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创设一情境,就是创设一种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形象具体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唤起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情境。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唤起学生自觉的学习,是激发思维,开发智力和培养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教学的任务应是创设问题,教学的艺术就是解决问题的艺术。教师应该根据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把设疑作为教学的关键环节,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立“疑”、设“障”,把课堂教学组织成:设疑一质疑一释疑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利用实验和习题教学,巧创“设疑”情境,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激发学习兴趣,活化思维,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初中科学新课程的重要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通过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设疑,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起其对所学课程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4.
一、设疑激趣,诱发学生的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低段数学教学中,教师把握好设疑的时机,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诱发学生的思维。如“有余数的除法”新课引入时,我设计了一个“在哪一个手指”的游戏。即伸出左手,边从姆指数到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通过老师创设情境设置问题:为激发学生的学习、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两个问题的探讨,揭示设疑和激疑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设疑可根据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启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五个环节上设疑,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在课程导入时设疑一堂好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开头,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正如好戏开头,鼓乐齐鸣,声势震天,自然先声夺人,历史课运用设疑亦是如此。导课伊始,或创设情境,或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疑到思,尽快入戏。如:讲“鸦片战争”一课时,我首先给同学们描绘了唐王朝的繁荣,成吉思汗的文治武功,康乾盛世及四大发明,当学生沉浸在一片自豪之中时,我话锋一…  相似文献   

7.
一、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创新氛围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既有知识的传播,又有情感的交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把情感活动和感知活动结合起来,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有新课设疑法、观察演示法、组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并且,建立在兴趣之上的学习,注意力最集中,接受新知识最容易,记忆东西最牢固,思维最活跃、最敏捷。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重视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一、创设情境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上课可从玩、趣、疑入手,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新问题的积极性“。玩”能唤起学生热烈的情绪“;趣”能使学生心情愉悦,唤起学习动机“;疑”能激起思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就会体验到学中有乐、其乐无穷的滋味。二、精心设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恰当的质疑问…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家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宋朝朱熹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即问题。有经验的教师都非常重视设置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引思,以思解疑,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设疑可根据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设疑之于教学,犹如清  相似文献   

10.
刘向飞 《新疆教育》2013,(15):169-169
本文为在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对“创设教学情境”进行探究,具体对“创设设疑式情境”。“创设讨论,操作式情境”“创设争论式情境”,“创设试误式情境”“创设成功式情境”五种形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李素红 《湖南教育》2002,(10):32-32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激发兴趣。教无定法,但教而有法。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正是教学技巧之所在,即如何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较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创设情景。在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是通过设疑,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欲望,使其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学习心理的动力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课堂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  相似文献   

12.
创设教学情景有利于揭示学生的模糊概念,矫正学生的认知缺陷,强化反馈信息.为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激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分别从讲科学家发明创造的历史故事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实验设置问题情境、通过设疑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师生互动、讨论、分组合作创设问题情境,养成学生乐学,多思,善思,求思的良好素质.  相似文献   

13.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解决的问题上,促使思维活动达到最佳状态,是教学艺术的重要体现.设疑提问是构造问题情境的一种方法.数学教学中巧妙的设疑,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求知欲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创设情境,引发思维的积极性;比较分析,训练思维的发散性;正反结合,培养思维的可逆性;拓展习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四个方面对物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作初步探讨。1创设情境引发思维的积极性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要任务就是要能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设置学生有兴趣、有疑点的问题,创设思维的情境,才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1.1设段引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在不超出大纲要求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的基础上,教师有针对性提出问题让学生深思,架起教与学之间的思维桥梁。如在…  相似文献   

15.
宋代哲学家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置教学问题,要根据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激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探索求知的欲望。设疑之于教学,  相似文献   

16.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肯于思维,学会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要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从而使其要学、乐学。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力求从题材上“求趣”,从形式上“求新”。1.巧妙设疑,培养思维能力的积极性。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一些学生对学习数学没有积极性。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组织“好设疑…  相似文献   

17.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创设问题情境即设疑。在教学中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问题情境”就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立“疑”设“障”从而创设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学习情境,新课程理念提倡探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至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9.
一、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创新氛围 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既有知识的传播,又有情感的交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把情感活动和感知活动结合起来.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有新课设疑法、观察演示法、组织讨论法、实验操作法、新旧知识迁移法、辩论法等,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20.
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焦点凝聚到有待解决的问题上,促使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状态,这是课堂教学应追求的境界,也是教学艺术的体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