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园桥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造景元素,园桥空间是水、陆、空三个系统的交叉点,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独具特色.园桥造景,除形态具有关感外,还须与周边环境协调,根据所在空间的特色采用不同的空间组景方法,方能神形兼备,营造出“虽由人作,宛似天开”的园桥空间.  相似文献   

2.
《柳州师专学报》2019,(2):51-54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山水园林形式,其所包含的内容博大精深,但从月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少。月文化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独特审美意象,主要分为自然美、艺术美和意境美三个审美境界。月文化丰富了古典园林的审美意象,拓展了古典园林的空间层次,成为古典园林造景所不可或缺的造景元素。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山水画可堪称为“姊妹艺术“.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来看,唐、宋以来一些擅长山水画的文人画家参与园林的设计,将绘画的创造手法和意境的特色融贯于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之中,从而使中国古典园林有了山水画的特色.中国古典园林山水画的特色还体现在它的审美追求和表现手法上.  相似文献   

4.
水是我国古典园林造景必不可少的元素,理水是园林水景的一种表现手法。本文通过对水文化内涵的理解,对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表现手法和意境的分析,得出如何把理水这一造景手法运用到室内水景布置中,使室内水景与室内各要素相统一,营造出安静、舒适的室内环境。  相似文献   

5.
旅游审美价值研究是旅游市场向美学化方向发展,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规划的基础。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例,运用旅游美学的基本原理及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原则,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造园历史、造园要素、园林布局方式、造景手法、园林意境及园林人文历史等方面的论述,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旅游审美价值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的人文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是文人园林,十分注重利用园林植物的象征意义表达园主人的思想感情。本文对中国传统园林中常用植物的人文思想进行了探讨,对于弘扬我国的园林文化,利用乡土树种进行植物造景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轴线在小园林规划中的运用之探索——郭庄景观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郭庄为代表的杭州小型私家园林,在继承中国传统园林造景艺术的基础上,其院落布局中体现出了西方传统园林中的轴线规划理念.通过运用现代的设计观念对构成园林的四条主要轴线的分析和对设计者设计思想的当代化解读,指出了理性主义规划理念在中式古典园林设计中运用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8.
时间和空间是一切事物包括中国古典园林得以存在的基本形式.结合现代时空观,从时空结构入手,尝试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时空关系归纳为时空平行结构、时空错综结构和时空隐喻结构,寻求赏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试论色彩在园林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是园林中重要的造景因素。本文从园林情感空间,视觉空间、空间性格形成三个方面论述了色彩的园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水平历经千年历史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天人合一、物我并融的境界,影响了世界各地园林艺术的发展。园林是一种空间艺术,论文通过对古典园林景观建筑布局的研究,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形式、造园手法,为现代造园与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文化孕育出来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与诗歌、绘画等姊妹艺术一道把缥缈难踪的道家思想具体化为静、深、远的诗意空间,充分满足了文人士大夫对山水林泉的热切渴求与畅神悦意的精神需求。古典园林这种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理想空间的营造与隔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密不可分。"隔"的作用表现为:"隔"以求静、达深、致远。  相似文献   

12.
江南私家园林与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不同地方风格的重要代表,其在造园要素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和造因文化思想的差异,江南私家园林与岭南园林又存在本质区别.认真就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可以从根源上更为深入地分析江南私家园林与岭南园林风格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园林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园林体系,它融合了山水、建筑、书画、园艺等形式,是我国传统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的综合反映.山水景观作为建构园林空间序列的基础,被视为园林的骨架和血脉,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山水不但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而且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人们在对园林山水的审美中,不但可以回归自然,追求隐逸,获得心灵的自由和品德的赞美,而且还能在虚静空灵的状态下感受宇宙生机,体悟自然之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role of the outdoor environment in the Gardens for Bellies Danish school garden program in relation to student wellbeing. It is based on exploratory multiple case study research.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school garden program promotes students’ wellbeing through their positive emotions about being outside in the outdoor environment. Garden activities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peers, garden educators, and teachers seemed to positively affect students’ self-esteem. Over and above the positive social environment, students’ relations 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seem also to affect their wellbeing as they develop empathy for animals, insects, and plants. Whether this influences their wellbe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planetary care in the long run after the program is not, however, documented. Not all students thrive in the open, free, and sometimes chaotic space of the garden. However,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in the program seem to experience a sense of wellbeing.  相似文献   

15.
围绕创建“国际花园城市”的目标,结合城市新区建设,以“传承文化、交融情景”为理念和主题,在融汇“山、水、庭、林”推行生态造园等思想指导下营造滨河绿地、景观水系、王城大道50米绿带、王城桥桥头绿地、王城互动立交的景观带,使之成为洛南新区的明珠。  相似文献   

16.
园林舫榭建筑是中国古代休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在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这个舫榭建筑的主题案例中,沧浪池水是具体的物象,沧浪之歌和水阁中的两副对联是其文学的意象,游览者及其个人的体悟是喻象,并且这三者与整个舫榭景观形成一个体系,形成了一个有主题、有空间、有内容的休闲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园林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和谐共生、人文情怀、山水诗画的境界。那么在延安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园林美学对园林设计规划者有诸多的启发意义,延安的园林绿化设计工作者应自觉将其应用在其中。  相似文献   

18.
园林不仅仅是一处休憩的地方,还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和中国传统美学的实践存在.而在我国的园林艺术中"山水"始终是园林造型的最重要表现形式,其中"水体"更是园林的灵魂所在,是我国"道法自然"的核心.通过"水"在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地位和在园林中的运用,综合地论述了"水"如何使园林展现出自然的灵动之美,以及中国园林和园林中"水"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漏窗是园林建筑的点睛之笔,漏窗本身是景,窗内外又可互借,形成景色的连续性。将中国传统的漏窗形式合理地运用于各类园林绿地中,既可以使园林各景相互因借,达到较好的造园目的和赏景效果,又能以其独特的风格展现园林建筑的灵魂所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园林建筑形态。  相似文献   

20.
"汪氏小苑"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氏小苑”作为扬州新近开发的旅游景点 ,以其中西合璧的园林建筑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保存最完整的扬州大住宅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