性"、"拥有新知识、积极创新"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在"热爱学生"、"有责任心、积极性"方面存在明显的职称差异,在"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本专业方面"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而年龄、教龄和学历对教师的师德观没有显著影响.在中小学教师师德培养中,应加强对教师"严谨治学"、"公平对待学生"、"提高科研水平"等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热爱学生是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德区别于其他行业道德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2.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它潜在地影响着整个敦育教学工作。师德不是抽象的,它实在而又具体。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教师职业道德高低的试金石。一个毫无爱心、只注重传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书匠,是很难做一个合格教师的;一个不尊重学生人格,动不动就对学生发脾气、使性子,不为后进生着想的教师不是称职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爱又是师德的灵魂。在很大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全  相似文献   

14.
假如你不热爱教育工作,但你必须敬业.至少不能玩忽职守:你虽然不热爱学生,但你必须把个人的好恶排除在工作之外,尊重学生和家长并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负责。你也许攀升不到师德的最高境界。但师德的底线必须坚守,那是教育的最后屏障,也是师德的第一境界! 假如你深知教育意义和责任重大,不能误人子弟,必须钻研教材,应该认真备  相似文献   

15.
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知,师爱是师德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正像教科文总干事马约翰先生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一爱的教育。”身为教师对每一个孩子都要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境地,让教师永远做爱的播撒者。那么,平凡的师爱就会产生非凡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爱心是师德的核心,是师德的灵魂。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是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刘静 《成才之路》2010,(35):10-1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而作为一个教师要真正做到热爱学生,具备良好的民主意识是一个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师德作为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道德行为与道德关系的一种反映,是判断教师教育行为是非善恶的准则。热爱教育、献身教育,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应是高校师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9.
教师、师德、师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有教育便有教师,自有教师便有师德、师风。教师热爱祖国,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关心集体,热爱学生,遵纪守法,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会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现实中"师德失范"现象的存在则不利于师德建设。所以,在新形势下高校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尤其重要,加强师德建设,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起。  相似文献   

20.
一、注重师德教育 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成份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同其他行业相比,班主任教师的职业道德更为重要.因为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核心,他所从事的工作是塑造学生的心灵,具有承担品格示范的职能,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导向作用.班主任对理想的追求,对事业的信心,对工作的态度,以及言行举止,品德情操等,无不影响到每个同学,甚至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