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体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课题。随着新型数字技术的应用,数字孪生作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型数字技术已逐渐成为学界共识。将数字孪生场景作为滑雪场馆突破经营瓶颈的路径,提出滑雪场馆数字孪生场景构建思路。以数字孪生技术为理论基础,以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作为滑雪场馆构建数字孪生场景的动力,以实现滑雪场馆服务效能提升与智慧化建设为目标,构建以改善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滑雪服务场景、以仿真模型为基础的滑雪场馆运营管理场景、以预警联动与智慧决策系统为手段的滑雪决策场景,以此推动滑雪场馆提高服务质量。基于以上提出建议:1)加强滑雪场馆数字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我国相关政策与行业标准的引导作用;2)激发我国冰雪运动产业的市场活力,滑雪场馆要加大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开发滑雪产品和服务的力度;3)滑雪场馆要加强数字孪生平台建设,提高主动服务能力;4)加强冰雪运动产业从业者的培养与培训,促进冰雪场馆运营人员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探讨数字技术赋能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的基本内涵、动力机制、内在机理、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数字技术赋能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通过外源性拉动动力和内源性推动动力实现,数字技术嵌入体育场馆建设体系、运营体系、服务体系、治理体系、要素体系, 赋能体育场馆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高效化、低碳化转型。数字技术赋能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的现实挑战体现在运营管理体制不顺畅,理念认知滞后,改造成本过大,智慧化升级模块分散、标准缺乏、人才匮乏等方面。研究提出数字技术赋能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的实现路径:坚持“以人为本”智慧化转型原则、理顺体制机制改革为智慧化转型扫清障碍、因地制宜合理选择体育场馆智慧化改造运营模式、以“公共体育服务价值偏好”为导向构建体育场馆智慧化评价体系、以国家标准引领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升级、以人才培养为依托提升体育场馆智慧化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体育场馆智慧化建设是推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支撑。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政府、场馆、公众的维度,研究智慧体育场馆建设的逻辑起点,分析现实困境并提出推进策略。认为,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可以助力政府建设体育强国,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为民众提供优质服务,但现阶段面临政策标准不健全,管理模式单一;平台建设滞后,竞争对手强劲;未能满足公众需求,数据保障不足等问题。指出,未来智慧体育场馆要落实产业政策,加强政企合作;完善平台建设,促进融合发展;保障数据安全,维护公民权益。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产业经济结构,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体育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将成为产业升级的必然行径与核心导向。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探究我国体育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具有现实意义。研究认为,动力机制是由数字经济赋能产业所产生的外源动力与产业内部组成要素数字化革新的内生动力“协同联动”构成。政策层面:产业数字化转型政策引导细则与保障体系不健全;实践障碍:产业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缺失;人才壁垒: 体育旅游从业人员不足,数字+复合型人才短缺;结构失衡:产业数字化供给与需求结构呈非对称性;建设局限:数字“新基建”匮乏,资源数字化“鸿沟”显著等现实困境。提出完善政策体系,全面落实产业数字化转型标准;巩固实践样板,推进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多样化探索;夯实数字+体育旅游人才培养,强化 “政—企—校”的协同;加强数字技术的合理运用,推动产业供给链的数字化改造;加快产业数字化整体布局,优化体育旅游服务结构等路径。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市场韧性、模式重构及路径选择。认为,数字经济从技术赋能、平台赋能、产业赋能层面,增强体育产业市场韧性;通过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价值共创、数字技术赋能延伸体育产业链来实现模式重构。针对现实困囿提出发展路径,包括:搭建数字化平台,为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加强数据链接,驱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采取反垄断举措,完善体育产业数字治理体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数字鸿沟;协同培养数字人才,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制约因素、变革机制进行探究,并提出推进策略。研究认为:数字经济能够提高政府管理和治理效率、促进体育产业全方位改造与精细化运作、提升体育企业的竞争意识与场景搭建能力。基于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理,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等3方面分析变革机制。提出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优化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政策环境;释放技术红利提高企业协同性,实现数据资源优化配置;重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突破数字经济人才储备瓶颈;推动融合发展规范化,着力构建数字平台与场景。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制约因素、变革机制进行探究,并提出推进策略。研究认为:数字经济能够提高政府管理和治理效率、促进体育产业全方位改造与精细化运作、提升体育企业的竞争意识与场景搭建能力。基于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理,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方面分析变革机制。提出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优化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政策环境;释放技术红利提高企业协同性,实现数据资源优化配置;重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突破数字经济人才储备瓶颈;推动融合发展规范化,着力构建数字平台与场景。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已被视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动其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是在新发展阶段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动体育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举措与现实导向。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数字经济时代,从外源、内源两个维度探讨数字经济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动力机制。研究认为,产业政策、消费需求、数字市场分别从外部提供了驱动力、拉动力以及拓展力;内源动力主要包括竞争推动力、技术变革力以及平台支撑力。针对数字经济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从政府、资源、产业、企业等4个层面,提出加大数字体育制度建设,保障政策高效落实;推动数据资源规范流通,实现数字技术惠普共享;加大体育产业革新力度,健全数字体育发展体系;制定体育企业转型规范,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等路径。  相似文献   

9.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作为重要的经济业态,与体育产业的结合将为新发展阶段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动力。本文从数字经济的内涵出发,梳理了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理论,并结合体育产业的实际,将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阐述为:数字经济提高体育资源配置优化效率;提高体育资源使用效率;促进体育产业创新赋能;开启体育产业价值重创过程;提升体育数据资源价值,促进体育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时结合推拉理论论述由升级机制、优化机制、融合机制、支撑机制和治理机制组成的动力机制,并对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建构产学研相结合的数字体育创新体系;加强体育产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技术驱动基础;夯实体育产业基础能力,促进产品提质增效;积极打造数字体育产业生态,做好体育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四大措施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职业体育数字化发展,不仅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有机组成,也是实现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综合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职业体育数字化发展所面临的法律桎梏和因应之道。认为,基于“技术发展-法律规制”的一般原理,职业体育数字化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在法律上作出适当安排。当前职业体育数字化发展面临数据权属模糊、数据权益保护不足、数据流通机制缺失、数据安全保障不力等困境。为进一步推动职业体育数字化发展,应制定数据权属场景化界定方案,建立数据财产权益和隐私权益保护的法律机制,形成数据有序流通的法律框架,完善数据安全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体系的转变,且贯穿于模式变革、空间迁移、结构升级的全过程。鉴于此,智能时代下高职院校治理在理念、体系、资源、工具等方面呈现新的表现,形成治理的数据要素化、方式智能化、决策精准化、服务场景化特征。智能时代下高职院校实现现代化治理,需要更新智能管理理念,供给智慧教育服务,提供UGSC教育现代化治理标准,设立“场景化”技术应用环境,完善智群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和案例调查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人工智能赋能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的基本表征、应用价值及深化路径。研究认为:①人工智能赋能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的基本表征为建筑智慧化、服务智慧化和管理智慧化;②人工智能赋能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的应用价值主要是助力大型体育赛事顺利举办、助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助力公共体育服务有效供给;③在人工智能赋能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标准体系缺失、推广难度较大、应用效果不佳和数据问题较多等现实困境;④为了使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体育场馆的智慧化转型,提出了制定标准体系、实施差异发展、实现整体优化和提供系统保障等 4条深化路径。  相似文献   

13.
摘要:以冬奥会进入“北京周期”后为契机,采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冬奥会推动京津冀冰雪旅游发展效应及协同推进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北京冬奥会推动京津冀冰雪旅游发展的效应明显,主要表现在北京市冰雪场馆建设数量明显增加、连续举办的国际冰雪赛事和国内冰雪赛事促进冰雪旅游发展的影响力明显提升、冰雪旅游融合效应显著;天津市冰雪旅游协同发展目标明确深耕细作释放新活力效果显著、冰雪旅游民生工程建设落实有声、“冰雪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带来红利;河北省在滑雪场和滑冰场数量逐年提升、以张家口为核心的冰雪旅游发展区位优势明显、生态冰雪旅游发展成效显著。据此提出构建京津冀冰雪体育产业链,促进京津冀冰雪旅游产业经济生态圈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为引领,构建多元化的京津冀冰雪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完善的京津冀生态冰雪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障体系的北京冬奥会推动京津冀冰雪旅游发展效应的协同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字革命与奥林匹克改革的双向驱动下,奥林匹克运动数字化成为历史潮流。疫情之下体育数字化发展的势能爆发,国际体育治理危机的呼唤,数字治理理论滥觞的推动等系列因素加速国际奥委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研究认为,在数字治理论引导下,国际奥委会可以通过“数字赋权”增加决策民主与透明度以及“数字增能”驱动团结治理价值转向,推进组织治理数字化转型。但同时,国际奥委会治理数字化转型也面临偏重于治理技术潜在数字安全风险和隐患,技术与理念脱节忽视数字治理理念的革新以及治理场域的延伸为奥林匹克治理带来新挑战等现实困境。同样,通过理性对待数字技术统筹兼顾技术温度和治理效,超越数字技术认知强化数字治理理念更新,灵活把控数字主权协同多元主体共治新场域等方略亦可纾解困境。最后,通过“在中国”的立场、“讲中国”的方式、“为中国”的目标三个维度,提出助力国际奥委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体现为用户至上的品质服务理念、强国奉献的责任担当意识和永无止境的创新变革精神。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面临着工匠文化氛围缺失、工匠协同培育体制机制建设有待完善、主体性精神失落的价值危机影响培育实效等多方面的现实困境,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创新培育路径: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优化设计塑造浓厚的工匠文化氛围;以工匠协同培育体制机制的细化落实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以职业理想与信仰的点燃破除“内卷化”的魔咒和工具技术理性的局限。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体现为用户至上的品质服务理念、强国奉献的责任担当意识和永无止境的创新变革精神。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面临着工匠文化氛围缺失、工匠协同培育体制机制建设有待完善、主体性精神失落的价值危机影响培育实效等多方面的现实困境,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创新培育路径: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优化设计塑造浓厚的工匠文化氛围;以工匠协同培育体制机制的细化落实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以职业理想与信仰的点燃破除“内卷化”的魔咒和工具技术理性的局限。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智慧化转型的优化路径,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对目前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智慧化转型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优化路径进行探讨。研究认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智慧化转型的逻辑理路体现在资源要素流变、组织模式转型、服务功能升级三个方面。但当前,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仍存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分布不均,智慧技术赋能应用瓶颈突出;健身数据“量与质”双向缺失,阻碍数据治理效能释放;“人—场景”沉浸式体验不佳,技治倾向忽视人本需求等现实问题。为实现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智慧化转型,提出优化路径为夯实智慧化服务基础建设,厚植场馆的数据基因;规范全民健身数据质量,健全智慧服务治理机制;人机物三元智慧融合,回归以民为本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广东省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问题进行研究。在对广东省政府购买的18所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开放情况和群众体育锻炼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发现高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的过程中存在场馆设施资源不均衡、管理不完善、监督评估体系欠缺等问题。进而从完善管理模式,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场馆建设,优化场馆资源;加强政府监管,完善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提出发展对策。旨在促进高校体育场馆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促进全民健身和提高高校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认为:我国城乡体育发展历经了从城乡分割到互助过渡再到统筹发展最终到追求城乡融合的演进历程,为进一步推动城乡体育发展,应从空间、产业、要素与治理进行融合,但现实中存在:城乡体育差距过大发展不均衡致使融合存在壁垒;城乡体育要素间流通存在限制导致融合存在障碍;城乡体育融合制度供给不完善导致融合缺少保障;城乡体育目标与认知存在差异致使融合产生分化。基于此提出:城乡体育发展应以融合发展为理念,落实党对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部署;以乡村振兴为契机,统筹规划城乡体育空间融合新格局;以产业兴旺为目标,健全政府市场互补的要素流通机制;以政策扶持为保障,完善城乡体育治理融合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南昌城镇化水平稳步上升,城镇人口快速增加。同时,南昌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严重的县域城镇化失衡,就业安置面临巨大挑战,资金压力制约城镇化进程,土地约束与环境压力加大。因此,本文提出了南昌市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更新理念,提升决策"智慧";科学布局,完善城镇体系;三化并进,推动产城融合;加强城市的功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力;改善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