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一、竞走运动的现状 竞走运动曾经是我国备战世界大赛的重点项目,中国田径在奥运会上的首枚金牌就是来自竞走项目,但在步入21世纪之后,也就是自王丽萍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得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以后,中国竞走却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它作为备战世界大赛的重点项目,尽管投入了极大的人力、  相似文献   

2.
一、竞走运动的现状竞走运动曾经是我国备战世界大赛的重点项目,中国田径在奥运会上的首枚金牌就是来自竞走项目,但在步入21世纪之后,也就是自王丽萍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得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以后,中国竞走却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它作为备战世界大赛的重点项目,尽管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历经2003年世界田径锦标赛,2004年奥  相似文献   

3.
继去年在亚运会上包揽全部竞走金牌之 后,中国竞走队又在世界杯、世锦赛上取得 了好成绩,一连串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 国田径界的信心。面对即将到来的2000年 奥运会,如何总结、学习、借鉴竞走队的成 功经验,使其他项目在世界大赛上有所突 破,是中国田径界的当务之急。 中国竞走之所以能在世界大赛上屡屡出 彩,简单说来,就是因为有一个由全国各地 优秀教练员组成的教练组,有一个高水平的  相似文献   

4.
女子20km竞走作为我国田径项目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重点项目之一,我国选手刘虹在柏林世锦赛和大邱世锦赛中相继获得铜牌和银牌.有望冲击金牌,  相似文献   

5.
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前,人们对中国竞走项目寄予厚望。这除了因上届陈跃玲拿了中国田径项目上的首枚奥运会金牌外,还因为过去和现在,我国竞走运动水平一直都处于世界前  相似文献   

6.
三维定点摄像方法在竞走运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大量竞走运动相关文献资料发现,竞走技术的研究方法主要为平面摄影或摄像,对于竞走技术的深入研究在方法上存在明显不足,而在竞走规则修改后的十多年里,中国竞走运动员的"小步幅、高步频"技术受到巨大挑战。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竞走运动技术特征,研究方法必须有所改进,对于竞走关键技术的研究,宜采用三维定点摄像方法,本文对三维定点摄像方法在竞走运动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张晖  方征 《中华武术》2005,(7):51-51
竞走项目是田径运动的耐力项目之一,是奥运会中金牌较多的项目。竞走项目包括:男子20公里和50公里,女子20公里等项目。竞走运动具有运动量大、技术性强等特点。竞走运动员的营养问题一直是竞走运动项目中的重要问题。目前,因竞技运动向更专业、更科学的方向发展,竞走运动员的营养问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我国女子竞走运动相对发展较早,一开始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84年阎红成为第1个女子10公里世界纪录创造者,1987年陈跃玲创造了女子10公里的新世界纪录,成为我国女子竞走运动辉煌的时期。第11届亚运会上我国一举获得了竞走项目的全部金牌。在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该届奥运会第1次把女子10公里竞走列为比赛项目,  相似文献   

9.
竞走运动员日常训练期间营养调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走项目是田径运动的耐力项目之一,是奥运会中金牌较多的项目。竞走项目包括:男子20公里和50公里,女子20公里等项目。竞走运动具有运动量大、技术性强等特点。竞走运动员的营养问题一直是竞走运动项目中的重要问题。目前,因竞技运动向更专业、更科学的方向发展,竞走运动员的营养问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竞走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已有百年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竞走项目得以快速发展;1995年世界杯竞走比赛,我国运动员夺得三个单项和两个团体5枚金牌,创造了我国竞走项目历史上的辉煌。我国竞走的发展也出现过反复,经过认真总结,确定项目特性,改变训练思路和理念,2012年伦敦奥运会我国竞走运动员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11.
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前,人们对中国田径竞走项目寄予厚望。这除了因上届陈跃玲拿了中国田径项目上的首枚奥运金牌外,还因为过去和现在,我国的竞走运动水平都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去年的北京世界杯竞走赛,中国男女选手囊括3枚奥运项目(女子个人10公里,男子个人20公里、50公里)的金牌,这无疑使人们对他们在本后奥运会上得金摘银抱有信心。  相似文献   

12.
巴黎世锦赛中国竞走失利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走运动是田径诸多项目中唯一具有特殊规则要求的比赛项目。而此项目又是我国在世界大赛中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项目,然而就在刚刚举行的巴黎世锦赛上,我国的竞走成绩令人失望。章试图对此次比赛失利的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提出建议性的观点,以期为提高我国竞走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竞走运动的发展概况 我国女子竞走运动相对发展较早,一开始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84年阎红成为第1个女子10公里世界纪录创造者,1987年陈跃玲创造了女子10公里的新世界纪录,成为我国女子竞走运动辉煌的时期。第11届亚运会上我国一举获得了竞走项目的全部金牌。在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该届奥运会第1次  相似文献   

14.
韩国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6枚金牌进入金牌榜前十名以来,已连续四届奥运会进入十强之列。韩国制定的悉尼奥运会目标仍是争取10枚以上的金牌,进金牌榜的前十名。从韩国近几届奥运会奖牌分布分析,韩国的奖牌分布面较窄,特别是有希望获金牌的项目更少,所以相对重点项目明确。韩国的重点金牌项目是射箭、乒乓球、摔跤、柔道、跆拳道、体操、举重、射击、手球和曲棍球。从1999年世界大赛上的成绩来分析,韩国在6个大项上获得14枚金牌,获奖牌的项目是12项。 进入2000年,随着悉尼奥运会的日益临近,韩国的备战步伐也在加快。为此,韩国为备战奥运采取了一些新措施。  相似文献   

15.
竞走项目是中国田径的顶梁支柱项目,其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竞走运动可持续发展的规模与质量。在刚刚过去的伦敦奥运会上取得了1金3铜的优异成绩,然而金牌的背后提示着竞走项目能否持续发展的大事。本着"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原则,严格遵循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和竞走项目训练规律,在训练安排上注重区别对待和合理负荷的原则,引导教练员在青少年基础训练阶段重视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训练,为青少年运动员的长远发展和更高目标打下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 1.概述竞走是典型的长距离耐力项目。我国竞走运动起步晚,发展迅速。尤其是女子竞走连续几年在世界大赛中,多人多次打破世界记录。但是,竞走速度的提高必然影响到动作结构。在1986年的世界杯赛和世界锦标赛上,我国选手连连被罚,成绩也一落千丈。在六运会男子20KM竞走决赛中,44名参赛运动员,仅仅只有辽宁队的刘建立和陕西队的李保进等几人外,全都吃了红卡。女子10000米决赛中,阎红,关平等优秀选手同时被取消  相似文献   

17.
竞走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优势体育项目,在国际上曾处于领先地位。1983年,大连运动员徐永久在第二届世界杯10公里竞走比赛中为我国夺得世界田径大赛中的第1枚金牌。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辽宁运动员陈跃玲也是在女子竞走项目上夺得我国第1块田径奥运金牌,2000年悉尼奥运会王丽萍又夺得女子20公里竞走的金牌。但近年来我国竞走运动却走入了低谷,特别是2003年巴黎世锦赛,一大批中国竞走运动员被罚下。2005年随着朱红军、姜静等年轻运动员的涌现,也许赫尔辛基世锦赛会成为中国田径这个传统优势项目复苏的起点,但中国队庞大的竞走阵容仍然无功而返:在男、女20公里两项比赛中,中国男女队员均无缘八强,在随后的男子50公里竞走比赛中除赵成良跻身前八获得第五名外,其余两名运动员均未及40公里处双双离开赛场。  相似文献   

18.
从世锦赛探讨中国竞走的发展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竞走运动是田径诸多项目中具有特殊要求的一种运动。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对走的技术结构有严格的限定,在中国,竞走一直是重点的攻关项目。然而以往对其研究只局限于综述性、训练体会、技术分析等方面,对其发展态势的研究太少。本文试从世界锦标赛入手对其在奥林匹克中的发展,以及中国竞走运动的发展做进一步的探讨,阐明:竞走运动的特殊性;由于其特殊性所产生的效应分析;中国竞走技术的独特性及合理性;中国竞走短距离项目的可塑性等并提出建议性的观点,以期中国竞走实现奥运攻关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竞走运动项目居世界运动水平前列。但由于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不够稳定,造成在两次世界大赛中被判罚犯规,使垂手可得的金牌失落了。为使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对自己的技术动作质量得到及  相似文献   

20.
羊年伊始,一条消息在体育圈里不胫而走:从2003年起,竞走运动员有了自己的“黄金大奖赛”。冠军奖品是一尊重达一公斤黄金奖杯,堪称开创了我国国内体育赛事奖励之重奖先河。不难领会,田协此举是为了更好地推动竞走运动的发展,保持竞走优势项目,在2004和2008年的奥运会上能再夺金牌。从1983年9月,辽东半岛农家姑娘徐永久获得世界杯女子10公里竞走冠军开始,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陈跃玲为中国夺得第一枚田径奥运会金牌,再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王丽萍独领风骚,十几年来,在我国田径诸多项目中,竞走如同一朵奇葩,开得鲜艳,开得长久,几乎成为惟一能为沉睡的中国田径增光添彩的项目。花开不败,原因在哪里呢?前不久,笔者采访了竞走国家队领队杨善德和长期从事竞走研究的西安体育运动学院教授、田径一级裁判王君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