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利用肤色在RGB、YCbCr和HSV空间中均有较好的聚类性质,以及模糊隶属度函数快速构造得到图象的肤色投影图;使用Active Contour的level-set算法对肤色投影图进行分割合并得到初步肤色侯选区域;再使用K均值方法对初步侯选区域进行修正,得到同质肤色区域。实验证明算法对简单,复杂背景下的单人脸和多人脸肤色区域分割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给出一种基于眼睛特征图的眼睛定位方渚。首先通过肤色检测得到人脸区域,然后在限定的人脸区域内建立眼睛色度图,并利用眼睛在人脸区域内的几何分布对眼睛区域进行局部的光线补偿,突出眼睛的色度信息,得到眼睛的二值图像,最终利用灰度投影算法定位眼睛。  相似文献   

3.
徐翠  李然 《教育技术导刊》2009,8(2):179-181
主要研究人脸检测算法,分析了现有人脸检测算法的特点和不足之处。采用基于YCbCr空间的高斯肤色模型,利用颜色信息把彩色图像分割成皮肤区、头发区和背景区。对皮肤区进行去噪处理,实现脸部区域的具体定位,然后对人脸上的眼睛、嘴巴和鼻子定位。给出了人脸检测的模块设计和算法流程。  相似文献   

4.
针对驾驶员疲劳驾驶车辆易致重大交通事故,设计了基于驾驶员面部特征疲劳检测系统。在ZYNQ平台下,利用OV5640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在PL端进行图像处理,在PS端的ARM中显示图像。OpenCV调用训练的人脸分类器进行人脸检测,通过分类器得到人脸图像,再由三庭五眼的特征分割出眼睛和嘴巴区域,后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图像阈值化处理和膨胀得到眼睛和嘴巴的大致轮廓。通过对分割后的眼睛和嘴巴的外接矩形的宽长比进行计算,结合PERCLOS算法、眨眼及打哈欠频率快速侦察驾驶员是否出现疲劳。在实验室模拟驾驶环境进行测试,该系统能实时准确检测到驾驶员面部疲劳状态。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基于肤色模型的快速人脸检测方法,能同时平衡算法速度和精度要求.首先对图像进行肤色区域提取,然后对肤色区域进行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形态学处理,对区域形状进行大小粗过滤;接着对粗过滤后的肤色区域对应的原图灰度图运用人眼的几何特征进行人眼粗定位;最后提出一种相关系数判断的方法精确定位人眼,从而确定出人脸区域.  相似文献   

6.
由于肤色在YCbCr空间中有较好的聚类性,选取YCbCr肤色模型进行人脸检测。首先将视频序列图像转换到YCbCr空间,通过YCbCr肤色模型进行肤色分割,提取肤色区域,排除大部分非肤色区域的干扰;然后采用形态学处理,进行区域标记,排除不连通区域,同时结合人脸面积排除非人脸面积区域。最后,结合人眼、嘴巴等特征进行定位,从而准确定位人脸。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眼睛检测在多姿态人脸中稳定性较好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肤色检测与AdaBoost人眼检测的多姿态人脸检测算法。首先,利用肤色模型快速排除大部分非肤色区域,然后在肤色区域使用单眼分类器检测眼睛,接着对检测到的单眼矩形进行配对以及角度矫正,最后进入双眼分类器作进一步验证,验证通过则利用统计数据实现人脸定位。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对于多姿态人脸的检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小小巧手     
材料与工具 苹果一只[最好是黄色或青色苹果]、白纸一张、彩笔若干、剪刀一把、胶水。制作过程在白纸上画一缕头发、两只眼睛、一张嘴巴,用彩笔把头发、眼睛、嘴巴涂上色。2把头发、眼睛、嘴巴用剪刀裁下;3如图分别贴在苹果上;  相似文献   

9.
利用对称差分、肤色模型和几何特征相结合可以快速实现视频图像中的人脸检测,具体做法是:先利用图像对称差分方法得到运动区域,再用肤色检测方法在运动区域中得到人脸候选区域,最后通过检测眼睛位置,利用人脸几何特征精确定位人脸.此方法提高了检测速度,降低了误检率,可以应用在视频监控等实时系统中.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像素进行肤色检测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应用分水岭算法对彩色图片进行分割得到超像素,同时对对应的肤色标注图片进行相应的分割;然后提取超像素直方图的特征值作为输入数据,对应的分割肤色标注图作为输出变量;最后采取了支持向量机以及随机森林算法对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提出的超像素特征值,支持向量机与随机森林算法都取得了比基于像素的肤色分类算法更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