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瓜环主客体化学的现代分析检测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分子化学或者主客体化学作为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主客体化学中。瓜环作为一类新型笼状化合物逐渐成为超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主客体作用模式多样化,作用机理复杂化,探讨主客体化学的现代分析检测手段纷繁不同,可以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热重法.差热法、核磁共振技术、电化学方法、红外光谱法,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等现代分析检测手段,从不同的角度、层次探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模式、机理、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等。现代分析检测手段的研究发展与应用,使主客体化学研究系统化、深入化,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2.
自1967年Pedersen首先合成并发现冠醚类物质具有选择性络合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的特性后,他的工作引起了多学科科学家浓厚的研究兴趣。二十年来,由于这类特殊化合物的特性及应用,目前巳渗透到有机合成化学、高分子合成、分析分离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配位化学、金属工业化学、环境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放射化学、生  相似文献   

3.
开链冠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链冠醚是具有聚氧乙烯醚(-CH2CH2O-)结构单元的链状化合物,其种类极多,在金属的富集、萃取分离、化学传感器等方面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4.
冠醚化合物虽然结构简单,但在性能上与天然离子载体有惊人的相似性。将冠醚固载于有机硅聚合物,不仅可以解决冠醚毒性大、难回收等缺点,还有可能得到具有某些独特性能的有机硅材料。如聚有机硅氧烷具有玻璃化温度低,热稳定性高等一系列优异性能,而冠醚具有选择络合各种阳离子的能力。二者结合起来,就成为一类具有特殊性能的、有发展前景的新型材料。八十年代以来,这类聚合物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它们作为毛细管色谱固定相,分离、分析稀水溶液中ppm到ppb级重金属离子,以及用于液膜分离方面。  相似文献   

5.
有趣的有机足球分子(C_(60))碳笼分子的发现已经有10年多时间了.这期间经过了一个有趣的认识过程,最初质谱分析表明在所有碳笼中C_(60)含量最多.这说明C_(60)是相对稳定的.此后许多理论和实验工作都证明C_(60)很稳定.但许多研究工作又表明C_(60)的化学性质其实相当活泼.可以和元素周期表中各类元素发生各种类型的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加成、取代、亲电、亲核、自由基反应等等.这两者是矛盾的,却构成了辩证统一体,这一点也和苯很相似.对碳笼系列化合物的研究最初似乎是物理化学的一个领域.后来发现它至少与下述学科和应用研究有密切关系;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结构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化学、固态物理、天体物理、配位化学、催化科学、光化学、电化学、立体几何、超导体研究、铁磁体研究、化学电源研究、贮能研究、润滑剂研究等等,从而已引起各方面科学家和应用部门专家的研究兴趣.(C_(6O))碳笼的发现是80年代中期美国一所大学的化学家的成果.把激光产生的石墨蒸气通过一个高压的超声速喷嘴,得到了一系列新型稳定的碳原子簇.进行质谱分析后发现它们中C_(60)峰占绝对优势.根据一些性质和一系列推断后认为C_(60)原子簇具有笼状结构.由12个五员环和20个六员环所围成,具有In对称性.美国设计网格球顶  相似文献   

6.
早在1891年由Villies首先发现的环糊精(Cyclo-dextrin,以下简称CD),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又重新露头角,它是第一个被发现能包络其它有机分子的天然或半合成的大环有机化合物,是优良的人工酶模型。有关它的研究工作,在七十年代由于日新月异的发展使之达到了新的高峰。正由于其结构上的特点,特殊的功能和生产上的开发,故在医药、农业、食品、催化合成和分拆分离技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和广阔的开发前景,现已独立地形成一门新兴的学科——环糊精化学。  相似文献   

7.
双杂环类化合物是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在分子中同时引入两个或多个杂环活性中心。能改善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从而得到应用价值更高的化合物。本文以酯为原料,经肼解、闲环、取代等步骤成功地在哒嗪酮中间体的侧链导入1,3,4-噁二唑基团,合成了7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含有哒嗪环和嗯二唑环的双杂环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经^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以结构化学指导新型金属-有机纳米器件的合理合成和物理性能研究,探索它们的自组装规律,共设计合成了12个含N、S及COO-基团的具有不同对称性和立体选择性的新颖大骨架多官能团柔性配体,以及由它们与金属离子自组装合成了18个新型金属-有机纳米笼、纳米管和配位聚合物,开辟了一条合成金属-有机纳米器件的新途经.其中,一个具有Oh对称的金属纳米笼,笼内体积超过1000 A3,可以同时容纳多种离子和小分子,是目前已测定单晶结构的金属纳米笼中容量最大的一个.而用金属离子把纳米管串联成的金属-有机纳米管则是国际上首例报道的结构有序无机-有机纳米管阵列;并创新性的采用低温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个新颖的具有半导体和顺磁性质的Ni-巯基嘧啶二维层状聚合物和两个二维折叠格子状化合物;另外,用巯基嘧啶作为难溶盐CuCN的溶解模板,得到了国际上首例六角形CuCN大环化合物和另外一个新颖的类石墨层状CuCN化合物.过渡金属与多官能团配体通过配位键来驱动和引导自组装,形成具有均一尺寸和特定形状的金属-有机纳米器件,是当今化学与材料领域研究的前沿之一.而通过设计合成具有特定对称性和立体选择性的有机配体,并把它们与金属离子自组装形成具有纳米尺寸和特殊功能的纳米球和纳米管,更是在纳米科技、化学催化、分子吸附和光电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初中化学实验教法建议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师进修学校白福秦“分子原子”章“分子和原子”这一章,内容比较抽象,集中介绍了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以及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用语等重点内容。本章几乎集中了初中化学全部基本概念的三分之一。这对化学启蒙教学来说,是会给初学化...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分子存在大量游离的羟基和氨基,能与金属离子发生螯合作用,因此在金属离子吸附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年来冠醚、杯芳烃改性壳聚糖以及改性后的壳聚糖作金属离子吸附剂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阐述了冠醚、杯芳烃通过醛基、烯丙基、卤代基、环氧基等基团与壳聚糖进行的接枝交联反应以及交联后的壳聚糖对多种金属离子的吸附情况.  相似文献   

11.
绿色化学是一门全新的从源头上彻底阻止污染的化学,它的影响已迅速扩展到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绿色技术对水处理缓蚀阻垢剂的生产原料、生产方式、反应条件、目标分子等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设计出一系列的绿色缓蚀阻垢剂。  相似文献   

12.
第一过渡周期金属离子配合物、Ru和Os配合物、金属卟啉和金属酞菁等配合物在金属电极表面的自组装以及镧系金属配合物等对金属纳米粒子的自组装技术修饰研究,拓展了配位化合物的应用领域,尤其在发展新型传感装置与固定并保持包括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生物活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金属络合物固定金属蛋白的超分子性和金属纳米粒子与酶的结合以及无机及有机化合物的复合材料将是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彩色橡皮泥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江苏省海门市城北初中徐冠琴初中化学教材的第二章《分子和原子》,集中了分子、原子、混合物、纯净物、元素、单质、化合物等许多抽象概念,限于初中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尽管教材中采用了图片、实验等直观手段,但要真正理解、掌握这些概...  相似文献   

14.
详细综述了一些用于制备分子尺寸器件的化学策略的设计、发展和演示。其设计思想是通过各式各样的光诱导的电子、能量、和质子转移机理,氧化还原反应,构象变化,以及超分子原理,分别将2个信息量丰富而结构又比较简单的四硫富瓦烯和光致变色的螺吡喃分子,与它们性质互补的不同组分集成在一起来构建功能分子器件,用于完成快速的数字处理和传输。首先凭借四硫富瓦烯丰富的电化学性质,大量的D-A-D超分子和环轴烃分子已经被设计并成功合成。时间分辨的吸收和荧光光谱研究表明,这些D-A-D超分子发生分子内的光诱导的电子转移反应的能力可以通过不同的桥联基团进行有效调控。STM研究则首次发现并开辟了环轴烃分子在纳米记录和高密度信息储存方面的应用研究。同时,也详细地描述了如何充分利用光致变色的螺吡喃分子独特的电子、能量、和质子转移能力去设计超分子组合,并通过光和适当的化学试剂来控制这些组合的吸收、荧光和导电性质的方法。根据这些组合的光谱和电化学行为,构建了一系列新型的分子开关、逻辑门和分子回路。最后,展示了用于设计合成新类型开环结构稳定的荧光螺吡喃分子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15.
通过化学计算,能使学生从量的方面来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并获得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加深和巩固对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巩固和熟悉化学用语;发展学生逻辑推理与抽象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计算又是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研究都离不开有关的计算。因此,化学计算技能,不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也是今后从事工农业生产及科学实验研究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相似文献   

16.
谈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五章三、四两节(必修)的内容,此内容,笔者认为;不但是本册书及本章的一个重点,难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及难点,是中学化学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之一;对学生来说,它不仅是必须掌握的化学基本规律,而且是学习笔研究化学学科的重要工具,故有人说:“学好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学好化学的灯塔.”教材把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放在学生已学了惰性气体,卤素、氧族,碱金属等几个元素族及一些重要化合物知识,并初步掌握有关原子结构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知识后面,是为了使学生在学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之前,掌握一些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规律性变化的感性知识,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引导学生探索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在进行卤素族教学时,笔者充分利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引导学生画出所有卤素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结构示意简图.  相似文献   

17.
烷基硫醇、巯基烷基磷酸基和羟胺基分子与Au、Ag、Ni、Pa、Pt、Cu等基底通过S-Au键等作用,在光滑的金属表面以稳定的化学吸附形式可以形成稳定有序的自组装膜(SAM),该自组装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有序性及结构可控性,因而在分子电子学、材料科学以及超分子化学研究领域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解决以自组装为基础的有机功能材料存在的结构缺陷问题,需要发展更有效的自组装途径,结合无机纳米材料和有机化合物,尤其是聚合物的复合材料将是配合物自组装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ChemWindow6.0可在Win9x/Win2000/WinXP下运行,它主要由四个功能模块组成:①分子结构绘制,包括化学键绘制、各种环结构绘制、化学反应机理的表示、电子云等功能。②化学实验装置图绘制,包括各种接口的玻璃仪器的图形模板。③化工工艺流程图绘制,具有各类化工设备的示  相似文献   

19.
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这是化学、生物学早已有的定论。过去不曾怀疑过它。这些年化学和生物学的一些教学同行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蔗糖溶液是不是应该归属于胶体溶液?尽管问题很小,但在这里早已成为议论不休的问题了。笔者提供以下实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极性金属间化合物是由电正性较大的碱金属、碱土金属或稀土金属与电负性较大的P区主族金属或过渡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由于其在理论化学和结构化学上的重要学术意义以及在新型半导体、超导、信息存储和热电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引起了化学家们极大的研究兴趣.本文主要论述了含混合阳离子的Sn基极性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该类化合物的化学键特征,最后指出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