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小说《更多的人死于伤心》中,索尔·贝娄抓住并模仿了盛行美国社会之中的犬儒主义者话语模式的显著特点,运用戏仿的手法极力夸大了犬儒主义者的彻底无情和无所不在,使小说中的犬儒主义者如同小说开始时提到的漫画中的人物那样荒唐可笑,不可理喻,从而达到对它进行批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索尔·贝娄是美国著名犹太作家,其代表作《赫索格》获得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通过分析两类不同的女性形象来探讨索尔·贝娄的性别观,以此来说明作家索尔·贝娄的男性霸权思想。  相似文献   

3.
索尔·贝娄是当代美国犹太作家的杰出代表人物.本篇论文分析索尔·贝娄代表作《赫索格》的犹太性,试图说明索尔·贝娄在小说中表现出的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敏锐观察与犹太民族的命运折射关系,并进一步说明贝娄赋予小说主人公美好希望所蕴含的犹太性.  相似文献   

4.
吴静 《考试周刊》2009,(9):39-40
本文采用美国犹太裔女性主义者贝蒂·弗里丹的理论,对贝娄小说《赫索格》中抗争"女性的奥秘"的波琳娜与马德琳两位犹太女性进行了女性主义解读,表现了贝娄对在男性占统治地位的世界中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两性关系等问题的认识,揭示了他对女权主义激进分子的强烈贬谪。  相似文献   

5.
索尔·贝娄是美国杰出的文学家,其丰富的人生阅历、极具超前意识与批判精神的人文思想,对20世纪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均产生深厚的影响。索尔·贝娄的小说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研究其小说中的人文主题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文章从索尔·贝娄晚期小说中人文精神的缘由及体现、民族与人文精神、自由与人文精神三大层面入手,阐释索尔·贝娄晚期小说为人文而辩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美国犹太裔女性主义者贝蒂·弗里丹(1921-2006)的前期理论,对小说<赫索格>中生活在"女性的奥秘"中的黛西、菲比、丹妮以及莎拉等四传统犹太女性角色进行了女性主义解读,揭示贝娄在创作中对传统女性角色所寄予的深刻同情以及在女性问题上所持的进步观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索尔·贝娄文学生涯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小说《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的深入研究发现,从小说创作技法的角度来看,这部充分体现索尔·贝娄小说特点的作品有力地说明了索尔·贝娄是一位堪称典型的现代主义作家。作家先后运用了意识流、歧义与反讽、象征意义、变换的叙事角度以及时空交错等手法,而这些无一不是现代主义作家常用的技法。  相似文献   

8.
张军《索尔·贝娄成长小说中的引路人研究》一书是美国犹太文学研究的又一力作,该书从"引路人"的角度对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的成长小说进行深入探讨,令人耳目一新,帮助研究者加深了对索尔·贝娄成长小说及美国犹太文学的认识。该书逻辑严密,语言凝练,视角新颖,值得研读。  相似文献   

9.
丛晓明 《成才之路》2009,(15):79-80
美国作家索尔·贝娄生命中的创作时间长达六十多年,作品中包含了长短篇小说和戏剧,上世纪70年代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2004年贝娄耄耋之年又发表了《拉维斯坦》,其创作能力可谓惊人。他广为人知的四部以女性为中心的作品,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这种忽视,许多评论家作出了不恰当的评论。贝娄的这几部作品对于研究其笔下的女性人物是不可或缺的。本文意在通过对这四部作品的分析,说明贝娄作品中的女性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0.
张军的著作《索尔·贝娄成长小说中的引路人研究》从成长小说的研究视角入手,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的三部典型成长小说(《赛姆勒先生的行星》、《勿失良辰》及《贝拉罗莎暗道》)为关照,结合一定的理论或观点,深入探讨了贝娄成长小说中引路人的引领策略及其影响,全面剖析了引路人的文学意义。该著作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一部关于美国犹太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将有力推动学界对索尔·贝娄及其作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赫索格》中,索尔·贝娄运用了一个全知叙述者和人物-叙述者赫索格,来讲述故事。尽管作者主要通过内心独白、自由间接思想和心理叙事等意识流技巧来讲述故事、揭示赫索格的内心世界,但赫索格却是一个不可靠叙述者。叙事视角的转换和不同人称("他"、"你"、"我")之间的转换表明了赫索格之言说自我、内在自我和分裂自我。在小说末尾,赫索格终于战胜了自我,平静地回到了路德村,这种环形结构式该小说的叙述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2.
小说《赫索格》是索尔·贝娄的代表作。通过应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解读小说中主人公赫索格的神经质人格形成的原因和发展变化,试图给造成赫索格悲剧的原因以更为合理的诠释,为生活在与赫索格同样危机中的现代人提供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了解美国作家索尔.贝娄的婚姻生活,再透过主人公赫索格男性这第三人称的有限视角来分析《赫索格》作品里的女性人物形象,充分展示了贝娄从本人的婚姻生活中汲取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创造了真实可靠、生动形象的三类女性人物,也体现了作家的性别观。  相似文献   

14.
作为20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在莱辛的文学作品中,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细腻的笔触,勾画出了一个现实与梦幻交替的世界。从《金色笔记》问世以来,莱辛便被强加上"女性主义者"这一称号。虽然莱辛无时无刻都想摆脱该称号,但是针对莱辛作品的分析很多都局限在女性主义的领域中,从而大大限制了读者对其作品的理解。本文选取莱辛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文本的细读,结合莱辛对于非洲大地的深厚感情,从而发现了作品中所隐含的对生态帝国主义的批判,挖掘出莱辛对殖民者在非洲所造成破坏的厌恶之情,表达了她对非洲大地旺盛生命力的敬畏以及热爱。  相似文献   

15.
曹静婕 《海外英语》2014,(15):163-164
Herzog is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novels written by the Jewish Nobel Prize winner Saul Bellow. Herzog, the protagonist of the novel, has experienced a spiritual and emotional collapse, triggered by the breakup of his second marriage and his contemplation of the wasteland of modern life. In the novel, he has divorced twice respectively because he is bored and bo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ex-wives are in sharp contrast. Deep analysis of the two women and their marital relationships with Erich Fromm’s theory can facilitat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novel, the writer as well as the modern world.  相似文献   

16.
"双性同体"女性主义强调理想的性别关系是双性因素的和谐共存,中国女神的神格特征和女神权力构建下的和谐理想的社会模式,为女性主义提供了理想的原型模式。本文以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女神及大母神的神格特点作为切入点,探讨了"双性同体"女性主义的神话源头和理论原型。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受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美国女权主义者为推进妇女解放,争取平等权利,掀起一场"新女权主义运动"。与此同时,一些妇女运动的反对势力也迅速积聚,70年代在"新右翼"领导下形成反女权运动阵营,对妇女运动提出的各种权利要求大肆抨击,坚决抵制,有效遏止其高涨势头。  相似文献   

18.
在困境中探寻——浅析马德琳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个人与社会严重分裂,从而失去了生存的立足点。面临生存的危机,人们并没有丧失生存的勇气,始终在困境中抗争,寻求真实的自我,探索生命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小说《赫索格》的文本入手,以小说的女主人公马德琳为分析对象,从存在主义的视角说明现代人的生存状况极其对自我价值和生存意义的探寻。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feminist politics of the National Union of Women Teachers (NUWT) between 1910 and 1930. It argues that the Union was as much a part of contemporary feminism as educational trade unionism. The feminist teachers were conscious of the effect of the State on their lives and saw their enfranchisement as a way of obtaining a voice in the educational and political arena.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ir development as equal rights feminists in the 1920s and indicates the relevance of much of their educational and political views for modern femini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