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NF法(Proprioceptiue Neurornuscular Facilitation)译为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最早用于临床医疗康复、偏瘫等病症的治疗,也称为促通疗法,属于康复方法的一部分。人体肌肉和肌腱中,有感知肌肉伸缩的器官,为固有感受性感受器,可以向运动神经中枢传递信号,通过反复刺激该器官,能改善运动神经的功能、促进神经发育,对改善神经性功能障碍肌肉的功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医学上常用于促进瘫侧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王珂  严蓓 《游泳》2011,(3):56-59
在近几年的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中,发展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成为国内外体能专家和教练研究的热点。核心力量具有传递和衔接上下肢力量,形成符合专项力学规律的"运动链"的功能。非稳定状态下的力量训练是核心力量训练的主要方式,其主要目的是改善神经对肌肉的动员和控制能力,进而提高运动能力,预防运动损伤。发展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有很多种,例如现在被许多教练员运动用于训练实践中的瑞士球、实心球、平衡板等。  相似文献   

3.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协调训练(PNF)的核心在于通过刺激肌肉和神经系统,达到放松和热身的目的,在提高身体柔韧素质、提升肌肉发力质量、改善机体平衡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进一步探究PNF技术对于健美操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发现,相较于传统的拉伸放松方式,PNF技术能够更好地提高健美操运动员在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方面的能力,进而提高其运动能力。因此,建议在健美操训练中引入PNF技术,以保障健美操运动员训练后的放松效果,提高健美操运动员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要学习棒球投手投球技术,首先要懂得球的握法。不同的握法产生不同性能的球。一个有训练的棒球投手,可以投出直线快球,各种变速球,还可以投出不同性质的曲线球。如常见的内曲线球、外曲线球,内外曲线下坠球,下坠球,上飘球,不旋转球等。一、球的握法: (一)直线球的握法:利用食指,中指和指拇的握法。食指和中指的指尖要压在线缝上,拇指在下面对准食指和中指的中间。握球时,手腕要放松,否则会影响手腕力量的发挥图1。  相似文献   

5.
王强 《体育世界》2011,(11):85-87
运用心理学理论分析探讨棒球比赛中影响投手控制球能力的心理因素及如何进行心理调节,控制球能力的心理训练方法,为运动训练、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棒球运动是一项竞技性很强’的运动项目,比赛中充满了智慧、速度与力量,因此,也有许多人把棒球运动比喻为运动场上的“桥牌”。在棒球比赛中,投手作为唯一的进攻型防守队员有着无法比拟的重要性。本文就少年棒球投手投球时的上肢动作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为少年棒球运动员训练合理化、系统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棒球运动是以击球跑垒、跑垒得分的进攻行为与投球、接传球的防守行为相对抗为特点的运动项目.在棒球比赛中,投手的球投得好,就能控制击球员的击球,全面控制对方的进攻.因此投手投球的技术战术和心理战术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决定了全局的比赛.通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棒球投手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成果,探讨投手投球技术战术及技术战术...  相似文献   

8.
浅析赛艇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赛艇运动员的专项力量即为:赛艇运动员在完成划浆技术动作过程中,神经肌肉克服内外阻力的活动能力,由此可知,专项力量训练对赛艇运动的重要性.它是影响赛艇运动成绩的基本因素.所以,专项力量的训练,受到国内外教练的普遍重视.虽然他们的训练方法各有不同,但其训练原理是一致的.即发展肌肉克服外界对船的阻力而产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运动人体科学与运动训练学的相关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参与观察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竞技太极拳中32系列难度动作落地单脚支撑技术特征进行理论分析和规律探讨。旨在从整体上系统地理解竞技太极拳中32系列难度动作各阶段间的关系,进而准确把握此类动作训练方法设计的理论基础,从而设计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以提高运动员32系列难度动作落地单脚支撑的稳定性。研究得出,可通过SWISS球上俯卧转体等训练提高核心肌群的协调控制能力,BOSU球上单双腿直立或半蹲等练习增强髋关节肌群的离心收缩能力和协调控制能力,仰卧屈膝足跟夹SWISS球、手法松解等方式增强膝关节不同肌群的等长收缩、向心收缩、神经协调控制能力;通过踝关节PNF拉伸、跖趾关节PNF拉伸等增强足底非固有肌离心收缩能力和柔韧性,提高足底固有肌的神经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10.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是一项基础性训练,是提高运动员力量、爆发力、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的有效练习手段。肌肉弹性组织的能量贮存与释放、牵张反射导致的神经肌肉反射活动增强,是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主要生理基础。作为一种高效提高运动员运动表现的训练方法,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在各个运动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法进行相关文献收集与研究,探讨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定义、生理学机制、阶段划分及在训练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九阳真经     
《网球》2008,(2):107-107
像棒球投手那样放松热身或许你已经注意到,棒球运动的替补投手在场外热身时,会做一些徒手的投球慢动作,当他们感到肌肉兴奋后,开始慢慢拉伸手臂,这样可以预防受伤。他们的第一次投掷会尽量克制自己轻一些慢一些,并且让球稍稍带点旋转。你可以在网球发球的时候也像他们那样做。  相似文献   

12.
要想发展专项素质的发力、提高纵跳高度,则发展运动员腿部伸肌爆发力至关重要。传统的训练方法是采用小负荷(如杠铃、沙衣、沙带、壶铃)快速反复跳跃来发展爆发力,这一训练方法虽然有效,但在短时期内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等动训练是继传统训练法一大突破,它对训练运动员的爆发力尤为有效。等动训练也称为跳深、跳箱、跳跃训练法。其运动方式是肌肉在收缩前以等半径或不等半径形式产生“予先伸展”来获得较大的爆发力。等动训练的生理机制是:当肌肉以最大限度伸展时,肌肉内的牵张感受器会引起神经抑制作用,并反射性的引起肌肉强有力的收缩,在神经一肌肉伸缩点之间的有效通讯联系系统,可促使神经一肌肉机制接受更强烈更有效的冲动,从而产生强而有力的肌肉收缩。  相似文献   

13.
训练实践中,主要采用“技术投”、“心理投”、“意识投”的方法。比赛效果显示,上述训练方法能使男篮运动员较快地成为优秀远投手。  相似文献   

14.
在70年代中期运动训练界流行着一种称之为“缺氧训练”的训练方法。该训练法令受训练的运动员在运动中有意识地降低呼吸频度,人为地使机体处于氧气供应不足的缺氧状态,使运动中体内能量代谢以无氧代谢为主,肌肉乳酸产生增加。在这种酸性体液环境下进行的运动训练,将有利于人体耐受酸性物质的能力提高,从而达到使运动能力提高的训练目的。缺氧训练法最早是在70年代初期由北欧的赛跑运动员首先采用的。1977年美国的著名游泳教练康西尔曼将该训练法导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水平射箭运动员的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的动觉感受性特征。研究假设,射箭运动员的训练程度影响动觉感受性,运动员的持弓臂与拉弓臂的动觉感受性存在差异。方法:以北京大学仪器厂生产的动觉方位辨别仪为实验仪器,以32名射箭运动员为实验对象,考察不同水平射箭运动员的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的肌肉紧张感与运动幅度感。结果:与一般运动员相比,优秀运动员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的肌肉紧张感和运动幅度感误差得分低。运动员拉弓臂的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的肌肉紧张感和运动幅度感误差得分明显低于持弓臂的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的肌肉紧张感和运动幅度感误差得分。结论:优秀射箭运动员腕关节、肘关节及肩关节的动觉感受性明显优于一般运动员。运动员持弓臂的腕关节和肘关节动觉感受性明显比拉弓臂的动觉感受性差,而运动员持弓臂的肩关节动觉感受性要优于拉弓臂的动觉感受性。  相似文献   

16.
PNF拉伸被称为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最早运用在医疗康复领域中,可以改善特定肌肉的功能和有效提高关节的柔韧性。近年来被引用到竞技体育中,用以发展运动员的柔韧素质。本文从运动康复和运动训练两个方面入手,了解PNF拉伸在运动康复和运动训练领域的应用价值,为今后在康复和训练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运动员体能训练新进展——核心力量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心力量训练最初只作为一种有效的康复训练手段应用于医疗和健身。近年来,随着神经肌肉系统训练、本体感受性训练以及运动链理论的提出,许多人发现核心力量训练功效对几乎所有的竞技运动项目都很重要。同时,将这种训练方法在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许多运动项目上进行了实践,在提高运动员核心区力量,支持专项运动技术水平改善的同时,运动损伤也得到了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18.
肌肉感受性直接反映运动员心理控制水平的高低。对竞技健美操等,通过成套动作完成比赛的技能主导表现难美类项群运动项目成绩的影响由为明显。本文用实验法,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力量耐力训练前后进行了上肢和下肢肌肉感受性误差值测试。通过前后两次测试结果对比发现,运动员在力量耐力训练后,其肌肉感受性能力不仅没有受到抑制,反而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从又一个侧面证明力量耐力训练是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所谓“球感”即本体感觉。本体感受器是本体感觉的外围,埋在肌肉、肌腱和关节囊的感觉神经末梢。当肌肉收缩或伸展时,对本体感觉传来刺激使其产生的兴奋沿着传人神经及传导道,经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的动觉细胞,通过动觉细胞的分析综合,感知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位的运动情况,运动员的一切运动技能,只有在本体感觉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借助本体感觉,就能感知每一动作中肌肉、肌腱、关节囊和韧带的缩短、放松和拉紧的不同情况,为中枢对运动行为进行分析综合创造条件。具体到足球运动员在传、接球的一瞬间足、踝、膝、髋等对来球的力量、速度、落点、旋转作恰到好处的应激处理视为“球感”。本文用动觉辨别仪、直角半圆仪、重量辨别仪对80名少年足球运动员踝关节本体感受器灵敏度进行测试,与教练员对其“球感”的经验判断比较,结果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运动成绩的提高,对运动员的力量和力量耐力训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肌肉力量和耐力一样,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每个教练去寻找更有效的训练方法。我在十几年的运动生涯中。所接受的两位教练的指导都非常重视这方面练习,而且根据我个人的体会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