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移动Ad Hoc网络是由一组无线移动节点组成,不需要依靠现有固定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能够迅速展开使用的网络体系。网络投入运行后,为了确保网络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必须监视网络性能的情况,以便及时发现网络故障并隔离故障和排除故障。因此根据Ad Hoc网络的特点分析,实现其网络性能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和核心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混合传感器网络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物联网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日益增加对传感器网络性能的要求。但是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身生产成本便宜、电源能量有限、发送功率低、计算与存储能力小等限制条件,所以针对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使用寿命以及网络吞吐率等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了现实工程中大规模部署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大挑战。而本文基于现实工程中存在的一类特殊场景,通过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思考角度,考虑利用混合传感器网络来改善传统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性能,从而为现实工程中部署大规模传感器网络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质心定位算法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经典的无需测距的定位算法。系统分析了锚节点个数、节点通信半径以及网络中节点总数对该算法定位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在100m×100m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区域内,当锚节点个数为总节点个数的10%时,针对不同的总节点个数,存在最优的节点通信半径,可以使节点定位率达到95%以上,同时具有较小的节点定位误差。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网络节点负载能力和网络整体安全性能,根据网络节点拓扑中有限节点资源具有局部选择性和多样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业务—服务—构件"BSC模型的网络节点拓扑异构安全建模思想。构造一种混合核函数,进行网络负载局部选择性最优模型构建。通过网络平台构建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局部选择性异构设计,能在增加网络节点平均负载率的情况下可降低网络节点最大负载率从而使得网络负载均衡。异构后的网络节点安全承载能力增加了5%左右。网络中节点负载更趋均衡,保证网络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软件产业集群企业网络演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平  李聪  陆燕萍 《科研管理》2011,32(10):118-126
根据1992-2009年成都市软件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数据信息,对该产业集群构建隶属网络并衍生出"企业-企业"单模网络,利用Pajek软件分别从集群企业自我中心网和整体网络两方面进行网络可视化分析,从而研究网络的演化机制。结论表明:1)集群内大多数企业未发生转型,而转型企业的演化过程遵循逐级稳步发展的态势;2)企业自我中心网表现出以同业者增多为主、企业多元化发展为辅的演化机制;3)集群整体网络表现出节点增长、关系增加的演化机制。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组织知识网络及其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组织内的知识流呈现网状结构,这一结构的形成与知识在组织中转移和扩散的社会属性息息相关.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简称SNA)通过量化描述和度量知识网络以发现组织内知识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将SNA引入组织知识网络研究,分别从"自我中心社会网"和"整体社会网"的角度,以某企业研发团队的知识网络为实例,对组织内部知识网络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包括确认节点的知识交流关系、测度节点间知识交流强度,识别知识团体和关键知识节点等.在此基础上提出组织知识网络优化的原则及方法,并在实践中通过相应措施,实现了对组织知识网络的量化测评和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影响企业网络性能的因素,并对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借鉴生态学中生态位理论,在分析战略网络中节点间生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网络中节点企业生态位概念,并就战略网络节点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的测度模型进行尝试性探索.研究表明,战略网络中节点不仅要选择适当的生态位,而且要根据战略网络目标和环境变化,及时对生态位作出适当调整和优化,以维持自身在战略网络中的位置,并进一步提升战略网络整体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数字经济时代下,随着网络组织与数字类资源的不断融合,企业网络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企业网络由节点企业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结而成,节点与联结是企业网络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企业网络数字化转型在微观层面上需要通过节点与联结来实现,节点企业数字化特征与数字化合作背景下产生的联结形成了不同的数字化转型方式.在此基础上,基于关...  相似文献   

10.
洪振挺 《科研管理》2015,(1):537-545
本文基于网络科学的视角从网络属性出发,选择联接强度、联接频率、多企业节点、动态稳定性四个维度对企业网络边界的确定进行研究。企业网络是不断演化的过程,本文借用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模型,对企业网络演化的特性和动态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祝晓明 《大众科技》2009,(6):200-201
文章阐述了中小型企业网络规划设计中涉及到的网络技术、设计方法、网络性能及企业应用分析等问题,为中小企业的网络规划、设计和升级改造等方面在技术及应用上提供参考,以使在建设或规划中的企业网络具备较高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P2P直播系统网络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可信节点的半结构化的网络模型(SSPM)。该模型结合了结构化网络模型中的对相邻节点有序组织和混合式网络模型的快速搜索的优点,利用可信节点良好的时间恒定性和性能稳定性,使该新型模型在实际网络环境下能达到较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程华  文弈  徐瑶怡 《科学与管理》2022,(4):16-24+95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是国家战略。研究长三角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对促进浙江省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大为(Innojoy)专利数据库中1990—2019年浙江省企业与沪、苏和皖三省高校或科研机构联合申请专利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绘制合作创新网络图谱,探索浙江省企业与长三角其他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产学研创新合作网络结构及空间演化特征。研究发现,浙江企业与长三角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创新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密度不断降低,网络整体出现小世界性特征以及“多核心”结构发展特征;浙江省企业合作对象区域路径由早期合作以上海为主,逐步发展到覆盖长三角地区;网络的核心节点以高校为主,创新活跃度较高的企业节点由早期的传统企业向高新企业转变,早期进入合作网络的浙江企业节点对其产业竞争力提升作用显著;随着网络扩张,地理距离不再是影响网络创新主体合作的主要因素,知识扩散由接触扩散向等级扩散转化,空间结构呈现异质性特征且圈层结构明显。  相似文献   

14.
在企业创新网络演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节点的创新能力概念,构建企业创新网络级联失效可靠性模型,并对动荡、动态平衡和萎缩3种类型网络进行仿真实验研究。仿真数据表明:随机攻击节点条件下,动荡网络的节点失效率高于其他两种网络,但在攻击度中心性较高节点时动态平衡网络的节点级联失效率要高于动荡网络;随着度中心性变小,动态平衡网络的节点失效率逐渐低于动荡网络,而萎缩网络的节点失效率则一直处于最低;除此之外,如果攻击流介数中心性节点,动荡网络的创新能力损失率一直较高。实验结果表明,动荡网络的网络综合创新能力最高,但是可靠性较低。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内外创新网络协同演化与能力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对创新网络研究多是把企业看作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而忽略了个体内部与网络之间的互动演化,企业内部创新管理仍是一个黑箱。文章提出从外部开放度和内部要素参与度两个维度来研究内外网络的协同演化,并通过一个纵向案例研究来分析创新能力的提升机制。随着整体外部创新网络的发展,企业内部要素参与度逐渐增加,并形成了一个内部创新网络体系,这种内外创新网络之间的演化学习和协同互动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光电子产业存在"多技术融合",创新网络节点包括企业、科研机构和中介。中国光电子产业创新存在整体技术弱势和局部技术优势。中国科研机构和企业并非光电子产业创新的核心节点。上海市光电子产业存在资本输入、本地科研机构和中介组织引导等创新网络雏形,但核心节点结网能力较低、结网意愿不足,核心节点创新能力低。中国光电子产业和科研缺乏各级政府的专业化支持。应鼓励专业中介组织发挥桥梁作用,提升创新网络氛围。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绩效的战略网络中节点数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考虑战略网络中节点数量对于战略网络影响的基础下,确定了影响网络绩效的因素与网络节点数量之间的关系.在追求战略网络整体绩效最大化的基础上,试探性地提出战略网络节点数量模型,确定了网络节点的最佳数量,为战略网络的发展提出有效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广域网络带宽资源有限、承载业务量大,是广域网中的大问题,而对于企业网络,如何优化带宽并保证资源的使用,更是值得每一位网络管理员思考的问题。在对广域网和企业网络业务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就如何在企业广域网(WAN)内优化带宽进行了研究。从技术角度来看,一切关于带宽优化的讨论都需要源于服务质量(QoS),QoS为特殊应用程序提供不同优先级的能力,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系统的性能水平。  相似文献   

19.
孙天阳  成丽红 《科学学研究》2019,37(8):1498-1505
企业不仅嵌入于物理意义的地理单元,更嵌入于社会意义的企业社群,社群成为企业的异质性资源,跨界协作成为企业研发的新常态。现有研究仅选取了特定行业合作研发的数据,无法展现我国协同创新的全局特征。基于此,通过社会网络研究方法,利用联合申请专利的大样本数据构建了1999-2007年中国协同创新网络,探索协同创新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企业、大学和科研单位的网络地位及格局演化。研究发现:(1)中国专利申请和协同创新的数量整体上逐年增加,而且增速不断加快。(2)中国协同创新最密集的地区分别为京津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协同创新网络逐渐由“几支独秀”向“遍地开花”的格局转变。③协同创新网络的核心节点主要为大型集团公司及其旗下子公司和分公司、国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和垄断资源行业企业。  相似文献   

20.
邹瑾 《情报科学》2006,24(2):304-309
总结了多种网络信息主题检索性能的优化措施,提出了网络信息主题检索性能优化的原则,指出了主题组织法性能优化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