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新疆伊犁地区野生核桃(Juglans fallax)叶和外果皮为试材,研究了其中提取液的吸收光谱和低温冷冻对色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叶中的叶绿素在冷藏后明显下降,而核桃外果皮中的叶绿素变化不明显。提取液的吸收光谱基本相似,用Lichtenthaler计算公式进行叶绿素含量测定。叶中叶绿素a在冷藏后吸光值明显减小,叶绿素b吸光值减小不明显,但类胡萝卜素却增加了,而野生核桃外果皮中的叶绿素a,b冷藏前后变化不明显,只有类胡萝卜素有明显增加。新鲜野生核桃色素提取液呈淡绿色,冷藏后两者的提取液颜色呈褐色,随时间增加颜色变深。冷藏处理后野生核桃叶色素含量在220nm~420nm波段有吸收峰,提取液放置40小时内吸光值相似,标准偏差0.043,稳定性良好;野生核桃外果皮色素含量在220nm~410nm及420nm~580nm波段有吸收峰,提取液4小时后吸光值相似,标准偏差0.028,稳定性良好,在420nm~580nm之间,0小时的提取液吸光值急剧减少,小于4小时之后提取液的吸光值。野生核桃的核桃醌易溶于丙酮,影响植物提取液的吸光值。叶中的核桃醌的吸光值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外果皮中的核桃醌的吸光值随时间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颜色稳定,均可用于褐色色素提取。  相似文献   

2.
以乙醇溶液为提取剂,微波仪辅助浸提核桃壳中的核桃醌,并利用分光光度法,定性的对核桃壳中核桃醌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正交试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12(g.mL-1),乙醇浓度85%。  相似文献   

3.
植物果实的颜色变化,是千变万化的。以苹果、桃子为例,初结时,呈绿色;长大后,光照的一面常呈红色;成熟时出现黄色; 而最后腐烂时,则呈褐色。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是叶绿素和类叶色素在作怪。果实初结时,需要大量糖类化合物,因为叶绿素有合成糖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高中《生物》实验四,其中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可作如下改进。l除去叶、片中的水分把采摘来的绿叶放在电热恒温箱中,在48℃下烘干。2加入盐可用食盐,也可用无水CSC12或无水KZCQ,然后与丙团研磨。上述改进的效果是提取液中色素的含量多,颜色呈因绿色,最后在色素分离时,色素带很明显。色素提取实验小改进@朱远瑞$江西省莲花中学!337100  相似文献   

5.
以核桃叶为实验材料,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核桃叶中的多酚类物质,研究了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浸提时间等条件对多酚类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四因素影响下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核桃叶中多酚类物质乙醇回流法提取的最优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浸提温度95℃,浸提时间40 min,料液比1:20。  相似文献   

6.
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探究了2种提取方法(浸泡法和研磨法)和7种不同的提取液对光合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磨法操作复杂,但对叶绿素的提取效果较好,而且所用时间较短;浸泡法虽然操作简便,但是叶绿素的损失较大,而且所用时间较长;mL在6种不同提取液的浸泡法比较中,80%丙酮与95%乙醇体积比为1:3时,光合色素提取量最高,为本实验中最佳的光合色素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实验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究,通过对照实验的方法发现:当提取和分离光合色素时,碳酸钙对叶绿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层析结束后色素条带不会随溶剂挥发而很快消失;当提取花青苷时,不能用水,但可以使用水来分离花青苷.  相似文献   

8.
魏凯  熊亚君 《科学教育》2007,13(3):57-57
1实验点拨1.1实验中几种化学试剂的作用①无水乙醇、丙酮均可做提取液,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一般不选用丙酮,因为有毒且易挥发。)。②SiO2可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③CaCO3:细胞研磨破碎后,会溢出有机酸,为防止叶绿素中的镁被氢取代,破坏叶绿素,研磨时需要加入少量CaCO3,中和有机酸。2实验成功的关键2.1叶片要新鲜,颜色要深绿,应去除叶柄、大的叶脉。2.2研磨要迅速、充分。叶绿素不稳定,易被活细胞内的叶绿素酶水解。充分研磨使叶绿体完全破裂,提取较多的色素。2.3滤液细线要细、齐、直,防止色素带重叠,而且要求含有较多的色素,所以要…  相似文献   

9.
我们经过多年反复探索实践,将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作了如下改进。1.选材我们曾反复采用过菠菜叶、花椰菜叶、马铃薯叶、天竺葵叶……,结果天竺葵叶最佳。因为一般学校都为初中生物实验种有大量天竺葵,一年四季都有方便采用的叶子,而且天竺葵叶研磨后的色素提取液避免了用菠菜叶为材料的提取液粘稠度过大而不易滤过和不易扩散的问题。2过滤提取液我们用四层纱布包裹经研磨后的天竺葵,然后拧出提取液。克服了用漏斗过滤收集滤液方法中不易滤过和过滤时间较长而影响滤液质量以及滤液少的矛盾。3.操作过程将滤纸平放烧杯口上,以…  相似文献   

10.
植物的花、果实和叶子具有大量各种各样的色素,下面介绍一种植物色素的简易分离方法。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红色的水溶性色素花青甙。我们可用剪刀将叶剪成碎片,将碎叶片浸于沸水中数分钟,花青甙即被抽提入水中。溶于水中的花青甙常为褐色,但当加入数滴白醋以使抽提液酸度重新达到细胞汁中正常的酸度时迅即转变成红色。可用同样的方法来提取花瓣中兰色的花青甙,在抽提液中加入数滴氨水可使其恢复原来的颜色。提取了花青甙后的叶子中尚存有植物中两大类主要的色素:叶绿素和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冀东地区常见的九种树木叶片及相应虫沙,对其叶绿素提取液的吸光度值及吸收光谱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鲜叶乙醇提取液在430nm和663nm有强吸收峰,虫沙乙醇提取液在410nm和663nm有强吸收峰。相同条件下,乙醇对于鲜叶片中叶绿素的提取效果优于丙酮;而丙酮对于各种虫沙中叶绿素的提取效果优于乙醇。  相似文献   

12.
中性红水溶液电离平衡体系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是酸式HNR+最大吸收峰542 nm与碱式NR最大吸收峰 457~ 470 nm叠合在一起.当pH值升高时,碱式吸收峰强度逐渐增大,酸式吸收峰强度逐渐减小.首次将高斯多峰拟合技术用于中性红水溶液电离平衡体系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实现了酸式和碱式叠合峰的分峰拟合计算,得到两个吸收峰的积分面积,即峰强度S1和S2.S1和S,之比与NR-和HNR+浓度之比成正比,进而计算中性红水溶液酸离解常数pKa.26.4℃时,用本方法测量的pKa值为7.20,拟合优度精度高,R2、Chi2分别达到0.999和10-5 ~10-6.拟合计算结果还表明:随着体系pH值增加,中性红碱式吸收峰发生显著蓝移.这种波长位移引起由固定波长建立起来的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发生偏离,引起约3%系统误差高斯多峰拟合技术改进的pKa分光光度测量方法可广泛用于此类多组分体系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Pigmentsarecloselyrelatedtothephysiolog icalfunctionofleaves.Chlorophyllsabsorblightenergyandtransferitintothephotosyntheticpro cess.Carotenoids (yellowpigments)canalsocontributeenergytothephotosyntheticsystem .Becauseoftheimportanceofpigments…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优质山核桃粕为原料,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高营养核桃粉,得出如下结果:乳化剂为蔗糖脂肪酸酯,其添加量为4%;稳定剂为β-环糊精,其添加量为1.4%,核桃浆液的最佳均质压力为50Mpa,稳定性达到100%;喷雾干燥过程中进风和出风温度分别为220℃和95℃,制得的核桃粉水溶性良好,营养价值高,产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5.
合成9-蒽醛-(4-硝基)苯腙,用紫外光谱仪研究了其与阴离子识别作用。实验表明:以二氯甲烷为溶液,该受体对F-阴离子有灵敏的光谱响应,吸收光谱由422nm红移至604nm,溶液的颜色由黄色转变为蓝色,可见该受体是氟离子灵敏的比色传感试剂。  相似文献   

16.
净化二氧化硫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浓度的瓜环[cucurbit(6)uril]水溶液吸收二氧化硫。采用副玫瑰苯胺比色法[GB/J 17097-1997]^[1]测定其吸收效率。结果显示瓜环水溶液对二氧化硫有很强的吸收。  相似文献   

17.
The bioactivity of the aqueous extracts of the leaf and stem bark of the medicinal plant, Alstonia boonei De Wild (Apocyanaceae), against the pink stalk borer, Sesamia calamistis Hampson (Lepidoptera: Noctuidae) was studied in a laboratory bioassay. The extracts were incorporated into artificial diet at a rate of 0.0% (control), 1.0%, 2.5%, 5.0%, and 10.0% (w/w). Both extracts significantly (P<0.01) reduced larval survival and weight in a dose dependent manner. The concentrations that killed 50% of the larvae (LC50) for the stem bark extract were 2.8% and 2.1% at 10 and 20 DAI (days after introduction), respectively, while those for the leaves extract were 5.6% and 3.5%. The weights of the larvae also varied significantly (P<0.05) between the treatments in a dose dependent manner. We conclude that both leaf and stem bark extracts of A. boonei are toxic, used as growth inhibitors to S. calamistis larvae, and hold good promise for use as alternative crop protectants against S. calamistis.  相似文献   

18.
LaCoO3光催化降解水溶性染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CoO3 ,以荧光汞灯和太阳光为光源对各种不同的水溶性染料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 .结果表明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CoO3 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活性 ,根据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光声光谱分析得知 ,LaCoO3 的光催化活性主要与Co3 + 的d电子结构、Co—O结合能以及表面吸附氧有关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壳聚糖叶面喷施、丁香提取液叶面喷施以及不同复配浓度的丁香壳聚糖复合剂叶面喷施方式对樱桃番茄苗期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丁香与壳聚糖复合剂处理可显著提高樱桃番茄苗期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脯氨酸含量。确定了壳聚糖、丁香叶面喷施处理的最佳浓度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