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生命应和着成长的过程,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在不断发展自己的过程中寻求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几乎每一位教师都有提升自己的教育和教学能力的渴求.可是方式方法又该如何选择呢?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去啃教育论著,虽不能说没有一点收获,可也总会觉得与教学实践隔着一堵墙,理论的“远水”救不了讲台上的“近火”;“经验总结”式的教育理论的研究方式往往在形成论文后筛掉了我们教师自己的“经验”与“问题解决”,而剩下大同小异形式化的理论。也许自己也不太明白。因此,我便给自己确立了以教育叙事研究为载体,提高自身教育力和教学力的专业成长之路。一路走来。我付出多多,收获也不少。  相似文献   

2.
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对所教内容的认识从感性递升为理性,有利于教师深入、持久地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探索,使自己由经验型成长为“研究型”教师,有利于教师提升理论、拓展知识,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使自己由学科型成长为“学者型”教师。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桥梁和催化剂。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许多“教育习惯”已经经不起推敲,很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3.
回顾我自己1997年以来的教学工作,我们的信息教育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经历了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和课堂教学信息化三个阶段。我的教学理念随着信息教育技术的变革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本人在以变“教”为“学”的课堂教学信息化研究中得到了成长。  相似文献   

4.
朱国忠 《师道》2006,(6):17-19
一、直面教师的假性成长——问题的流失和虚化经过沸沸扬扬的新课程培训后,我们的教师大多满口的新课程理念,新潮的专业术语。“生成与预设”“接受美学”“对话”“回归生活”“资源开发”人人耳熟能详。老师们也总能把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学设计链接上新课程理念。好像教师们已在新课程充满希望的田野里茁壮成长。果真如此吗?对照新课程理念,我们细细地审查,教师的成长内核——涛声依旧!我们的教师缺少本我的层出不穷的成长问题,没有启动本我的个人行动理论的重构,教师的个人隐性经验并没有得到增容与更新。试问:我们的教师在语文课程的实…  相似文献   

5.
曾有这样一位教师,她为学生的前途和未来着想,出于好心和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刺痛教育”,结果却是深深地伤害了他的学生,伤害了师生感情,并影响到教学效果,给他自己也带来了刺痛。从这位教师的身上,我们是否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实际上,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有意或无意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更有甚者,一些由于教师过于“刻薄”的批评伤了学生的自尊而导致严重后果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因此大有必要认真审视一下我们的教育观念,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行为。实际上,我们多数的教师并不是没有责任感,也并非缺乏爱心,然而却总是事与愿违,力不从…  相似文献   

6.
作为教师,我们渴望成长;作为教师教育工作者,我们渴望以更有效的方式促进教师发展。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不能抵达灵魂(观念和假设)的行为改良往往不能持久,旧有的不合理行为常常会“卷土重来”;流于空泛的观念更新,教师一般难以把握和接受,理论灌输的结果是实践现实的“涛声依旧”;老师们更愿意“摸着石头过河”,教师更容易从实践效果的角度,来审视和调整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行为。因此,要有效地成长和发展,就需要从教学效果入手,既关注教学行为,又抵达教育观念,促进教学实践的“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7.
“教育叙事”研究方法及一个实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两年,一种新的教育行动研究方式——“教育叙事”逐渐走进中小学学校,并在教师中间呈现流行之势。所谓“教育叙事”,是指教师“叙说”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的教育“问题解决”和“经验事实”,或者是“记叙”教育问题的提出过程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也就是,通过  相似文献   

8.
随着“专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校本研究”、“科研兴校”、“反思性教学”等教育观念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开始潜心搞起教研或者与教育研究者一起开展“合作研究”。他们最初对“发表教育论文”往往很有兴趣.热心地请研究者帮助他们“修改”文章.研究者也很乐意提供这种“专业支持”。不过,在平时与老师经常对话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教师在“谦虚”地承认自己“理论水平不够,不太会写论文”的同时.他们却都很善于讲述自己经历的教育故事。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 ,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我的语文课堂中 ,最佳的互动者应该是我的学生 ,为什么不能在师生互动合作中做到教学相长呢 ?从 2 0 0 0年 1月 9日以来 ,我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中实践了师生互动交往合作 ,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逐步完善其人格 ,又在教学中修炼了自我 ,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帮助自己成长为“学习型”教师。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分三个阶段实施了“团队互动、教学相长”的研究 :初一上期 :让孩子敢于倾诉 ,让教师学会…  相似文献   

10.
张磊磊 《成才之路》2009,(34):I0026-I0026
教师教育教学过程是教师教育生命成长的历程,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从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这样教师获得的知识、技能才是经过内化而成为“自我的”“持久的”和“完整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在不断反思中进行调整、改进和创新,需要不断回顾自己的教学表现,思考改进策略,使自己的教学成熟起来。实践证明,凡善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教师,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步伐就会加快。  相似文献   

11.
教育叙事研究,就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中亲身经历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实践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并通过各式各样人物的思想与行动的分析,看到这些真实事件背后的“复杂意义”,从而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起码的动力支持。教育叙事虚构化、表象化、消极化弊病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吴国元 《教师》2011,(33):122-122
有的学者认为,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发展良好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不仪关注发展,还关注发展过程中的正当性、合理性)……课堂教学由“教”与“学”两大主体组成,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如何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使学生在享受和愉悦中学习、进步、成长呢?一位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把他的全部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过程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我校于1996年提出“我能行”教育,从学生、教师、家长3个层面,在学校管理、学生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评价、家校协作等方面推进素质教育。随着我校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评价的作用也日益显出来。在“我能行”教育的探索中,我们更新教育评价观念,强调发展性评价,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2001年,我校申报并独立承担了北京市“十五”规划课题“‘我能行’教育评价策略与方法的研究”。全校师生分成“学生成长性评价的研究”、“教师发展性评价的研究”、“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等于课题组,对师生发展性评价进行了新的探索。目前,我们推出了《光明小学学生成长手册》(以下简称《学生成长手册》)、《光明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手册》、《光明小学教师评价方案》、《课堂教学自控、他控评价表》。  相似文献   

14.
刘昌 《黑河教育》2010,(5):24-24
在最近几个学期里,我尝试将“成功教育”的思想融人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使每位学生都能收获成功。我把自己的“成功教育”心得概括为三句话:态度决定成功,喝彩帮助成功,合作收获成功。  相似文献   

15.
方健华 《现代教学》2011,(12):79-79
在学校教育与教学实践中,名师起着领衔、示范、激励、凝聚和辐射等作用,名师成长的实质是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才的专业化高度发展过程,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过程。名师的成长,体现了周期性与阶段性规律、共生性与复杂性规律,也表现出“师承效应”与“转益多师”规律以及“马太效应”与“期望激励”等诸多规律。  相似文献   

16.
这是针对我校校本研究作的科学定位。在新课改背景下,校本研究应根植“校本”沃土,在教学和对教学行为反思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科研的方法解决问题,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紧密结合起来,与学生的终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成长速度。在此背景下,教育局立足我区教育教学实际,决定加入河北省基础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实验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我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子课题,以课堂为切入点,研究和探索如何按照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基础教育教学领域改革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王福臣  翟媛媛 《成才之路》2009,(24):I0008-I0009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走上了一条不断学习、探索、反思的道路——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探索符合教育规律、适合自己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反思自身的教育过程以促进自我成长。“无批评教育”在此过程中应运而生。它适应了教育改革的需要,走出了自己的独特之路。所谓“无批评教育”是指在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发展的前提下,教师从正面评价、鼓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追求成功的愿望,让学生在激励和赏识中主动发展。对于“无批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我认为应该着重强调两点:  相似文献   

19.
我在参与林惠生老师主持的省级课题“反思与发展型教学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曾受他两个观点的影响较大:一是从教育哲学层面来看,“教学反思”是为了“教学发展”,而且使教学更加“科学发展”。所以,教学反思与教学发展是一种互相统一的关系,即相辅相成的,为了教学发展而进行教学反思才有意义,才有方向和思路;二是在教学反思活动中,不仅有教师“教”的反思,也要有对学生“学”的反思,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与社会同步发展.按照新课程理念,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它赋予我们教师更多的新内涵.教师要成长要发展,就要加强自我反思,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职业素养、专业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使新形势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当一节课上完后,我们要及时反思这节课的效果,着重反思课堂中有哪些新的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便于在今后教学中扬长避短.我们在反思中也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完善和丰富自己.作为一个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不断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我们在不断地反思中也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达到新形势发展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下面说说我的教学反思与专业发展的成长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