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学习化社会教育的新使命:闲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人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从"求学与就业"到"学习与生活"的转变,构成了业已到来的学习化社会的显著特征,以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为职志的教育有了新使命闲暇教育.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社会发展水平上,教育究竟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教育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美国教育家赫钦斯在20世纪60年代为社会的发展勾勒出了美好的蓝图,并为教育在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作了一个理想的描绘——学习化社会。他认为未来社会不应该是一个单纯教育制度发达的社会或是人们迫于经济或职业的压力而去追求功利学习的社会,而是人人从劳动中被解放出来的闲暇社会,是人们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去从事旨在提高人的自身价值和教养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随着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观念的深入人心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闲暇教育——指导人们合理地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的教育日益引起国人的关注。闲暇教育可以促使人们加深自身潜能开发,学会健康的休闲与生活,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全社会都应将其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和积极开展闲暇教育。  相似文献   

4.
论社区教育和学习化社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学习化社会作为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统一,是人们向往的理想社会;社区教育是实现学习化社会的基础,是人们迈向学习化社会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社会层面的闲暇教育对于构建文明社会、和谐社会、学习型社会及乐生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社会层面闲暇教育的社会响应机制研究,确定以政府为牵头,监督管理闲暇教育实施;具有专业性、导向性培训机构为实施主体,负责闲暇教育工作具体开展;以有效的评价体系作为衡量标准,检验教育的成效性.在该响应机制的具体实施工作中,确定以相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为依托,实施开展闲暇教育,全方位的建立社会闲暇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6.
人们日益关注学生的闲暇教育,语文因其独特的学科优势,与闲暇教育关系最密切.探讨语文课堂教学"闲暇意识"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服务.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社会对闲暇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闲暇教育是由于闲暇时间的增加而引发的教育活动。在信息化社会里,信息化增加了闲暇时间,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闲暇观念,促进了多元闲暇价值取向的形成。闲暇教育的内容、实现途径及其重要意义,将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闲暇教育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本世纪 2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相继就闲暇问题展开了研究,闲暇教育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几十年来,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世纪 40年代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连续自动工作机的出现,电子计算机和遥控技术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生产率迅猛增长,导致劳动者的闲…  相似文献   

8.
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迈向学习化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代远程教育是通向学习化社会的有效途径 随着终身教育思想日益受到重视,人们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教育方式来实现走向学习化社会的理想.其中,远距离教育是人类进行得最多的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协会前主席德斯蒙德·基更教授曾在<远距离教育:国际终身教育的第一选择>一文中指出:"100多年来,远距离教育一直在实践和提供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运动的所有特征一直是远距离教育几十年来的特征,表现为:1.不受课程时间表安排的限制;.不受空间的限制;3.不受时间的限制;4.不必为学习而加入各个群体;5.教育面向纳税者;6.教育面向没有时间和机会学习的人群,如:家庭妇女、住院病人、流动工人、旅行者、在押犯人等".因此,远程教育是为人们提供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衡量步入学习化社会程度的参照.  相似文献   

9.
学习化社会作为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统一,是人们向往的理想社会;社区教育是实现学习化社会的基础,是人们迈向学习化社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开发社会闲暇教育 创造学习化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虹 《成人教育》1999,(12):5-6
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探讨发展社会闲暇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部分探讨发展社会闲暇教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从学习化社会提出的教育学立场出发,阐述学习化社会的基本内涵,以及学习化社会作为建设和谐社会教育基业的意义,力求明晰建构学习化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以提高人们建设学习化社会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走进农家健康闲暇主题教育活动"的情境化设计 11月4日~11日,我校高二学生在东海农场举行了为期八天的学农社会实践.在这次学农社会实践期间,学农领导小组决定组织一次以健康闲暇为中心的主题教育活动.这个教育活动可能与学生的未来就业完全不相干,如购物、烹饪、摄录像等.但能帮助学生为健康闲暇生活做准备,能帮助学生掌握健康闲暇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能指导他们积极参与有意义的闲暇活动,也能提高他们的闲暇情趣和品位.  相似文献   

13.
日本京都女子大学石附实(Ichtski Minoru)教授(原大阪市立大学文学部教授),专攻比较教育学和国际教育交流史.著有<近代日本海外留学史>(1972)、<走向国际化的教育>(1974)、<西洋教育的发现>(1985)、<日本的对外教育>(1989)等.本文是围绕"终身学习"的理念,就"现代教育制度"和未来"学习社会"的问题,结合若干教育文献展开的对话记录.  相似文献   

14.
社会学习化 学习终身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强 《职教论坛》2000,(3):34-34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 :“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 ,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21世纪的中国应该成为人人皆学之邦。”终身学习社会是全民学习意识普遍形成的社会 ,它经历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个人化的发展过程 ,是将学习真正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 ,充分解放个人创造力的社会。与终身学习社会相关联的学校教育 ,其正规化、标准化、阶段化的特征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人在一生中生存、发展的需要 ,而学习化社会提供的…  相似文献   

15.
学习化社会作为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统一,是人们向往的理想社会;社区教育是实现学习化社会的基础,是人们迈向学习化社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徐荣远 《成人教育》2001,(12):10-11
未来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学习化社会要求个人作终身的学习,强调人性的通识教育,主张回归教育、继续教育。还要求教育机会的开放、正规教育资源为社会民众服务,非正规教育加入提供学习机会的行列,并强调个人的自我学习,是达到学习化社会的策略与手段。这些思想理念,均会对大学教育产生强烈的冲击,形成对大学的严重挑战。笔者就教育观念、办学机制、教育对象等八个方面对大学的挑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互联网+"背景下,老年教育成为时代发展中人们迫切的需求,其发展的复杂性也备受关注.本文将以茂名开放大学老年教育改革为例,探讨"互联网+"背景下老年人的教育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入的全面发展",这既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小康社会必备的基础.在学习化社会,人们的学习需求呈现多样化和规模化的趋势.传统的学校教育面临巨大的压力,而远程教育适应和满足了这种需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把"学生"看作动词.以"学"与"生"的和谐共存为基础,认为"学生"内在地包含了几项应有之义.第一,为什么学:造就绚丽多彩的"'人'生'";第二,怎样学:要"生"学,不能"死"学;第三,学什么:以知识为媒介,臻达"人生之道".对这些意义的认识,有助于人们更深刻理解"学生"一词所蕴涵的应有之意,这对于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培养、对于学习化社会的建构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0.
论学习化社会中的学习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习化社会”作为一种跨世纪的教育模式,是已被人们普遍关注的大教育模式或未来教育形态。它包括了终身教育、全面教育、社会教育化等教育模式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它强调教学活动让位于学习活动,强调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依赖知识的社会中的事实和学习行为成为了社会公民的普遍行为。面对“学习化社会”,学习者应具备什么样的学习素质,怎样进行学习素质教育?笔者试加以探索。 一、学习化社会与学习素质相关分析 学习化社会对未来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是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挑战。学习化社会不仅改变以“传道、授业、解惑”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