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出版业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我们要辩证地思考出版业如何扩大内需:既要做"精品",又不忽视"快餐文化";既做大众书,也做小众书;既建设"大书城",也铺设"小网点";既做好传统出版,也发展数字出版。这样才能真正做强做大出版业。  相似文献   

2.
雷戎 《中国编辑》2004,(5):39-40
事实上,目前出版社的“改制”,使我们的角色在瞬间变得含糊和危险。原来事业单位的编制,一夜之间变成了企业。这场政府推动的文化产业改革,使中国出版业在面对外国出版业冲击的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出版业同行之间的挤压。远处传来隐隐的雷声,现实却有如抽去了赖以倚靠的支撑。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李昕 《现代出版》2013,(3):10-13
中国出版业的"滞胀"现象与产业化背景下出版企业一味追求"做大做强"有关,非常不利于出版业的科学发展,"做大做强"必须以"做好做优"为前提。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中的竞争,首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人才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正如海尔得益于张瑞敏,万科得于王石.出版业当然也概莫能外,比如张元济之于商务印书馆,陆费逵之于中华书局.在今天中国出版业全面进入市场经济之际,在出版业这个智力密集型的产业,人才的作用日益凸现,出版业亟待一批懂得出版规律又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脱颖而出,引领中国出版业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中做大做强,赢得出版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5.
王思迅 《出版参考》2007,(10X):26-28
苏拾平作为台湾资深出版人,对台湾出版业近年的衰退有着自己深刻的体会与看法,本刊10月上旬刊,其对台湾目前出版业的发展状况做了介绍,本期将进一步探讨出版产业各种结账制度的演变过程与未来的愿望。[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发展是硬道理。要尽快地发展起来,不但是当今我国最热门的话题,而且已成为指导各行各业各单位工作的行动指南。对于出版界也是如此,面对迅速发展的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面对我国即将加入 WTO,国外发达的出版业将逐渐介入中国出版业的现实,中国出版业的社长总编们都必须做好“发展”这篇大文章。   然而,这篇文章并不是很好做的。不急着做、得过且过,当然不会有“发展”的文章;饥不择食地与“工作室”、“公司”合作,换汤不换药地“组建”集团公司,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地进行市场竞争,表面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长远来看…  相似文献   

7.
陆颖 《现代出版》2013,(2):14-18
我国出版业属于完全的政府垄断市场型产业,其基本特点是:平均利润率相对较高,但产业集中率和效率较低,从而制约了出版业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为了能够真正做大、做强,出版业需要突破当下仍以垄断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发展模式。根据我国改革的渐进性及出版业的具体情况,出版产业类型最可能由当前完全的政府垄断市场型变迁到国有出版企业主导的垄断竞争市场型。  相似文献   

8.
《报刊之友》2002,(4):60-60
我国新闻出版业综合实力较弱,缺乏国际竞争力,是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因此,如何通过深化新闻出版改革,把报刊业做大做强,是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双月视点     
观察建设小康社会 :出版业该做什么近年来出版业的改革和发展 ,在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满足文化需求及发挥导向作用、提供智力支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与小康社会文化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在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是出版业结构突显失衡 ,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地区结构不合理的矛盾 ,严重制约着出版业的健康发展 ,影响着出版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其次是产品质量仍然让人担忧 ,现在图书的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都大不如从前 ,让读者忧虑。三是急需解决农村供给问题 ,图书出版服务建设小康社会或者说实现…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末,社会与经济的无形之手终于将我国的出版业拉向了市场经济。图书市场营销这一早应引起人们重视的课题也因此顺理成章地在一夜间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那么,现代营销对我国的出版业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在跨入新世纪之后,在我国加入WTO之际,我们的出版业应该采取怎样的营销策略呢?本文拟从分析几起颇具“轰动效应”的营销案例人手,结合书业现状对此做些粗赂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万智 《出版科学》2001,(2):29-30
当前,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工作存在种种矛盾。一方面,教育作为产业,要求在教育各环节挖掘利润,希望教材让利;另一方面,教材的出版发行工作一直是出版业的重要职责,按照国家规定,为贯彻保本做利的经济政策,确保“课前到书,人手一册”任务的完成,出版业作出了艰辛努力和巨大贡献,教材出版发行利润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2.
传统印刷在大规模定制图书方面具有其他印刷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但这种传统的定点,专业印刷却凳法适应数字时代出版业的一些特殊选题及特殊业务的需要。数码印刷作为一种新兴的印刷模式,以其操作快速、印量按需、数据可变、设计个性化、复制小批量、成本低等特点赢得了出版业人士的广泛关注。但数码印刷究竟如何与出版业对接,如何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以满足出版市场的需求?笔者就这一问题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3.
自从出版业改革步子加快以来,各地出版集团和发行集团纷纷进行规模扩张,希望做大做强,迅速成为中国出版业乃至世界出版业的"航母"。继2001年底湖南出版集团借壳丹东化纤上市由于"政策障碍"无疾而终、借壳"诚成文化"上市再度受挫,2006年10月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借壳"联华超市"上市,成为"新华传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加入WTO,外国出版机构加盟我国出版业,使本来就强手如林的该行业更加机遇与挑战并存,培育自己的品牌并将其做优、做精、做强,无疑是保持核心和的战略之一。探讨了出版品牌的含义、价值及其管理。  相似文献   

15.
宋纯智 《出版参考》2007,(6X):27-27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得出版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出版社在原有出版领域不断深化选题,做精做细,争夺国内出版领域的同时,还必须向外拓展,对外输出版权,并把出版社放在全球市场上,按照国际市场规划运作。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2006年9月1日上午,《英国出版业》一书的新书发布会在第1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展位上举行。该书作者保罗·理查森教授亲临现场做了精彩演讲。原中国国家版权局副局长沈仁干先生为该书做序并到会祝贺。沈仁干先生介绍说,全面、系统介绍英国出版业的图书,不论是中国人写的还是被译成中文的,在北京的书店都难找到。保罗·理查森先生著、袁方女士译的《英国出版业》的出版,为希望了解英国出版业的我国读者,特别是我国出版界的同仁送来了一份厚礼。《英国出版业》一书,是一本全面、系统介绍英国出版业的图书,较为详细地…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金融危机之下,探讨与实施出版集团运营中的整合与分化,具有更加紧迫的意义。金融危机改变了出版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逼使出版集团以至整个出版业都将做一些新的调整与分化。对此,我们的研究还不够,还要做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观点摘要     
王建辉:出版业要不要做辅业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建辉在《出版发行研究》撰文说:在出版业要不要做辅业的认识上,人们的意见并不一致。管理部门希望做好主业,并不希望业内资金外出,而实际运作者们可  相似文献   

19.
一、新闻出版行业协会的发展历程和变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闻出版业出现复苏和蓬勃发展之势,同时,各种出版行业协会相继诞生,在不长的时间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数量和规模。例如,成立于1979年的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团结了大批出版工作者,活跃在出版业的各个领域,为推动出版事业发展、为人才的培养和理论建设做了大量的建设性工作。目前,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全国性新闻出版行业协会共10家,下设68家专业委员会,涵盖了新闻出版业所有相关业务,在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回顾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新闻出…  相似文献   

20.
2012年看似平常,但对每个中国人而言,却意义重大.中共十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出版业在转企改制后,又面临着数字技术的挑战.做大做强出版业,依然是出版界的心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