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宇宙意识是天水民居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天水先民在建造居住场所中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遵守.宇宙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本质的文化内蕴,乃在于中华先民的宇宙观.天水民居文化中的宇宙意识,是现存天水古民居中独特的心态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单体门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建筑平面组织的中心环节,代表着平面组织的层次,引领整个建筑主题。天水民居单体门的形制可概括为屋宇式、柱廊式和墙垣门三种。以屋宇式宅门多见,而柱廊式门大量为二柱式垂花门,少量是四柱或六柱的宅门。垂花门是天水民居单体门的亮点,集中表现了宅院中最丰富亮丽的色彩与装饰。民居四合院的等级、建制,见微知著,观一眼门楼便可知晓,同样,天水民居单体门的建筑造型、装修和细部装饰亦表现出天水民居建筑的综合特征:封建礼制的等级地位、建筑文化的土木属性、建筑气质的不卑不亢、建筑装饰的不施重彩、木雕艺术的流畅大方。  相似文献   

3.
民俗文化影响着居住环境的发展,居住环境的方方面面又体现出这些民俗文化丰富的内涵。装饰是居住环境不可分割的部分,在传统民居装饰图案中体现出了农业性和儒学化的特征,具体表现为门板中间贴门神,门梁上挂五福纸等,以及建筑装饰上多是反映忠孝、仁义的儒学伦理内容。传统民居的装饰反映出当时社会民俗的审美心理特点,即实用意识、忧患补偿意识和血缘宗亲意识。  相似文献   

4.
天水夹板舞是伏羲祭祀乐舞,是羲皇故里民间传统艺术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活化石”。通过对夹板舞的挖掘与整理、夹板舞的功能解读及社会特征的研究,旨在张扬伏羲体育文化,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  相似文献   

5.
天水传统的木雕工艺经历了一个从辉煌走向衰落的转变,尽管目前受到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但生存空间依旧狭小.究其根本原因是传统民间艺术的时代转型问题.民间艺术要适应从社会结构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再到审美观念的这种全方位的转型.天水现有的三种木雕工艺由于各自的生存状况不同,所以转型的方式也不同.古建筑装饰部件木雕承载着展示地域文化特征和审美特征的历史使命,只能维护不能创新;仿古家具木雕则亟待艺人们在制造过程中进行大胆改革:而小型案上陈设艺术品木雕既需要艺人们主动学习先进技术,又待开发一批具有天水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当然,要实现传统木雕的顺利转型还需要社会各界群体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运用象征人类学的有关理论和视角,针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用器具这一具体的、特定的文化现象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用器具有肢体功能的延伸与象征意义的衍化,生殖崇拜与生命阈限象征,图腾崇拜与吉祥人生寓意象征,祖先崇拜与社群认同功能象征,神灵崇拜与世俗权力神圣化象征等具体象征形式。象征文化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精神的传承纽带,是增强民族传统体育的群体凝聚力,强化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化功能,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形式的多样化,表达美好生活向往的价值趋同性的具体呈现。  相似文献   

7.
自西晋五胡乱华之后,来自中原地区的客家移民在闽粤赣边区定居后形成了民居聚落群。民居建筑忠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面貌,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变革与文化变迁的历史见证。为适应闽粤赣边区的特殊地域环境,客家民居在建筑材料、规模、形态上体现了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同时传统客家民居也体现出对中原汉文化的延续和继承,在住宅的基本结构、造型、空间布局、对外关系上承袭了中原民居的传统。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生命哲学的本质、特征与价值。全面系统的认知、诠释和解读,对社会变革引发体质健康产生的新矛盾以及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冲击与挑战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还原、创新传统体育运动和构建基于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观,有助于增进我国文化安全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生命智慧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黄河文化的生殖崇拜现象是中华原始文明出现的前兆。"原始阴阳观"出现于普遍"生殖崇拜"的原始社会,是易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和条件。伏羲易思想源于"原始生殖崇拜";所以,伏羲有"春神"和"一画开天"之誉。  相似文献   

10.
汉武帝元鼎三年 (前 114年 ) ,分陇西郡置天水郡。于“天水”名称的由来 ,历代学者均以郭仲产《秦州记》和郦道元《水经注》的相关解释为依据 ,按各自的理解做了各种各样的解说 ,并将“天水”定位于民国时尚存的天水湖 ;近年来 ,有关“天水”的解释更是新说迭出 ,然仔细分析 ,诸多解释皆不得其实 ,难以成立。其实“天水”之名是由神灵崇拜、术数星相 ,主要是阴阳五行等综合因素衍生的。天水即“天一生水”之谓也  相似文献   

1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崇拜是文化传承基础,体现为传承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体现在物化精神崇拜和民族精神崇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来自崇拜原动力;现代社会要处理好文化崇拜与文化传承关系体现在崇拜与迷信、崇拜与传承之间的关系.通过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崇拜传承研究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渭水流域在史前阶段是一个传说时代人物众多、文化丰富的重要区域。而地处渭水上游的天水地区,从华胥氏到伏羲氏、女娲氏、炎帝神农氏,再到黄帝,其故里多在这里。以大地湾、师赵村和西山坪等遗址为代表的前仰韶时代文化遗存在以及众多的仰韶文化遗址,以其完整的考古编年和系统的文化序列,真实反映了天水地区由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悠久历史,说明天水地区是华夏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13.
伏羲文化与天水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考古成果证明了伏羲传说的合理性及伏羲文化与天水地区的深刻渊源,也证明了天水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开发旅游资源从而带动当地经济起飞,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天水地区独特的文化资源,为此提供了多方面的可能性。天水地区以伏羲文化为突破口发展旅游业应当遵循个原则和个方面的策略。34  相似文献   

14.
从中西人论的比较考察中华传统健身术的现代社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中西人论入手,探讨中华传统健身术与西方体育交流的文化基础,考察其现代社会价值.研究得出,中华传统健身术与古希腊竞技运动,都是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了他们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华传统健身术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沃土之中,从心理、生理、社会三方面建构健康模式,而其深厚的哲学底蕴和人文精神,对人类现代生活具有普遍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5.
茶马古道是人类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从历史文献资料来看,除了西南的滇藏道、川滇道、川藏道、岷山道外,从四川通往陕甘地区之间也存在着一条极其重要的茶马古道,即秦蜀道。秦蜀道始自今四川省成都市(古称蜀),终止于今甘肃省天水市(古称秦州),由主干线和若干条支线构成,官府在道路沿线设立有各类管理机构,严查茶马走私;秦蜀道是西南茶叶输送至西北的最早的商道,在两宋时期,大规模的茶马交易主要发生在陕、甘地区,明代是我国历史上茶马互市的黄金时期,也是秦蜀道最兴盛、最繁荣的时期,承担了四川、汉中及湖南等地同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番地茶马交易的主要任务,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茶马商道;秦蜀道干线及支线所经路线主要在甘肃陇南地区境内,徽县火钻镇为明代巡茶御史的官署之地,负责监管全国养马苑圉和茶马交易,成为全国茶马交易的管理中心。因此,秦蜀道不但是历代最重要的一条茶马古道,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由官方监督管理的"以茶易马"的茶马古道。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具有特殊人文地域空间特征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标识。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文化符号学分层透析,研究认为:在器物层面上,地域人文特质浓郁的977项民族传统体育彰显具有"文化定义"的中华民族文化外延,凸显"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物质文化生产之总和,是整个"民族体育文化"大厦的物质基石;在制度层面上,国家民族体育政策的制定、颁布及施行,从政治管理的艺术性和学科发展的学理性折射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脉络;在行为层面上,定期举办的各类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各民族民间竞技游艺活动表达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竞技规范性"和"原生态常态"多元一体发展格局;在观念层面上,"民族传统体育"所扮演的群体生产、工具需要到处理和谐民族关系和处理人身心平衡的休闲方式姻蕴化育出来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凝聚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神内核。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文化符号学分层透析,对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从"自然发展"到"科学发展",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的明了和外延的拓展,对世界体育一元化发展和世界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武术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模式的联系进行了概述,并重点从儒家、道家、佛教三个方面,解读了中华武术文化现象。旨在完善中华武术的体悟思维观,发扬中华武术体悟的文化特质,更好地诠释中华武术的体悟过程。  相似文献   

18.
伏羲祭祀乐舞是天水伏羲祭祀庆典活动中具有标志性的传统表演,也是伏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挖掘整理伏羲祭祀乐舞,研究其现代文化价值,旨在弘扬并发展伏羲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