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曾庆瑜 《内江科技》2011,32(3):35-35,43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创造的委婉语反映了特定社会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角度,分析和比较了中西方的委婉语的不同,揭示出它们之间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2.
翟慧敏 《内江科技》2008,29(1):101-101,145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用语言来调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探讨了英语委婉语的定义以及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宋扬 《中国科技信息》2009,(16):243-243,246
委婉语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具有鲜明的社会文化特色.本文从英汉委婉语的交际功能入手,通过语言实例,对英汉委婉语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们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从避讳、避俗和褒扬功能三个方面对比分析英汉委婉语。  相似文献   

5.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在委婉语的使用上也存在许多差异。本文对中西委婉语跨文化现象进行了对比研究,揭示了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本文主要介绍了委婉语的语言功能及英汉互译的原则和策略。目的在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掌握它的具体运用并正确实施,从而获得最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汉日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的对比分析,明确汉日两种语言的委婉语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汉日委婉语在文化背景和表现形式上都各有其特点,但语用功能却大体相同。  相似文献   

8.
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就英汉委婉语的表达形式、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揭示出它们之间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赵娜 《科教文汇》2012,(19):118-119
英语委婉语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形式及文化现象,是人们交际活动中的一种"润滑剂"。本文将对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进行探讨,并就英语教学中委婉语的输入给出必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委婉语是人类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不仅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不管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涉外交际中,我们都要进行语言交流。由于某些生活习惯或习俗差异,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具有不同的忌讳,这时我们就必须学会使用委婉语以避免尴尬或不愉快。所以文章试图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探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英语委婉语的交际功能。只有认知委婉语在不同背景、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方式,才能够调整好礼貌程度,从而把给对方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达到成功的交际目的。委婉语可以反映出各种各样的社会心理,从而也体现出了委婉语的各种社会交际功能。委婉语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我们学好英语,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郭宗娟 《科教文汇》2013,(35):54-55
本文用语域理论分析网络语境中的言语交际,指出网络语言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从网络的特殊语域,即语场、语旨、语式角度分析网络语言及其混合的主要类型,并阐释这种现象出现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彭云鹏 《科教文汇》2013,(16):118-119
语言定型是一种具有固定映射意义的语言单位,是对事物和现象范畴化、概念化并进而语言化的结果,是该民族语言个性的身份标记在语言中的体现,体现为一些固定套式或刻板公式。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语言定型具有语言定型形式结构的熟语性、语言定型的联想性和语言定型民族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乔敏 《科教文汇》2012,(29):130-130,208
语言的修辞现象带有很浓郁的文化属性。由于中西方文化和语言特点的差异,中英新闻语言也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本文拟从修辞的角度对中英新闻语言的相似和不同进行探讨,希望能加深读者对汉语和英语语言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元修辞现象不仅是元语言的一部分,也是人类语言活动的一部分。互动式教学需要应用元修辞语言来生动形象地表达对象语言。元修辞语言在教学语境中的生成可以使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具有启发意义,使教者和受者能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互动,相互启发。  相似文献   

15.
贾金祯 《科教文汇》2011,(8):119-121
外语焦虑是独立学院学生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已经影响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及信心。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目标.教师的授课方式及评价方式都是产生外语焦虑的重要因素。JjgSaw模式作为一种合作学习的策略.在缓解外语焦虑方面可以起到积极作用,能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信心.改进英语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刘蕊 《科教文汇》2014,(34):130-131
性别差异在任何一种社会制度或一个国家都在以不同的程度存在着,由于这一社会现象如此的普遍,在语言中自然也会有所体现。本文主要是对性别语言与性别语言差异进行了总体概述,探讨了性别差异对于英语语言应用的影响,并分析了出现性别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Being as one figurative form of language, metaphor plays the most complicated role to make language colorful and vivid.Demonstrating the types and the features of metaphor,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point that metaphor is a complex language phenomenon heavily loaded with the factor of culture.  相似文献   

18.
吴宦熙 《科教文汇》2012,(13):147-148
当谈及日语"上"的方位表达方式时,中文用"名词+上"来表达,而日语却用"名词+上+に、で…"来表达。比如将"桌子上有书"这个句子翻译成日语时,一般可以这样翻译:"机の上に本がある"。用同样的方法将"黑板上有字"翻译成日语,就会翻译成"黒板の上に字がある",但这个日语句子却变成了"黑板的上方有字"的意思了。也就是说中国的"名词+上"和日语的"名词+上+に、で…"并非一对一的关系。那么这两者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同时,二外日语学习者对这一语言现象的习得状况又如何呢?本文以将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英语专业的二外日语学习者为对象,对其习得状况进行实证调查,并究其问题所在,然后从中日对照的角度对二外日语学习者的日语方位表达方式"上"的教学方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张文捷 《科教文汇》2012,(13):149-150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反映着社会。男女社会分工的不同,使其所使用的语言具有各自的特点。独特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特征也塑造了男女用语的不同特色。日语中女性用语是日本社会人文文化与语言文化的双重反映。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日本女性用语的特点及语言性别差异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袁芳 《科教文汇》2011,(14):202-203
电视广告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具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更有深刻的审美内涵。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来审视这种语言文化现象,具体从三个方面来解读语言符号和文化心理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