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揭题激趣、导入新课(略)二、学文识字、文熟字悉(揭题后让学生打开课本,边听范读边思考:桂娃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然后指导学生自学课文,在母体字“圭”和“将”带出的子体字下画上“·”,在其它生字下画上“。”)(一)师:课文讲桂娃做的什么事?生:课文讲桂娃照看蒋奶奶的事。(师板书“jiǎng nǎi nai”,生齐读)师:蒋,本来指植物名,应该是什么旁?  相似文献   

2.
正[板块一]开门见山,揭题解题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第24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诗——(生读课题)师:诗题比较长,共有九个字,要读好它,停顿很重要,请再读一遍。生: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师: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生:这首诗是写早上走出净慈寺送别林子方的事。师:你从哪儿知道了这是在早上发生的事呢?生:晓就是早上的意思。师:理解非常准确,那么是谁走出净慈寺呢?  相似文献   

3.
唐薇 《教师》2014,(18):108-108
正2013年12月份的市级教研活动,我聆听了一位姓吴的年轻教师执教的《北风和小鱼》,在导入揭题时,吴老师就顺势教学课题中的"和"字。师:(学生已认读"北风""小鱼"。)要连接"北风""小鱼"两个词,我们可以用上这个字。(板书:"和")谁来读?指两名学生读、齐读。师:"和"这个字,你怎么记?生1:"和"左边是"禾"木旁,右边是"口"。师:你用了加一加的方法。生2:我们班XX的名字里就有个"和"。师:从小伙伴姓名中识字,你真是个有心人!师:你能像课题这样,也用"什么和什么"说一句话吗?  相似文献   

4.
第一课时(一)师:跟老师一起写课题。(“必须”两个字用红笔写出)师:谁来读?(生读课题)你有什么发现?生:课文题目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的话。题目中有一个双引号。师:你有一个重要的发现。生:“必须”两个字是用红笔写的。师:猜猜老师为什么用红笔写?生:是为了强调一个人说话的语气。师:对。这是一个人说的话,一般在“说”的后边加上冒号。(板书:)这是谁说的话?(爸爸)(板书:爸爸)师:爸爸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放声读课文,遇到生字、生词看看课文后的生字表,画画带有生字的词。让老师听到你的声音,看到你的努力。评:自然…  相似文献   

5.
片断一:让学生在读中识字。师:想听老师读读课文吗? (教师配乐入情入境地范读,学生陶醉于教师的范读) 师: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把课文读好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老师和这课的生字是好朋友。你们要想也把课文读好,首先就得认识这些生字朋友。请把你刚才标△的字多读几遍,自己读完后,再跟同桌互相检查,看是不是把这些字都读准了。老师相信大家会想出办法把这些字记住。 (生自己识字,同桌互读互听) 师:下面老师检查一下,看同学们能不能把本课的生字读准。电脑依次出示:脚、步、悄、丁、冬5个课文第一小节的生字,指名认读,又把生字放在诗句中让学生认读。之后,出示第一小节,让学生练读。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案例《识字4》案例一一、出示禾苗图片师:大家看看这是什么?生:禾苗。师:对,这就是"禾苗"的"苗"。它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汉字(出示生字卡片)。谁会记住这个字?二、转动字盘,揭示构字特点1.师:其实"苗"是个神奇的字,它能和许多偏旁做朋友,组成新的字。一起来看看,你能认识吗?(转动字盘)小朋友们看,这是"苗"加上什么?这个字(描)念什么呢?这是"苗"加上什么?(依次问"猫""瞄"。学生齐读)  相似文献   

7.
案例一位教师教学《芭蕉花》一课,在初读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她先在大屏幕上出示:qiāgēpěng tuō掐搁捧托一簇一株一朵欢喜极了非常生气都很伤心(1)字的教学,如下:师:请看第一行,这些都是这篇课文的生字宝宝,谁会读?生响亮地读,读得很正确。师:这4个生字宝宝很有意思,你能加上动作读吗?生一边读一边配上动作,演得不亦乐乎。师:去掉拼音,你还会加上动作读吗?生饶有兴致地读,读得津津有味。师:(出示“捧”的卡片)这个字的笔画可多啦,要写好它必须注意什么?生1:要注意左窄右宽。生2:最后一笔是悬针竖。生3:右边有三横………  相似文献   

8.
【案例】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材《四季的脚步》教学片段。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初读课文,认字、写字。师: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把这些生字读给同学听。师:(在屏幕上出示带田字格的生字表)你能读出这些生字和每个生字在文中的句子吗?哪几个字是你以前就认识的?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学生读出文中含有生字的句子然后汇报。)生:我上舞蹈班,就认识了“舞蹈”两字。生:爸爸、妈妈带我游览张家界,我认识了“索溪峪”的“溪”字和“张家界”的“界”字。……师:你们真是爱学习的孩子,能从生活中认识…  相似文献   

9.
一、导言、揭题——走进文本师:听说我们四(1)班的同学最喜欢读课外书,那么喜欢读民间故事吗?生:喜欢。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民间故事,好不好?生:好。(师板书课题:九色鹿;学生齐读课题)二、自由练读,整体感知——读通课文师:同学们课前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是不是能把课文中的生字词的音读正确。(出示带有生字的一组词语,学生练读)师:你们真聪明,不要老师教就能把课文中的生字词的音读正确。课文中还有一些长句子,看看你们是不是也能读好。(出示能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两个长句子,学生练读)师:读得好!如果把这些词语和…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认熟生字师 :丁零当啷 ,丁零当啷” ,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生 :铃铛。师 :对了 ,是铃铛!(边说边板书)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两遍。师 :(出示课件)老师这儿有八个小铃铛 ,每个铃铛后面都睡着一个宝宝。谁有胆量摘下铃铛 ,和后面的字宝宝交个朋友?(铃铛上标有序号 ,同学指定序号摘下铃铛后必须得大声正确读出后面的生字来)以课文中的词句来设计 ,无形中给了学生听读识字的机会。]指名摘铃铛读生字。师 :不错 ,声音都很响亮。瞧 ,把字宝宝都吵醒了。咱们请它们作个自我介绍 ,好吗?字宝宝 :我叫“沙 ,sha” ,请大家跟我…  相似文献   

11.
一、导入揭题师:今天想和大家一起学一首诗歌,题目很简单,三个字。生齐答:有的人师:(教师板书:有的人)"人"字笔画虽然很少,但写得时候也要撇、捺有力。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听仔细,同学们的疑问或许也是你的疑问。生":有的人"指哪些人?师:(学生举着的手都放下了)就这么一个问题吗?全部哑了,哈!还有没有第二个问题?好,你说。  相似文献   

12.
(一)师:大家齐读诗题。(生读)注意“吟”这个生字不是后鼻音,再读。(生再读)咱们来看一下这个“暮”字,上面是一个——(生:草字头)草字头下面有一个——(生:日)这“日”表示的就是——(生:太阳)那你从这个字的构成上看,能看出“暮”字是什么意思吗?生:“暮”字表示太阳落山的意思。师:太阳落山了也就是傍晚的时候,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时间。你们还能知道什么?生:从这个诗题里,我不但知道了时间,还知道了作者是在江边作的诗。师:也就是知道了地点。还有吗?生:我还知道是快到傍晚的时候作者在江边吟诗。师:也就是说你知道“吟”在这里就是“吟…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8课教学设计: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师:一群可爱的小鱼自由自在地生活在美丽的大海里,一次涨潮把他们带到了沙滩上,困在浅水洼里。他们回不了家,见不着妈妈,甚至再过些时候就会干死了。后来小鱼的命运怎样了呢?小朋友一定想知道吧!这节课,我们一块儿来学习第28课《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师板题,学生读题)二趣味识字,尝试读句(学生自由读书,划出生字,对照拼音多读几遍,有生字的句子也再读一读。教师在黑板上板画大海,沙滩,三两个水洼,并将背面写有生词的金色“小鱼”贴在水洼板画上。)师:读了…  相似文献   

14.
师出示: zhī zhū yān 蜘蛛淹没师: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这三个生字,然后说说这三个生字在读音上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生:这三个生字都读第一声。生:“zhī zhū这两个音节都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师:说得很好!再看看这三个生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呢? 生:这三个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相似文献   

15.
从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实验教材来看,每课生字大约有十五六个。这些生字分两类:一是会写,二是会认。面对如此繁重的识字任务,怎样才能使学生既减轻负担又能轻松愉快识字,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呢?我听了刘老师执教的《冬天是个魔术师》第一课时,收获颇多。下面摘取这节课中几个教学片段和大家一起研究。(北师大一年级实验语文教材上册)一、导入新课片断一:师:孩子们,你们见过魔术师吗?生:(异口同声)见过。师:魔术师能变什么?生1:我在电视里见过魔术师,他能把手帕变成鲜花。生2:魔术师能变出会飞的鸽子。师:是啊,魔术师的本领可真大呀。看:(老师…  相似文献   

16.
案例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18课《借生日》。师:(导入)同学们,你们会唱《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吗?生:会唱。(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高声齐唱)师:看来同学们都对生日很感兴趣,都会唱这首歌,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借生日》这篇课文(板书课题)。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己认真地读一读,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并将生字多读几遍。(学生开始读课文,基本上是以齐读的形式进行的,能在书中“画出生字”的少。然后老师又要求学生俩人一组互相读一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学生时有将生字读错、将句子读断的现象)反思这是一则典型的“学生主体式”…  相似文献   

17.
一、“聊聊天”对话:学读题师:(板书:“聊”)这是什么字?(生读)能组个词吗? 生:聊天。生:闲聊。师:什么旁? 生:耳朵旁。师:聊天的时候,要用耳朵听,在一起说说家常。现在就让我们来聊聊天。平时,你们爸爸、妈妈是怎样照顾你的? 生:爸爸、妈妈会问我学习怎么样,叫我好好读书。  相似文献   

18.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特殊的葬礼》一文的题目堪称是该文“深邃的眼睛”。教学过程中笔者曾先后做了如下两种揭题尝试,现实录如下,并作肤浅点评,以抛砖引玉。揭题设计一:[上课伊始教师即板书“:葬”]师:今天,首先让我们学习一个生字,齐读。(学生齐“读葬”,读准字音。)师:猜想一  相似文献   

19.
片断一:随文识字师:请小朋友认真听课文录音,注意文中画线的字、词。(课件出示文字材料,配乐范读)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特殊的邮票。(出示贴有16个生字的邮票模具),它上面的字是这节课要认识的生字。我们先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的生字(课件出示一、二自然段的文字材料),请小朋友快速看屏幕,记住画记号的词语,然后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把其中的生字词在书上画上自己喜欢的记号。师:老师卡片检测认读效果。“来信、地方、事情、工作、盼望。”(老师判断前鼻韵母是否读得准,轻声是否读得好听,平舌音是否正确,在正音的基础上,再去掉拼音分组检测)师:记住了这些字的读音,再来扩充“我的词语库”。(出示“我的词语库”模具,将五个词语搬进词库里)师:小明想爸爸的时候,总盼望收到爸爸的来信。小明收到信后,发现了什么?请大家边听范读边注意看文中变色的生字。(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的文字材料,生字变色)师:请同学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先自由认读信封里的生字词(课前发给学生装有第三段生字、新词卡片的信封);再同桌两个人一组考考对方,注意相互听音、正音;最后由学习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师:下面我们用对口令的方式检查学习效果(师出示“伟”字卡片)问:...  相似文献   

20.
一、揭题明法,自读探究师:这是一首古诗,对于古诗的学习我们并不陌生,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古诗学习有哪些方法?生:读,背,思,悟。师:我们来交流一下怎么读背,怎么思悟。生:读诗、背诗都要体会出古诗的韵味和情感,要有滋有味地读读背背,这是理解古诗的基础。生:边读边想诗人究竟要表达什么情感,说明什么道理?对于我们有何意义?生: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出来和大家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