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题复习目标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2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3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 ,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  相似文献   

2.
课标界定(对学习内容的定位) (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王晓易 《考试周刊》2009,(21):119-120
一、设计背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讲的是由五四运动到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一段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是: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研读教材和课标,可以看出:这一课内容多,涉及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跨度大,从1919年-1927年;课时少,仅一课时(在老教材中,要用六个课时)。在教学中,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的编排实施教学,那么学生学起来就会感觉平铺直叙,毫无重点;而教师实施起来.要么拖延教学课时,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历史(Ⅰ)内容标准: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说出能够反映太平天国作用和局限性的主要史实,具体包括起义爆发原因、过程中的重要代表、作用和影响等。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掌握分析、归纳历史事物的方法。学会运用各种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地图、古代文物图像来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事物。学会运用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5.
设计思路 对于“解放战争”这一内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没有单独给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只是笼统地提出:“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从中可以看出,课程标准把“解放战争”置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背景之下。一般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始于五四运动,止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历史(Ⅰ)内容标准: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说出武昌起义爆发的原因、过程;说出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及措施;分析《临时约法》的性质和意义;说出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原因;归纳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辛亥革命原因、过程和意义的学习,掌握分析、归纳、概括历史事物的方法。学会运用各种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地图、古代文物图像来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事物。学会运用观察法、讨论法、…  相似文献   

7.
岳麓版历史必修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课教学难度比较高,难在跨度大、容量多、线索乱和对主要史实的取舍不易等方面,用3个课时完成课标提出的三个要求比较困难。本人依据课改理念和教学实际决定尝试用4个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第1课时完成“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是<中国近代现代史>中明确的历史结论.但历史的发展绝不是偶然的,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在五四运动时期完成交替,那是前有条件后有表现的.本文试结合五四运动前后的历史史实,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交替的基础条件和表现特征进行分析概括,以期有利于对历史知识的系统整合.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课为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第一模块专题八. 2.<课标>:(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意义;(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卜的经验教训;(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4)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第一单元: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一、年代——一九一九——一九二一。二、目的: (一)明确五四运动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互相结合的伟大开端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明确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才有正确的领导,才一步步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11.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设计思路 五四运动应该是课程内容的重点。在高中课程标准中,必修1将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合编为一目,要求认识这两个事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人教版教科书必修1第14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标题下,编写了“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三个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编讲述的是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近代中国历史.这段历史在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通常被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是以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为重心,以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其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为基础,共同构成了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4.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科学地概括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经验,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来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在不断概括和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过程中形成、成熟和发展;其基本内容在不断概括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1919年,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三件大事相继发生,存在着必然联系。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干部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把中国引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实现了五四运动先驱者的理想。历史上的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今天应当用五四精神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  相似文献   

16.
一、设计思路 “五四运动”属于历史必修I的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学术界认为,“五四运动”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五四运动”指发生在1919年5月4日到6月28日之间的政治运动。广义的“五四运动”包括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1919年的五四政治运动,甚至包括1...  相似文献   

17.
我基本同意奚介凡同志对中学历史课的基础知识的简单概括,即“根据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当前学生的知识水平,那些使学生能够借以获得正确理论认识的基本史实(重要年代、主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和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一些最基本的历史概念”。然而,对这个概括的理解,我们有出入。  相似文献   

18.
中国跨入近代社会以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919年在北京爆发的五四运动,就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回首当年,五四时期的先贤都已作古,但是五四精神至今不衰,一直是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精神力量。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五四精神的内涵——民主与科学五四运动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使中国社会从此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进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个时期的起点是1915年9月《新青年》的出版,终点是1921年6月中共一大召开…  相似文献   

19.
课标界定(对学习内容的定位)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求索 《考试》1999,(11)
中国近代史后期始于1919年“五四”运动,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30年的历史,与近代前期80年的历史相比,从社会性质观察,并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革命进程观察,却发生了巨大变化,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为进步的历史潮流。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终于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走上了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革命运动(1919年5月——1927年7月)从1919年5月到1923年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阶段。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社会新的政治力量不断壮大,终于促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第一阶段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