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教风是教师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反映,是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在执教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行为风尚。这种行为风尚在一定范围(校、系)内被多数教师所认同,并被自觉应用于规范自己的执教行为,从而在内部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精神风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风。1教风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培育人才除了要依靠直接的知识传授外,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也是不可或缺的。校园文化环境主要是指在校内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观念、价值信仰、教育教学传统、舆论环境、校风、学风以及教风等。教师是学校的骨…  相似文献   

2.
正卢家中心学校是九台市九年一贯制东区的一所普通学校。2004年以来,秉承"科学求真、人文求善、体艺求美;师有特点、生有特长、校有特色"的育人理念,以乒乓球运动为载体,开展科学育人、和谐育人,努力打造"精神文明的校园,培养人才的学园,发展个性的乐园,陶冶情操的花园"为目标。校领导牢记"育人为本、敬业为乐、成才为志"的训导;教师追求"敬业爱生,厚德博学"的风尚;学生达成"自信乐学、善思创新"的态势。由此,使一所农村学校  相似文献   

3.
“风”是一种风气、风范和风貌,是人们精神世界外在的表现。“风”往往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浸染、干扰人们的行为和一般的社会生活。一个社会有社会的风气,谓之民风,一个政党有政党的作风,谓之党风;一个学校有学校的风气,谓之校风。校风是指集体形成的一种较稳定的精神状态,是学校全体成员的精神面貌和思想作风的外在表现,是学校的教风、学风、工作作风等的综合反映。校风的形成,一般地说,是一所学校的全体成员在共同的培养目标指引下,依靠学校、舆论、信念、习惯、传统、制度和教育,经过长期努力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4.
我带的这个技校班的学生,除了文化素质低外,思想品质和行为规范也有些问题。我认为,要使他们明显进步,思想教育是关键。在工作中,我按上述指导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效果。我的体会是:一、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围校园的文化环境包括良好的校风,浓厚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素质的形成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校风是学校师生长期共同形成的相同思想意识和行为作风。浓厚的文化氛围对学生思想品质  相似文献   

5.
校园体育活动对青少年个性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校园体育活动的途径和方式,揭示校园体育活动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里,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本文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校开展体育活动的启示,参考我省部分高校开展体育活动的方式与方法。阐述校园体育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心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校园体育活动对形成青少年良好的心理结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个体的综合能力和建设良好学风、校风等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丁善辉  李陈新 《阅读》2014,(16):2-2
<正>坐落在黄海之滨、卯酉河畔的书香校园—大丰市第八小学。走近这所学校,一股浓郁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走进这所学校,你犹如浸身书海,随处可见阅读的印记和孩子们快乐的身影……多年来,学校秉承"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的校训,快乐阅读教育、绿色生态教育、农村小班化教育已成为学校的闪亮名片。学校先后荣获大丰市文明单位、盐  相似文献   

7.
高校核心价值观是高校行为的"基因",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被师生普遍认同的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与原则,是师生们为人处世的最高价值取向。高校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是高校的软实力,统领学校各项工作。要从凝练形成、宣传弘扬、实践矫正三个方面加以培育。  相似文献   

8.
为了继承和发扬陶行知精神,结合学校"造一个真善美爱的儿童世界"的办学目标,我校通过创新图书馆工作精心为学生打造了一座美丽、温馨的读书殿堂,悄然播撒下"书香校园"的种子,营造出一所芬芳弥漫的"书香校园"。学校坚持以书养德,以书塑美,以书益智,以书创新,学生读书、爱书、用书,收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9.
校风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行为风气,是师生的思想作风、道德纪律、治学态度和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它主要集中表现在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干部的作风等方面。校风建设是师专的一项基础工程、基本建设,是师专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体现。校风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在群众中声誉,而且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试结合六盘水师专在校风建设上的实践,谈谈对师专校风建设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0.
行动德育是一个涵盖学校、学生家庭与用人单位在内的"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新模式。该模式坚持以"思政课"教学实践为主渠道、主阵地,以党团、学生处和辅导员教育引导为平台,以校园、学生家庭和企业为实践基地、检验基地,开展"三育人"(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三实践"(校园实践、家庭实践、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加强学生的德行教育和实践。重庆工贸职院在这方面进行了创新尝试,形成了"一个目标、两个目的、三个步骤、四个过程、五种途径、六种方法"的工作思路,取得了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8):F0002-F0002
正长春市第五十六中学创建于1966年,校园总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现有教师161人,学生1800多人,38个教学班,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几年来,学校遵循"责任教育"的办学理念,秉承"立德、立言、立行、立志"的校风,坚持"志存高远、品学兼优、追求卓越、全面发展"的治学目标,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成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研基地校,  相似文献   

12.
<正>校训是学校的办学规训,它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是指导教育实践的精神路向,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同时,校训又是一种文化,一种愿景,它是全体师生共同遵循的行动纲领和努力实现的追求定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和精心提炼,确定了"修能致用、笃学致远"的"双致"办学校训。这八个字内涵厚重,言简义  相似文献   

13.
班风是指班集体一种比较典型的稳定的精神风貌和行为风尚,是班集体及其成员所共同的目标、理想追求、以及在实现共同追求目标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状态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14.
<正>学风,即学习的风气。它是学校倡扬、并悉心培育而养成的一种学习氛围,是指师生在学习问题上表现出的思想态度、精神风貌和行为方式。学风的效用在于:学风的规定对学生学习具有规范作用。学风的凝练是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指向的行为,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约束、规范作用;学风的要求对学生学习具有增效作用。学风的规范和要求是一种服务于学习的诉求,一种学习方式的优选,对学生学习具有增效作用;学风的践行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指引作用。学风的凝练不是为了装样子、搞形式,而是为了塑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它应该成为全  相似文献   

15.
校风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方面的。校风的优劣对全校师生的思想、学习和工作都有重大影响。建设优良的校风,不仅是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培养跨世纪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需要。抓住校风建设这一学校的根本建设之一,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校园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校园能动地对校风建设产生着影响,对于推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其它各项工作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引言高等学校的学风是校风的一个重要标志,学风建设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工程。学风的建设直接反映出整个班级、乃至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而且对每个人的学习生活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集中体现。教风是"三风"的关键,师德师风是教风的灵魂。综合分析高校师德师风现状,找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辅助学校校风和学风建设,共同构建和谐校园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8.
沈俊涛 《阅读》2009,(6):F0002-F0002
句容市二圣中心小学坐落于104国道边,是一所省级实验小学。多年来,学校致力于“建设绿色书香校园,涵蕴小学生人文素养”,把“让读书成为习惯,使书香溢满校园”作为办学特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年来,在全国、省、市各级各类读书、征文活动中我校多次获得优秀组织奖,我校学生有上百人次获奖。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的馆风是一个图书馆在长期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思想行为风尚,它的形成是图书馆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在图书馆形象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标 《阅读》2013,(Z4):2
淮安市车桥镇中心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是淮安区"读书活动实验学校"。学校着力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注重读书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读书能力;组织读书活动,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人文素养,在活动中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