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学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改革趋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研究生的分配就业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变过去“统包统分”的分配体制为在“国家有关毕业研究生就业分配方针、政策和原则指导下,通过一定范围的‘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方案”①的就业办法。这一改革调动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研究生的积极性,对于人尽其才,较好地发挥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学校、毕业研究生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双向选择”指“在研究生毕业分配过程中研究生与用人单位间的互选,即在国家有关研究生毕业分配的原则、方针、政策指导下,由学…  相似文献   

2.
一、“双向选择”政策的积极作用“双向选择”政策是伴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应运而生的,是在研究生毕业分配政策改革中采取的重要步骤。通过几年的试点和全面推广,得到了高校、科研单位和用人单位的肯定,也受到了毕业研究生的普遍欢迎。从社会反映来看,“双向选择”政策至少在以下几方面显示了它的优越性。首先,“双向选择”政策从本质上是符合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一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突破了原来统包分配的计划分配体制,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自从这项分配制度改革措施试行和扩大以来,已经开始显示出它的兴利除弊的作用,并给整个研究生教育工作带来了活力。过去按指令性计划分配,研究生所学专业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往往发生矛盾,学用不一致的现象比较多,“双向选择”减少了分配的盲目性,学以致用的原则得到了贯彻;过去指令性计划分配,供需不能见面,用人单位与毕业研究生都没有主动权。“双向选择”不仅赋予了用人单位以自主权,也提高了毕业研究生选择工作的自由度,做到了两厢情愿;过去按指令性计划分配,形成了研究生培养单位“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安全心理和教育改革的惰性。双向选择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力和震动,使研究生培养单位产生了自身的危机感,增强了教育改革的紧迫感。对于高等学校进行自我  相似文献   

4.
毕业研究生就业流向引导与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研究生就业流向引导与调控研究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研究生的分配就业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变过去统包统配的“分配体制”为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以学校为中介,由用人单位和毕业研究生直接进行“双向选择”的就业办法。这一改革调动了用人...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研究生毕业分配普遍实行“双向选择”的情况下,研究生的毕业教育问题已为研究生管理工作者所关注。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在目前的形势下,研究生毕业教育还有没有必要进行和如何更有效地开展研究生毕业教育。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当前研究生毕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新的形势下抓紧抓好研究生毕业教育,比以往更显得重要和更有必要,这是因为: 首先,新的分配方式给研究生和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如:应该如何引导研究生正确理解“双向选择”,使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应该如何引导研究生正确对待社会的挑战,以及如何引导研究生正确处理好“找工作”与“写论文”的关系等。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给研究生的毕业分配带来问题和困难,而且从长远来看,对研究生踏入工作岗位后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国家教委对硕士研究生的毕业分配制度进行了从“计划分配”转向“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分配的改革。几年实践证明,“双向选择”与传统的计划分配相  相似文献   

7.
在上海研究生毕业分配今年一扫以往“无人问津”、门庭冷落的局面,出现了用人单位争着要的可喜景象。全市2526名应后毕业研究生(其中博士生343人)的工作安排,目前已基本落实;还引进外省市毕业研究生1170人之多。  相似文献   

8.
我院研究生分配工作自1989年开始,试行在国家分配方针、政策指导下学校推荐、学生选择职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办法,调动了用人单位、学校和研究生的积极性,基本上做到了“三满意”,给研究生教育工作带来了活力。尽管这种分配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认为它的方向是正确的,应该坚持。一、我院“双向选择”的基本做法1.加强对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把毕业生输送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大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改革力度,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各级政府和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体制,教育部于近日发出了《关于停止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启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的通知》,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国对研究生的分配就业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变了过去的统包统配的分配体制,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以学校为中介,由用人单位和毕业研究生直接进行"双向选择".这一改革,使培养研究生与社会需求日趋紧密地联系起来,既促进了研究生的招生、教学、培养工作,又较好地满足了国家用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招生分配制度的深入改革,用人单位吸收人员与分配要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我校从1991年起,把毕业生实习阶段作为用人单位的选择期和学生的试用期。在毕业实习期间学生作为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顶岗顶班,按该岗位的职责完成一定的生产或工作任务,经受严格的考核。我校称这种实习方式为“顶岗实习”。这种综合实践,既保证了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生就业面临的新形势   1.市场成为毕业研究生配置的基本手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实施,毕业研究生就业模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作为高层次人才资源的毕业研究生的配置方式也转变为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由培养单位指导和推荐,通过市场机制,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确定就业单位.因此,以市场为导向是新时期研究生就业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迎接挑战 开创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新局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研究生就业面临的新形势 1.市场成为毕业研究生配置的基本手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实施,毕业研究生就业模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作为高层次人才资源的毕业研究生的配置方式也转变为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由培养单位指导和推荐,通过市场机制,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确定就业单位.因此,以市场为导向是新时期研究生就业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毕业分配历来是由国家统包统管的。上海大学从1984年建校以来,就根据国务院“不包分配”的改革要求,谋求建立一种新的毕业生分配方式,经过不断探索和反复实践,已初步摸到一条“全面放开,双向选择,不包分配”的路子。学生毕业后,学校给予就业信息指导,联系用人单位进行推荐,组织”供需见面”并公开竞争,最后订立合同落实工作岗位。这套办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然而,任何改革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实际工作的方针、政策、措施、办法的变革;另一方面则是习惯、传统、价值、理论等观念的更新。毕业生分配工作也不例外。本文剖析其中的几种观念障碍,与实际工作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为了参加这次招聘会,我们提前从省外赶到昆明,投了简历后,感觉很好。”2006年1月19日~20日,3万人左右、380家招聘单位参加的云南省大中专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在昆明体育场召开。据云南省教育厅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陈永进老师介绍,为了切实做好2006年云南省大中专毕业生、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工作,为用人单位和广大毕业生“双向选择”提供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更好地营造渠道畅通、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毕业生就业氛围,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充分就业,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做了许多准备工作。据悉,2005…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教育中的竞争机制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最早建立并得到实施,如择优录取本身就是一条鼓励竞争并以竞争作为基础的原则。近两年来在研究生分配工作中逐步实施的由用人单位与毕业研究生之间进行的双向选择,也是竞争机制引入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尝试。而不少培养单位已在试行的对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1987年全国研究生分配工作中,一反往年哄抢研究生的“惯例”,形成了研究生分配工作中的“需方市场”,即用人单位对挑选毕业研究生严格把关,多方考察。这种情况的出现应该说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它对于完善社会竞争、打破铁饭碗的思想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拟对此作一分析,并力图探讨完善我国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途径。一、“需方市场”的形成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和1981年实  相似文献   

18.
目前,毕业分配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热门话题之一,他们的择业心理与过去相比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将通过对毕业生择业心理倾向的分析,提出改进大学高年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 一、毕业生择业的心理倾向 (一)、对择业顾虑重重,对学校和用人单位存在着一定的不信任感。近年来,高校毕业分配的透明度逐渐增大。在我校八八、八九、九○届实行的由学校推荐、毕业生填报志愿、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实践中,约有1/3的学生认为这种方式给他们提供了  相似文献   

19.
高校毕业生分配已成为学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我院经交通部批准,对毕业分配进行改革试点,在八九届毕业生分配工作中实行在国家和交通部的分配政策和原则指导下,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当面洽谈,“双向选择”的分配办法。经过筹备,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来在研究生分配工作中逐步实施的由用人单位与毕业研究生之间进行的双向选择,是竞争机制引入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尝试。而不少培养单位已在试行的对研究生导师实行遴选制和硕士研究生实行筛选制,则是涉及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教与学两个方面如何建立竞争机制的两个突出的问题。以下仅就这两个问题略作分析。一、逐步施行研究生导师遴选制,是加强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确保研究生质量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从“教”的方面建立研究生培养竞争机制的重要内容。 (一)必要性。从一般意义上来理解,研究生导师担负着全面培养研究生的责任,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