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亚里士多德继承并整合了前人对幸福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幸福就是至善的观点。幸福作为至善是人的目的,具有自足性、完满性,并表现为一种善好的生活。至善的实现有赖于人的合德性的实现活动,按照每个人自身的品质做中道的事情。德性有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之分,理智德性是人的最好部分的德性。与此对应的沉思作为努斯的活动,是神性的活动,是最完善的幸福。  相似文献   

2.
定西市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长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甘肃省定西市生态环境脆弱性和贫困度测度指标体系,通过引入生态环境脆弱性和贫困度耦合关系判别函数,研究了该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贫困性耦合关系和驱动因子时间演进轨迹及其分异规律,揭示出了贫困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机理,即经济与生态环境矛盾更尖锐突出地表现为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贫困性的矛盾;贫困地区"脆弱-贫困"恶性循环是自然与人为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以人为作用为主.从总的时间演进轨迹看,定西市生态环境脆弱性与贫困性耦合关系表现为正在由不协调型向协调型演进的趋势,即贫困性逐步减小,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从政策上分析,贫困地区生存方式可选择余地与其生态环境脆弱性密切相关,中国政府在贫困地区实施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政策,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有效途径和有效缓解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3.
选择16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门槛检验模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脆弱性进行测度和分解,量化结果表明: 当前中国企业的创新绩效水平是脆弱的,创新匮乏和不可解释风险是脆弱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且匮乏和脆弱的情况正在恶化;企业的投资价值与创新绩效脆弱性之间存在基于资本配置的门槛效应;当前中国企业经营绩效改善对创新绩效产生的挤出效应增加了企业创新绩效脆弱性;企业的资本结构、规模与成长性对创新绩效脆弱性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栾斌  杨俊 《科研管理》2018,39(10):22-30
本研究选择168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门槛检验模型研究企业增加价值分配结构对创新绩效脆弱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当前中国企业的创新绩效水平是脆弱的,创新匮乏和不可解释风险是脆弱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且匮乏和脆弱的情况正在恶化;企业的增加价值分配结构中,股东所得、债权人所得和政府所得与创新绩效脆弱性之间存基于托宾Q的门槛效应;员工所得与创新绩效脆弱性之间不存槛效应,对员工实行薪酬激励有利于降低创新绩效脆弱性,但其经济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环渤海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空间自相关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卢亚灵  颜磊  许学工 《资源科学》2010,32(2):303-308
基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概念框架,建立了环渤海地区五省市生态脆弱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考虑到指标体系中各评价因子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所以首先在ArcGIS9.2平台上,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剔除各因子的相关性,并对该区的生态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然后对脆弱性进行了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好的、相对不脆弱区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等植被状况好、人类活动少的地区;重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农牧交错带、海陆过渡带和城市周围等生态系统不稳定、人类活动剧烈的地区;脆弱区的空间聚集程度呈现出较高的正相关;不同地区之间脆弱性高相关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部的低脆弱地区,脆弱性低相关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重脆弱区。  相似文献   

6.
作为语言人的人类个体,是生活在特定的文化模式中的,语言-符号与经验/体验之间有着内在的文化共同性;语言-符号的生成过程与个体的(显性的可以言说的)经验/体验过程是一个共生共存的共构过程.语言是关于价值性、文化性体验的陈述,而不仅仅是对象性、符号性认知的陈述.认识活动的确定性是文化关系与文化过程的语境中的确定性.在语言一符号交往语境中,对特定个体语言-符号陈述的认知或认同,就是对他所陈述的经验/体验、经验/知识确定性的承认.  相似文献   

7.
"浩然之气"在美学意义上体现着人格的独立与自主,表现着人格的伟大与崇高,是自由伟岸人格美的经典体现.其原因是善与美是相统一的--善与美在本质要求方面相同;善与美在体悟方式和完满境界方面形同.追求道德"至善"的过程,也是个体自身的自我肯定、个体价值自我实现的过程,即人格美体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县级海岛经济体脆弱性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岛经济体脆弱性是海岛经济体人地关系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内外部干扰所表现出的不可持续状态。本研究从自然本底、资源、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5个层面选取38项具体指标,构建海岛经济体脆弱性综合评价体系,对2016年中国12个海岛县海岛经济体脆弱性指数值进行了测定,并对这些海岛县脆弱性的空间分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12个海岛县脆弱性差异明显,依据脆弱性程度可分为4个等级,其中普陀区、定海区、东山县、玉环县为低脆弱度,嵊泗县、长岛县、长海县为弱脆弱度,平潭县、岱山县、洞头区为中脆弱度,崇明区、南澳县为强脆弱度;各海岛县脆弱性指数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区域化"和"集群化"特征。本研究为海岛经济体可持续发展和海岛地区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当人类的探索体现为思想陈述或理论陈述时,对于思想或理论的考察也就成为了对话语/语言-符号的考察。语言/符号必然地成为了知识、思想、理论存在的本体论性的可以实证的说明,而语言/符号系统的本体论性又依存于语境的本体论性,因而语境就成为了人类之知性与理性存在的本体论基底。语境作为客观实在性与认知相对性的辩证实体,是人类之认识活动的本体论原型。从语言与语境关系的角度看,语境决定了思想/理论之语言实在的生成、形式与意义及其结构,也就是说,语境决定了人类之探索型式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0.
杨娟  刘俊 《中国科技纵横》2009,(10):155-155
本文以亚里士多德对于幸福的理解为出发点,探讨了幸福与善和德性的关系。他主张快乐与德性相结合,欲望意志受理性支配,强调行为的选择、自制、节制和中庸之道等。因此,他的幸福观具有综合、整合的性质,从而具有更大的合理性,不仅在历史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在今天也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由于时代的不同、地域的差异,《论语》的版本及其注释在传承过程中呈现出诸多的变化。从《论语》发展变化的宏观角度来看,《论语》在传承过程中经历了三个关键性的历史阶段:汉朝时期,《论语》的版本及注释逐渐形成;宋朝时期,《论语》杂糅各学,内涵逐渐丰富;19世纪末20世纪初,《论语》得到了新的诠释,并直接影响当前对《论语》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由于时代的不同、地域的差异,《论语》的版本及其注释在传承过程中呈现出诸多的变化。从《论语》发展变化的宏观角度来看,《论语》在传承过程中经历了三个关键性的历史阶段:汉朝时期,《论语》的版本及注释逐渐形成;宋朝时期,《论语》杂糅各学,内涵逐渐丰富;19世纪末20世纪初,《论语》得到了新的诠释,并直接影响当前对《论语》的解读。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文献角度与医学原理,分析了《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一句中的"痒"字,对历代医家的理解作疏解,并结合当代学者的观点展开了探讨。同时,"对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含义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随着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中国幼儿园课程正在从限制走向开放,从预设走向生成,课程有了不确定性。如何处理在这个转变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就幼儿园课程中的"开放"和"限制"这一对矛盾进行探讨,旨在为教师提供借鉴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唐丽丽 《科教文汇》2011,(20):196-197
“堆金”意为合众之力集资.见于记载极少.而世之义举往往藉其法以行。堆金在徽商宗族事务和两浙民间慈善事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客观性"辨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逻辑实证主义忽视认知主体的力量,把客观性视为一种统计学上的平均,其目的是消除和控制情感、偏见或利益的导向,结果之一就是认知者的社会文化背景被化归或消失,认知者或观察者逐渐消失,成为一种自我记录的装置.社会建构主义走向另一个极端,强调认识中的主体力量,视客观性为一种社会建构,客观性变成一种修辞学,一种权力,结果是滑向相对主义,并把科学意识形态化.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实证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处于问题的两个极端,关键问题在于它们都是脱离了科学实践去考察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17.
韦佳 《大众科技》2016,(10):124-125
文章先从音乐的角度对《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进行剖析,然后通过《孙子兵法》进一步分析《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  相似文献   

18.
"中文雅虎"和"航海导航"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锦泉 《情报科学》2000,18(2):172-173
文章通过简要描述"中文雅虎"和"航海导航"引擎的特性,揭示了搜索引擎内在本质.使用户能够较全面地了解中文搜索引擎的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数控车编程中,以探究及直观的教学模式获得知识,通过加工项目的分析与编程获得科学的工艺分析方法及解题方法,再以仿真加工实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以适应多变的数控编程系统。  相似文献   

20.
陈光霓 《科教文汇》2012,(25):86-86,91
讲述故事的游吟诗人和歌者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历史文化传播者。文章以传统西藏的说唱艺人"仲肯"和古希腊诗人"荷马"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和对照游吟诗人的共通之处,说明故事的讲述人在"行走"中不仅完成了史诗的创编、演述和流布,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构建起了凝聚群族认同的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