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宋代是中国古代发展史上的重要王朝,在这一历史阶段变革与创新成为时代主旋律.经济是基础,社会系列变化皆因经济因素变动连环引发使其然.因此探讨宋代社会变革问题应首先从其最基础的社会经济变化入手,具体体现为市场交易活动日益频繁、商人地位空前提高以及海外贸易高度繁荣,这充分说明宋代商品经济获得了新发展,取得了新成就.  相似文献   

2.
宋代市民体育休闲生活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宋代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形式的挖掘,发现宋代体育休闲活动内容精彩纷呈,并以"瓦舍"活动、"会社"组织、水上娱乐、民俗活动等多种形式存在,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体育休闲娱乐文化.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学视角阐释了影响宋代市民体育休闲生活的经济、城市结构、休闲娱乐空间、文化、价值观念等客观和潜在的社会因素,更加深入剖析了宋代市民的体育休闲生活及其昌盛的历史原因,这对进一步研究宋代体育运动和促进现代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活动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宋代军事、经济积贫积弱而文化极盛于世,邓广铭认定"宋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其所达到的高度,可以毫不含糊地说,在中国已往的封建王朝历史上是不但空前而且绝后的。"宋画深受禅宗与理学影响,宋代画论、画评、画史在中国美学史中占重要地位。邓椿"画为文极"观正是文人画派理论升华与人格理想之深层文化审美写照。  相似文献   

4.
两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封建家族物质基础的墓祭田也受到了冲击,围绕它出现的种种讼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经济的渗透力.  相似文献   

5.
宋代作为中国传统社会发展历程中在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上均有重大发展的历史时期,商税制度的确立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商税征收是宋代国家在财计上对商业的依赖日益加深,从而导致整个国家的赋税结构发生根本历史性变化在制度层面的政策体现,它表明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兴旺,国家在商业政策导向上已经转变了前代社会政府主要利用强大的政治力量和行政手段严格控制商业发展、排斥私商经营的做法.宋政府对商业采取的更多是“经济强制”而非“超经济强制”,国家统制商业的方式从直接变成了间接,通过征收商税,允许私营商业发展、旨在瓜分商业利润.而整个两宋时期商税征收的发展变化也反映了宋代国家与商业、商人关系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6.
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当时及时行乐、娱乐之上的社会风气使宋代市民体育兴盛,从宋代市民体育的构成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以路歧人构成的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体育活动传承者与表演者;其二是以瓦舍为主的位于中层的集体育娱乐活动于一体的市民娱乐场所;其三是凝集于最上层的各种近似于专业体育活动组织的会社.对这三方面市民体育开展情况的展现,以期能对宋代市民体育的了解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就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庆历新政不仅超过宋代历史上任何一次局部改革,甚至与王安石的熙宁变法亦有所不同,它关涉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举等各个方面和领域,集中了当时朝野士大夫要求改革的主要意见,是针对宋代弊政有感而发,可谓“宏且深”,“详且博”,凸显了以范仲淹为首的宋代文人士大夫对社会群体的无限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相似文献   

8.
对宋代民风好讼问题,可以从社会经济变化和司法机制两个角度来理解.前者原因包括民众私有观念深化,社会成员之间交往增多,人口增加等几方面.后者是宋代司法机制在乡村层次的相对薄弱--由于乡村中缺少强有力的组织力量对民间各种矛盾进行有效协调,因而造成诉案大量涌入州县衙门.  相似文献   

9.
宋代以来,以家财论婚嫁成为浓厚的社会风气,而重财之风以厚嫁形式深刻体现出来。宋初,被迫为女儿筹备实物嫁妆的风气已开始增长,到宋代中期嫁女之资已远远超过娶妇费用,此种现象无疑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多种因素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婚姻观念的变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宋代抚恤阵亡士卒的举措是承袭前代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大体可分为两部分:第一,收瘗、掩埋阵亡者遗骸,并给予一定的礼遇,如致祭、设道场为亡灵祈福;第二,根据阵亡者生前军种、军额给予阵亡遗属一定的经济补偿。可以说,宋代抚恤阵亡士卒的举措在制度建设方面有所突破,使其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对古代军队抚恤制度的发展、完善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宋代的军队抚恤制度并未转化为战果,却因在施行时纰漏百出,成了军官逃避问责、滋生腐败的温床。  相似文献   

11.
宋代折杖法是宋代重要的刑罚改革措施,它的产生对宋代刑罚制度影响巨大,它的实施在一定程度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酷刑肆虐、法出多门的混乱局面,但同时又导致宋代刑种配置不合理、刑罚轻重失衡。近年来,学界从多个角度对《折杖法》进行了探讨,并已有不少研究成果问世。但对于宋代折杖法的性质,法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本文主要对宋代折杖法的性质加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书院始于唐、五代,兴旺发达于宋代,而书院的学术繁荣则在南宋.笔者通过对宋代书院的学术特色分析,论述了宋代书院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禅学与宋代诗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诗学建设者经常宣称他们从弹学中广得利益的说法,是不真实的。两宋诗人的修为不能保正他们体味禅髓,禅学本身也不具备解决诗学难题的理论潜力。宋代诗学中的“以禅喻诗”现象,仅是宋人别致的语言选择。禅学给宋代诗学的利益,并不比儒学、道家大多少。宋代诗学中用禅学喻示的那一部分诗学内容,在宋代同时被人用儒、道语言顺畅自如地表述过。  相似文献   

14.
宋代是中国古代蹴鞠发展的巅峰时期. 本文以文物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展现宋代社会对蹴鞠运动的健身价值和道德教化的认知从而鼓励儿童进行蹴鞠情况,研究发现,文人与艺术家对蹴鞠描述角度不同导致宋代儿童蹴鞠文物较多而文献记载较少的现象. 同时本文首次对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馆藏宋代抱鞠童子彩陶俑进行了考证研究,反映出宋代儿童蹴鞠情景、鞠球的制作工艺的进步、鞠服鞠靴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宋代士大夫们作为赵宋政权的广泛参与者,已经同汉唐儒生、文吏迥然有别,他们是一种通经义、晓吏事的复合型人才,文道和吏道最终在宋代士大夫的身上完成了融合,这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战国中后期,士大夫原有的"吏道"和"文道"两大功能开始分离,至宋代才重新结合在一起,这和宋代的文治政策息息相关,宋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和赵宋优容士大夫的传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大因素。  相似文献   

16.
宋代家训诗,折射出宋代士大夫的心理倾向和价值观念,是他们的观念、心态的真实反映。通过对宋代家训诗的考察,窥探有宋一代士大夫的主流心态,有助于人们对他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词乐是中国音乐文学史上的一种特殊样式,起源于唐五代时期,贯穿了整个宋代的历史时期.本文通过对宋代词乐发生、发展、演变、衰歇的历史性考察,分析以柳永、周邦彦、姜夔为代表的宋代词人群体的音乐创作特征,由此抽橥宋代词乐在中国音乐文学史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诗话是北宋以来“蔚为大观”的文学批评种类.虽然其体创于欧阳修,而渊源却早得多.那为什么第一部诗话出在宋代?其社会基础和文学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似未有人专门论及.本人不揣学浅,略陈陋见,以就教于方家.一、宋代诗话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宋朝在中国封建社会是经济比较发达、文化十分繁荣的时代.文学史上言诗词则唐宋,言小说则宋元.在宋代,小说、戏曲得到发展,出现了话本和平话,其成就仅次于词.这和宋代的社会状况是分不开的.赵宋王朝在统一晚唐、五代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后,加强中央集权制,在文化上实行学校养士、科举授官的政策;在经济上则变法图强,大力发展农业和工商业,把无数中小商人和手工业者吸收到工业或商业重地的大城市里面来,形成了广大的市民阶层. 市民阶层出现之后,要求表现市民生活和适应市民趣味的文艺为之服务.于是小说,戏曲这类通俗文艺应时而兴,成为宋代通行的文艺形式.  相似文献   

19.
宋代"积贫积弱"说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钱穆提出宋代"积贫积弱"说以来,人们几乎都将它看作是宋王朝的基本特点,但这并不符合事实。宋代地盘比唐代小,而经济却比唐代发达,财政收入也比唐代高。四大发明中三大发明主要在宋代,和以往任何一个朝代相比都不贫,甚至还富一些。如从军事实力论强弱,宋比辽、金稍弱,进攻之力不足,防守则有余。和西夏比,实力还略强一些。蒙古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惟有宋能抵抗数十年,从世界角度说,也可算是数得上的强国了。如果从综合国力考虑,宋不仅不能说弱,还应该说是相当强的。和东晋相比,地盘差不多大,经济则要发达得多,东晋并没有称"积贫积弱",为什么单单给南宋扣上这顶帽子呢,显然这是不公正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地理学在宋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在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远远地领先于同一时期欧洲、阿拉伯、印度的水平.宋代地理学的进步与宋代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