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蕾  尚勤 《东南传播》2012,(6):36-37
微博的出现为传者和受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信息发布平台和交流平台,然而,微博迅速发展的背后却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规范网络信息传播,微博实名制从去年实名注册开始逐步走向了全部微博用户的实名制。微博实名制作为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手段,对于我国网络新闻业的规范及网络新闻的自由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结合微博实名制的利弊分析,论述了微博实名制对网络新闻业的自由和规范产生的影响,并由此透视我国网络新闻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微博的发展特点谈微博缺失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微博在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微博传播中把关人角色的缺失,微博也成了失真信息、琐碎信息和庸俗信息滋生的温床和加速传播的助推器。本人将从中国微博的发展特点入手,探讨当下微博缺失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范璐璐 《新闻世界》2012,(8):262-263
微博的发展带来了自由、便捷、开放的信息交流方式,它给社会及个人都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微革命”。本文试从传播学视角来厘清微博的传播模式,以及微博带来的社会功能,并指出微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负效应。  相似文献   

4.
李伶俐 《今传媒》2011,(11):97-98
"即时性"是微博作为媒介最大的特点,在"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的24小时,微博成为民众最直接、最快速获得信息的渠道,不仅提供最早信息源,而且成为传统媒体新闻源和事故信息聚集点,并参与舆论形成、发展和引导,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突发事件传播报道模式。与此同时,微博在此次事故中还发挥强大动员功能,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援。  相似文献   

5.
微博,你贵姓     
140字微博的流行,促使中国社会走进了"微时代"。与此同时,微博社会化属性不断凸显,一些乱象迭出,引发社会热议,也引发了"微实名"的到来。实名制,将会使微博走向何方?"请问,实名制对你们有影响吗?"2012年3月15日,时值《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所要求的微博实名制大限前一天,位于朔黄发展大厦的新浪公司微博事业部,一切还和往常一样井井有条,但没有人愿意回答这个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选取新浪微博的实名制管理作为个案,探讨商业科技平台对用户的赋权与收编机制,采用虚拟民族志的方法对其进行了持续追踪和数据搜集,获取了微博实名制实施前后约一年时间的质性数据。随着媒体的市场化和新技术的发展,大型商业互联网公司运营的社会化媒体成为大众表达利益诉求的通道。为了削弱社会表达生态的复杂性,政府采用多种方式对微博信息的发布和传播进行了监控,微博运营商建立了内部审查机制,而作为被管制方的微博用户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了抗争。  相似文献   

7.
丁丽琼 《新闻世界》2012,(6):116-117
随着微博的影响力越来越火,引发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如谣言的传播、虚假信息的发布、“粉丝”买卖、言论侵权、以及利用微博进行欺诈等。为了减少上述问题的不良影响,微博实名制在今年3月中旬开始实施。本文认为微博实名制实施后,一方面可以利用隐私制衡微博这一公共领域中个人的不理性行为,并限制消费、买卖隐私的行为;另一方面在言论自由方面提醒诸人警惕“网络暴民”。  相似文献   

8.
汝艳红 《青年记者》2012,(20):82-83
自媒体时代,微博崛起.2010年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微博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传播载体,以其"碎片化"的信息蔓延渗透到生活的众多领域,润物无声地改变着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交往,触动着人们的现实生活.在微博广受关注的同时,有必要对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微博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扬利除弊,发挥微博的优势和特长,繁荣并丰富新闻传播市场.  相似文献   

9.
肇始于美国的"公民新闻"已经在我国生根发芽,随着微博的兴起,公民新闻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微博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促进公民新闻的发展;另一方面,碎片化文本、娱乐性以及舆论煽动性又制约其发展。所以,微博实名制以及公民媒介素养的提高,也许是规范公民新闻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2014年8月,房祖名柯震东吸毒被抓,引发微博热议。相关微博话题成为当月新浪微博热门话题。作为微博舆论场中的一种具象化的传播形态,本文探讨在共景监狱场域下,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微博热门话题在此事件信息传播中如何形成及其特点,以及公共事件微博话题传播中"共景监狱"式的社会信息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1.
2012年3月16日,被视为我国实施微博实名制的节点。通过对2011年,2012年上半年微博谣言调查横向比较,可发现实名制虽有效遏制微博谣言的传播,但未能有效遏制微博谣言的出现。相反,基于微博和谣言对权力解构的特点,"实名制"有增加微博谣言传播风险的倾向。对此,可从增强微博用户法律意识、厘清微博用户的法律责任、分层明确微博用户身份三方面入手化解。  相似文献   

12.
罗朋 《当代传播》2011,(5):45-48
微博作为自媒体,因其强大的即时信息发布功能和互动功能等优势,能够在突发事件和热点事件中发挥强大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功能.本文在梳理了药家鑫杀人案审理过程中一些关键节点的媒体报道和微博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微博舆论对此案审判的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信息时代,政府微博快速发展,成为政府加强与民众信息交流沟通的新平台。当前,我国社会急速转型,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政府微博发挥着信息发布、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舆论引导的功能,本文从政府微博的功能出发,探讨政府微博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微博在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中起重要作用。"巧家爆炸案"微博信息传播呈现出突发期、扩散期、消退期、回现期和长尾期五个阶段,各阶段的不同特征与效应,对于认识突发事件与微博传播的本质性具有重要意义。政府要挖掘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各阶段的特征,从信息传播和社会互动的视角,探索突发事件在微博平台中的传播规律及价值功能,为突发事件处置提供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5.
汪平 《今传媒》2011,(9):98-100
微博的出现和发展历时不长,但迅速成为大众进行信息传播、意见表达的重要工具。微博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传播网络的巨大性、内容的简洁性,使之成为一种新颖的传播渠道。传统的以门户网站为主体的"中心式"传播模式,正在各种新技术的影响下逐渐转型,代之以"分裂式"的信息消费模式。探讨微博传播力,把握这种新传播机制,进而更好地发挥其积极的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16.
微博的出现和发展历时不长,但迅速成为大众进行信息传播、意见表达的重要工具.微博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传播网络的巨大性、内容的简洁性,使之成为一种新颖的传播渠道.传统的以门户网站为主体的"中心式"传播模式,正在各种新技术的影响下逐渐转型,代之以"分裂式"的信息消费模式.探讨微博传播力,把握这种新传播机制,进而更好地发挥其积极的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17.
实名制规范与微博的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来,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以惊人增幅增长,日前已经超过3亿。谩骂和对骂的"口水战"、造谣与辟谣的"攻防战",再加上一些西方势力、利益集团正在力图控制这个新兴的舆论平台达到其破坏中国稳定和谋取更多利益的目的,这一切都对我们如何"善待善用善管"微博提出了极大挑战。尽快实行实名制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呼声。本文结合微博发展的趋势和面临的问题,指出实行实名制是微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呼吁应该尽快实行以后台实名为主的微博实名制,规范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韩玄 《新闻世界》2014,(4):133-134
近几十年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变革。而微博这一全新的社交网络平台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也迅速被广大的网民所接受,并且在社会公共事件的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就从微博的定义、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微博在公共事件传播中的影响三个方面来分析微博在公共事件中所起到的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佳  陈华明 《新闻界》2012,(9):30-32
政务微博在迅速发展中日趋成熟,开始逐渐寻求传播模式的创新。本文将以城市微博"微成都"为例,从微博的速度、温度及态度这三方面来剖析"微成都"的传播创新模式,并探讨如何发挥这"三度"在地方城市形象塑造中的"微力量"。  相似文献   

20.
冯娟 《东南传播》2012,(3):20-21
"微博实名制"正式启动不久,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密码泄露事件随即爆发,究竟是巧合还是蓄意不得而知,但无疑为"微博实名制"敲响了警钟,关于实名制的争论也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本文通过对北京出台"微博实名制"和网络"密码危机"事件的梳理,分析在这一场互联网生态的博弈中,推行"微博实名制"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