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有哲人说:“小孩子不玩是长不大的,只有让他去玩,他才能健康地成长。”但是,南京的一项调查发现:将近一半的孩子没有伙伴一起玩,伙伴危机正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孩子都说,同伴的参与会使他们的玩耍更加精彩,会使他们玩得更加快乐。对于他们而言,最佳的玩伴无疑是同龄人。调查发现:一般情况下,43.7%的学生放学后经常和同学或邻居家的小朋友玩;节假日里,37.9%的家长会让自己的孩子和小伙伴玩。但是,也有46.7%的孩子经常是一个人玩,他们缺乏玩伴。这往往是由于家长一厢情愿地出于卫生、安全等因素的考虑,担心…  相似文献   

2.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有哲人说:“小孩子不玩是长不大的,只有让他去玩,才能健康地成长。”但是,据南京市的一项调查发现:将近一半的孩子没有伙伴一起玩,伙伴危机正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孩子都说,同伴的参与会使他们的玩耍更加精彩,会使他们玩得更加快乐。对于他们  相似文献   

3.
五三年十月份,本刊编辑部接到清江市小学学生家长张德荣的一封信,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孩子张发仁是不是不堪教育了?’信里说,他的孩子张发仁连年降级、留级,并两度转学,最後竟被学校开除。信里还提到,他的孩子由於受到失学的苦痛,曾一度产生自杀的念头。为了对新生一代负责,我们当即派工作同志到清江市调查。在调查  相似文献   

4.
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每天从学校回来都很不高兴,总是说别人怎么欺负他,对他不好。我问了班主任,老师说他和小朋友玩得挺好的,基本没见过他不开心。我观察过他和同学相处,发现他也是挺能玩的,怎么回家后就这么说呢?刘秀英: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同伴群体的作用应当更重要一些。为什么看似玩得很欢乐的孩子,会抱怨同学对他不好呢?原因也许有两方面,一是孩子对于同伴应当如何对待自己有过高要求。他可能希望同伴像爸爸妈妈一样对他,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照顾,于  相似文献   

5.
我看到了关於张发仁事件的报道,曾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根据张发仁的具体情况来看,他是有些缺点的,但并不是一个极端顽皮而不堪教育的孩子。如果从正面去观察分析,张发仁倒还是个勇敢机智、有正义感的孩子,他能把老牛的角折断,游泳几乎淹死也不怕,大扫除时抢着  相似文献   

6.
张发仁这孩子的品德完全不好吗?我说:不是这样。读完了张发仁情况调查报告之後,就有这么一个孩子的形象,呈现在我的想像中:眉目很神气,但又显得有点儿“狠”;  相似文献   

7.
《家教指南》2005,(2):32-33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的哲人说:“小孩子不玩是长不大的,只有让他去玩,才能健康地成长。”但是,据南京市的一项调查发现:将近一半的孩子没有伙伴一起玩,伙伴危机正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孩子都说,同伴的参与会使他们的玩耍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8.
张永俊 《学前教育》2008,(10):20-21
大班下学期。幼儿同伴交往的自主性、“朋友”意识增强了,大多数幼儿都建立起了良好的同伴关系。但我们也发现,个别孩子的玩伴很少,经常一个人玩;还有的孩子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别人不爱跟他一起玩,等等。  相似文献   

9.
读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张发仁这样的孩子”以後,我觉得先要明确两个问题:一个是以怎样的观点来认识孩子;一个是教育工作究竟是怎麽样的作。只有明确这两个问题,才能正确地对待张发仁这样的孩子,才能正确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10.
读了张发仁问题的报道以後,我感觉,张发仁不是个不可救药的孩子。他的学习成绩不算太差;他的性格和品行也有优良的一面。他的豪迈、勇敢和热心为公众服务,都是今天我们对新生一代所要求具备的良好品德。固然,他学习不认真、  相似文献   

11.
《家教指南》2005,(2):38-39
《中国教育报》报道,在南京市1000多名小学生中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的结果显示: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有同伴与自己—起玩耍;有46.7%的孩子由于缺乏玩伴,经常一个人玩;平时只有9.7%的家长经常和孩子玩,节假日也只有15.6%的家长能陪孩子玩。  相似文献   

12.
十月份,本刊编辑部接到清江市小学学生家长张德荣的一封信,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孩子张发仁是不是不堪教育了?’来信说,他的孩子张发仁因学习、品行不好,连年降级、留级,并两度转学,最后竟被清江市老壩口完全小学开除学籍葱呕固岬?他的孩子张发仁因被学校开除,遭到失学、遭到家庭打骂的痛苦,一度产生自杀的念头。我们对这一事件作了调查研究。现在将调查所得的情况发表,作为问题讨论。希望教师同志,加以研究,发表意见。我们决定以后在本刊每期划出一定的篇幅来刊载。我们所以要组织这次讨论,因为在这一具体事件中,有许多学校教育上的问题,值得研究。首先,对张发仁这样一个学生的学习、品行、性格,究竟应该怎样看?坏在那里?有没有好的一面?对这样的学生能不能教育?应该怎样才能教育?其次是清江市老壩口、桥南、纪贐サ热鲅S泄亟淌δ茄源欧⑷识圆欢?其中存在一些什么问题?在这问题上我们对张发仁的家庭应怎样看法?清江市人民政府文教科,过去在处理这一事件上存在一些什么问题? 我们相信,同志们经过‘怎样做人民教师和热爱儿童’的学习,以及目前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的学习,对此问题作具体研究,将会巩固学习的收获。同志们在讨论中要发挥自由思想,不要顾虑自己的意见对不对,全面不全面。只要写得具体,能说明问题,那怕是对张发仁个别行为的看法,也行。这次讨论希望能首先着重对张发仁本身的分析、研究,弄清了是非之后,再进而研究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应负的责任。我们预备在讨论结束时,加以总结,作全面的分析、批判。  相似文献   

13.
从出生到三岁,是一个人心理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父母一定要重视这一时期对孩子的教育。从我们幼儿园的情况看,那些懂礼貌,守纪律,对同伴友爱,学习兴趣高,智力发展好的小朋友,家长都重视三岁前孩子的教育。如有位家长说:“我们从小不娇惯孩子,孩子做错了事,与他讲道理,让他自己想通,认错,这样才会知错改错。”又如有位家长是这样做的:从小给孩子准备足够的玩具,让他学会玩,大人有空时陪他玩,玩时有始有终,使孩子慢慢地养成做事认真的  相似文献   

14.
我家宝宝总喜欢一个人或是粘着大人玩,我们叫他去和小朋友玩,他说:我不喜欢。小朋友在路上看到他,和他热情打招呼,他头一低,也不理睬同伴。到饭店吃饭,他想喝饮料,我让他去问服务员阿姨要饮料,他说:那算了,我不喝了。这个孩子不爱交朋友,不爱和人说话,急死人了。我该怎么办?(钰钰婆婆)  相似文献   

15.
总是挨欺负     
郭丽华 《父母必读》2014,(11):121-121
玩滑梯时被后边的小朋友推一下,手里的玩具转眼就被刚来的同伴抢走,甚至被一起玩的同伴伸手打了脸,他也是一点招架和还手的意识都没有……看到他一副可怜兮兮、受气包的样子,有什么高招能够帮助孩子做些必要的自我保护? 挨欺负的背后思考 被过度保护? 如果孩子在家里总是被照顾得很好,几乎没有遇到问题与冲突,自理也多依赖家人完成,和同伴交往时通常都需要妈妈为自己沟通……  相似文献   

16.
读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张发仁这样的孩子?”一文以後,我有一点意见: 首先,我认为编辑部对这一事件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对清江市老坝口、桥南、纪家楼等三个学校对张发仁同学曾采用过哪些耐心的积极的教育方法没有提起。从这篇文章看来,张发仁听读过的三  相似文献   

17.
常常听到有的家长问老师:“我的孩子性格太‘热情’了,这样好不好?”或者问:“我家的孩子对什么事都很冷淡,将来会有出息吗?”这些家长实质上是问:”幼儿不同的情绪状态对其智力和品德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这的确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我们不妨先观察一下某些幼儿对事物的态度;对一粒掉在地上的、不是自己的钮扣,采取什么态度?对—个正在玩皮球的小同伴,忽然要小便了,怎么对待? 常见的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看到不是自己的钮扣,就随它去了;看到玩皮球的同伴要小便。也不去管他。另一种是看到地上的钮扣虽然不是自己的。也会赶快拾起,然后到小伙伴那里一个一个去问:“这是你掉的钮扣吗?”问到了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项在南京市1000多名小学生中进行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有同伴与自己一起玩耍;有46.7%的孩子缺乏玩伴,经常一个人玩;平时只有9.7%的家长经常和孩子玩,节假日也只有15.6%的家长能陪孩子玩.近50%的孩子找不到玩伴,这种"伙伴危机"将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平等的童年     
今天区角活动时,我无意间发现一个个子较高的小朋友被"孤立"了,他想玩同伴手中的玩具,但是同伴就是不愿意给他,玩过家家也不让他参与,他好像试图参与其中却被拒绝了。我顿时觉得场面好尴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他很是无奈就大哭起来,却并没有因此而获得同伴的同情,只得孤零零地一个人在沙地玩沙子,目光很呆滞,神情也很不正常,偶尔看看同伴们在玩什么。这个情况引起了我  相似文献   

20.
孤独的孩子是没有快乐可言的,并且变得孤僻、冷漠、内向、怯懦。在放飞孩子,让孩子多一些同伴的同时,做父母的还应与孩子多接触。陪孩子一同玩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通过玩演绎着社会,换言之,在孩子的眼里,玩的世界就是社会的模样。父母为什么不能参与进去,成为孩子世界中的一员呢?只要你循着孩子的逻辑,不做捣乱分子,孩子会格外开心的。比如同孩子一起下棋、搭积木、踢足球等。一位家长曾介绍过他的一个观点:玩学,即以学习为玩的内容,把学习当作一种玩乐,让孩子且学且玩,既有学习收获,又有玩乐之趣。这真是高明的见解。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