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著名作家冯骥才在《珍珠鸟》一文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向读者娓娓讲述了自己和珍珠乌和谐相处的故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他与可爱的小乌在信赖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和谐的关系.其实我想如果我们老师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用我们的一颗火热、真诚的心与学生的心沟通、交流,我们也会创造出师生关系的美好境界--  相似文献   

2.
郑思留 《教育》2012,(15):44-45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如果把自己看成是"主宰",懂得对自己的学习成败承担责任,那么这些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比把自己看成是"奴仆"的学生好得多。创设一个良好的主体性教学情景,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自始至  相似文献   

3.
一、良好师生关系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心理环境,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才敢于大胆地质疑。教师应放下架子,以"朋友"或"参与者"的身份出现,营造出一种推心置腹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疑问带到课堂上来。1.教师要亲切自然,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在学生热烈讨论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尊重别人的良好习惯。课堂里往往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学生站起来提问或回答问题,有些学生的手仍然举着,一旦这个学生的发言有误,有  相似文献   

4.
蒋莹 《师道》2011,(Z1):63-65
教育是心灵之间的影响,师生是心灵沟通的主体,师生关系则是心灵互动的枢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最重要的是做到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良好交流。懂得尊重学生,尤其是尊重其人格。教育家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我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学生以尊重,让学生感受师生的平等,感受自尊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高长秀 《成才之路》2009,(11):I0008-I0008
一、构建适宜探究的教学氛围 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探究教学的重要条件,因为只有在民主、愉快的课堂气氛里,学生才能独立地探索、大胆地发表见解,并在这个基础上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任何压服、意志、独断,都将抑制学生探究的欲望、扼杀创造的萌芽。这就要求师生间形成民主化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听取学生意见,虚心向学生学习,学生尊重教师,同时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把教学看成是自己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协作、共同探索的过程,尊重、信任学生,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活跃状态,心情舒畅地投入课堂学习。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造。  相似文献   

6.
张文颖 《考试》2010,(5):6-7
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对学生充满爱心。在北京市顺义区第九中学教学的几年中,我懂得了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与学生建立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成长的摇篮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具有民主的教育观,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的权利,使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习,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课堂之中,教师要以自己的心和学生的心去碰撞、去交融、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教学观是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在这种教学观的指导下,学生应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要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支配者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变,建立一种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树立新的学生观,还学生自尊,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人;还学生自信,犯错误也是学习,把学生看成一个发展的人;尊重学生的差异,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特的人.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教学观是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在这种教学观的指导下,学生应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要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支配者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变,建立一种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树立新的学生观,还学生自尊,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人;还学生自信,犯错误也是学习,把学生看成一个发展的人;尊重学生的差异,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特的人.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中必须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一种高于友爱,异于母爱的特殊的爱。以"爱"来教育学生,是一种无伤痛有结果的教育,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进而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促使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让我们以人为本,以一颗金子般的爱心,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善待每一位学生,相信学生未来的辉煌就在我们的热爱之中。  相似文献   

11.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实施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它能使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师生之间能否形成和谐关系的关键:教师把学生当成人对待;教师把学生当成学生对待,其真诚、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  相似文献   

12.
经常听到老师们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不听话,特别是从初二开始,学生对英语产生厌倦情绪,学生成绩出现两极分化。如何排除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提高课堂有效性,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相长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越"关心"学生,学生会更多地"回馈"老师。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基本态度。因此,教师要:1.尊重学生。也就是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学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收获肯定和赞誉。"作为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我们去充分地尊重、宽容和信任学生。教师应该懂得爱的艺术,帮助学生形成  相似文献   

14.
1.用爱去浇灌心灵之花,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活动的各种关系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师生关系如何,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它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搞好班级工作。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用全部的爱去关心学生、激励学生。同时,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人都有尊重的需要,作为班主任更应该懂得如何去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15.
<正>【设计理念】侵犯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会导致父母或老师与孩子之间尊重和信任缺失,影响亲子或师生关系和谐;学生之间因为好奇和无知,故意宣传同学的私人信息或私事,不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也会造成同伴关系不和谐。要让学生了解并维护自己的隐私权,懂得尊重他人的隐私权,懂得与父母及老师良好沟通,与同学平等交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隐私权,尊重自己及他  相似文献   

16.
曹阳 《西藏教育》2014,(9):57-58
<正>一、爱学生,必须做到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美国著名作家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要不伤害学生的人格,不伤害学生做人的尊严。尊重学生,这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获得尊重,是人生存的"五种需要"中的高层需要。我们都是生长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幸福阳光下的公民,班主任与学生不在乎就是年龄和某一单方面知识的差别,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尊重学生的自尊和人格,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加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班级每一位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外语学习有浓厚兴趣,把学习外语看成自己的愿望和需要的人,才能使自己整个认识活动激活起来。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英语兴趣教学?下面我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和谐的师生关系只能来自于尊重学生主体,只有尊重了学生的需要,让他们更自由而主动地发挥、发展个性,我们才有可能唤醒学生并且赢得学生的喜爱与尊重。""抬起你的右腿,让右脚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再把右手举起来,写上一个‘6’字,然后看看你的腿怎么办?"2012年5月16日,在虹口区"白玉兰教学论坛"的开幕式上,虹口区教育局局长常生龙首先邀请与会者同他一起做个小游戏。结果大家都发现,当自己的手开始写"6"的时候,右腿就变成了逆时针方向转  相似文献   

19.
让孩子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孩子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学会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学会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劳动,学会尊重自己。只有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德育工作的始终,才能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  相似文献   

20.
张永军 《教师》2010,(28):115-115
一、相互尊重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校园暴力事件的频频发生提醒我们,新型的师生关系亟待确立。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尊重是给予他人最好的礼物,与受尊重一样,尊重学生是教师的需要,也是一种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