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在人教版初中三年制化学教材(以下称老教材)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以下称新教材)中,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分别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些实验在操作上以及对质量守恒原因的解释上不够完善。在教学中我们做了如下一些改进,并引导学生分析改进前后的优缺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化学实验可分为演示实验、并进式实验(或称随堂实验)和学生实验三类,其中演示实验的数量最多。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表演,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维的教学双方协调活动的实验。演示实验在各种教学场合都可使用。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教材(2003年人教版)第二册第52页有如图1所示的演示实验,如果教师按此图示做演示实验,结果均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使用北京市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第三册“种子萌发条件的观察”实验装置的过程中,发现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些不够完善之处,故对此加以改进,设计制作了“种子萌发所需的内部因素和环境条件的演示筛板”(以下简称演示筛板)。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高中物理的新老教材中,有关研究气体状态变化规律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都存在某些弊病(如漏气、摩擦过大、实验误差太大、状态量的变化太小、使用水银等)。为此,就是在最新教材的编写中,对这部分实验内容,仍在考虑修改更新。本气体定律实验器的研制成功,较好地消除了上述实验中的弊病。它具有如下优点。  相似文献   

6.
"渗透现象"是高中生物学新课程在讲述"水分的跨膜运输"这部分知识点时设置的演示实验。对这一实验,各个版本的新教材安排的演示内容有所不同。人教版新教材基本沿用了原先教材的图式,安排了"水分通过半透膜进入蔗糖溶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 )物理第一册第五章有两个演示实验 ,一个是第二节演示运动的合成 ,另一个是演示平抛物体的运动。按教材上介绍的方法做这两个实验 ,很难收到预期的实验效果。我们在多年的实验教学中不断对此实验进行探索与改进 ,取得了极为明显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验该实验按教科书提供的实验方法演示时 ,红蜡块在玻璃试管中上升不是作直线运动 ,而是在开始运动时摇摇摆摆 ,继而又“歪着身子”上升 ,因此无法说明它的上升是做直线运动。为此 ,我们做如下改进。1 1 玻璃管的制作利用废…  相似文献   

8.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的速度方向与如何才能使物体做曲线运动是《曲线运动》教学的重、难点。演示实验能否成功,决定了突破重、难点的成败。对教材中的三个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从而变静观为体验、变无形为有形、变偶然为必然。  相似文献   

9.
高一化学教材《碱金属》一章 ,就实验方面而言 ,我觉得现行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 ,具有以下几处明显的优势 :①每个实验均附有实验装置图或实验过程示意图 ,更有利于教材的施教和学生的学习 ,在抽象文字叙述的基础上增加简明具体清晰的示意图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兴趣。②增加了Na2 O2 与水反应所产生的热和氧气能引燃脱脂棉的演示实验 ,增强了化学实验的趣味性 ,也加深了对Na2 O2 与H2 O反应的认识和强氧化剂与可燃有机物混合易燃烧爆炸的认识 ,有利于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加了Na2 CO3 、NaHCO3 与稀盐酸反应的学生实验 ,能加…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化学反应原理》模块设置了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及电化学基础四方面内容。教材共设置了24个实验,其中实践活动2个、家庭小实验1个、科学探究实验6个、演示实验15个。本文对教材中的这些重、难点实验进行分析与拓展,并提出相应的实验教学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许多化学教师反映教材上相当一部分课堂演示实验难度大,难以成功,经常出现意外的实验现象,于是不得不根据实际的实验现象解释一番以自圆其说,在学生听来很勉强。因此许多教师往往就不安排演示实验,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其实有些演示实验只要真正动脑筋去想,稍做改进,难做的实验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中常见问题与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单位遵循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内容要求,编写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新教材的编写体现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中"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探究性学习"一词是1964年由美国学者施瓦布力图首先使用的,它泛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研究活动的方式获得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3.
肖幼华  孙雪梅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6):143+146-143,146
正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新课标的内容和建议,人教版初中物理新教材中的实验总量明显加大,其中需要学生动手做的实验更是大量增加,几乎每节课都安排有学生实验。据统计,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材中,演示实验35个、课堂学生实验85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化,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也日益更新,比如将一些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这当然有很大的好处,最起码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有些实验存在着危险性,(特别对于初学者),则要求教师先进行规范的操作(演示),学生再进行模仿。如何把演示实验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更好培养学生能力呢?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些探究。下面以讲授氢气的性质为例。教学内容有氢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氢气的化学性质又分为可燃性、还原性。一共需两课时。以下是我原来的教法和改进后的教法的教学思路对照。  相似文献   

15.
溶液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分散体系。学生在以前已有一些粗浅的认识,但尚未接受过系统的学习。本章教材安排了7个课堂演示实验,3个探究实验,3个家庭小实验。1演示实验分析与实验教法建议[实验9-1]溶液教法建议溶液应包括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溶液概念的建立,要通过具体的演示实验,提供显明、全面而直观的感性材料,通过三种常见液体的特征比较,来认识溶液的宏观特性——透明、均一和稳定,应补充浊液的演示实验。①乳浊液——为了获得好的乳浊液的外观效果,可先在水中加一点乳化剂,如洗涤剂等,然后再加入植物油,充分振荡。这样易…  相似文献   

16.
粉笔在教学中的书写功能是众所周知的。不过,我让粉笔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尽可能地发挥了其独特的实验功能。利用粉笔既可以进行一些简单易做的随堂演示实验,也能给学生提供一种唾手可得的科学探究的实验工具,增加了新课程物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通俗性、趣味性和科学性。下面列举数例,略加说明。  相似文献   

17.
《比较不同水果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人教版七年级(下)教材中,是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但经过挖掘创新后,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动手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帮助。从实验材料、实验器材、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处理、学以致用几个方面论述了实验探究活动的开展,并对今后如何做好探究实验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1 教材中该演示实验的不足( 1 )按教材的做法让物体做匀速运动非常困难。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通过调整吊盘上重物的质量 ,使沿着拉力方向轻轻推一下木块时 ,木块图 1便能在桌面上做匀速运动。实际进行过操作的教师都知道 ,这是办不到的。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长木板各部分的粗糙程度有差异 ,二是肉眼很难分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 2 )不能从实验中得出滑动摩擦力跟压力的正比关系。( 3)不能较好地研究滑动摩擦力跟接触面积的关系。为此 ,我对该实验进行了仔细研究 ,作如下改进。2 实验改进内容改进后的实验器材和装置如图 2…  相似文献   

19.
高中化学教材镁和铝的性质中关于铝热反应的演示实验,从课堂教学实践及实施演示实验效果来看,我认为存在以下不足: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教材3-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基本上还是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课本通过几个定性演示实验得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总结反思教学实践,结合新教材教学理念,我们在教学设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