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课文《登泰山记》首句云:“泰山之阳,■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各种选本对“阴、阳”的解释都是:山的南面水(河流)的北面叫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叫阴。一般的字、词典和辞书甚至把山北水南、山南水北误当作“阴阳”的本义,至于为什么山南为阳、水南反为阴,山北为阴、水北反为阳,更未作详尽解释。”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术语。古人认为宇宙和万事万物中都包含着相对立的两个方面,即阴和阳。如自然界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又如人际伦理上君  相似文献   

2.
阴阳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重要的世界观,在先哲们看来,世界不管有多浩大、多复杂,归根结底都是阴阳两个元素的结合。阴的词典释义包括:太阴,即"月亮";天空中云层密布,看不见太阳或月亮;不见阳光的地方;背面;凹进的;不露在外面的;阴险;不光明,等等。相对应的,阳则指:太阳;日光;当面,正面;凸出的;外露的;表面的;明亮的,温暖的,等等。后来人们还进一步对阴阳概念作了拓展,如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活跃为阳,文静为阴;刚为阳,柔为阴;快为阳,慢为阴;热为阳,冷为阴,明确为阳,模糊为阴,等等。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汉语在各个层面都更多表现出"阴"的一面,而英语则"阳"的特征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3.
"阴""阳"作为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历来为学者重视,但是就这两个范畴如何由普通字眼上升为哲学范畴,学术界一直未给予重视。结合古文字和学术界目前确信传世文献考察"阴""阳"的起源,认为商周时期"阴""阳"的含义已蕴涵阴阳范畴的一些因素,但此时期阴阳仅仅是对天、地自然景象的客观描述而已,尚不具备形而上的深邃意义。后来经过古代哲人由此及彼的联想民,"阴""阳"才最终抽象为形而上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阴”、“阳”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同时也是贯穿整个内丹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阴”、“阳”本是指两种相对立的力量和方面,亦可指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抽象为两类不同且相关的属性。中医阴阳学说是一个哲学抽象性更高、辩证思维更强及重视研究阴阳平衡和阴阳互根转变的内在根据和规律的医学方法论,其内容更加丰富,形成一套完整的医学思想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些句子大家都耳熟能详,但对其中“阴”“阳”却总不能完整地加以解释,于是就看注释或从工具书中找答案:“阴”“阳”是一个相对概念。《辞海》中解释为:“阳”与“阴”相对。最初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以阴阳指自然界两种对立的物质势力,并以此来说明自然现象的变化……《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即是如此,还是有可能不甚理解,如果我们用地理知…  相似文献   

6.
一在中国人的各种思想观念中,“阴”与“阳”可算作是最占老、最基本的形态。它包罗万象,根深蒂固,深刻地影响着华夏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那么,何为阴阳?阴阳原初的涵义是指太阳光的向背,向日的一面称“阳”,背回的一面为“阴”。《说文》~书是这样解释的:“阳,高明也”,“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后来,阴阳一词又引申解释为气候的寒暖。随着人类认识事物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阴阳作为一对重要的哲学概念,被用来广泛涵盖、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互相对立消长、矛盾而又统一着的动态平衡势力及其关系,形成了诸如日…  相似文献   

7.
“易”之阴阳乃辨证关系, 坤 (或阴) 与乾 (或阳) 相互依存。目前学术界对 《周易》有两种看法:传统的以之为儒家经典之道,陈鼓应则认为它主要表达了道家思想,似乎有各执一偏之嫌。本文对 《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学说, 提出阴性的坤道哲学是其重要部分并作出阐释  相似文献   

8.
历史时期西南地区政区名称中有较多“阴”“阳”地名。而“阳”地名数量上又较“阴”地名更多。“阳”为山南水北之谓,“阴”为山北水南之谓也。这是一种习惯性解释。这种解释体现古人注意到了我国地势的特点。但部分“阴”“阳”的地名,在地势上并不符合水南山北,山南水北的特点。我们在解释时就不能望文生义,生搬硬套。  相似文献   

9.
本篇侧重论述《红楼梦》与中国哲学的关系,《红楼梦》哲学是“无”的哲学,是“心”的哲学(形象性的心学),其最高的哲学境界是“无立足境,是方干净”,其哲学视角是“天眼”、“道眼”式的大观视角。其哲学方式是好与了、观与止、色与空、阴与阳、真与假、是与非相通为一的“不二法门”。《红楼梦》作为异端性诗化的心学,与儒、道、释相关而自成一格局。  相似文献   

10.
<正>太极,是中国古代哲学用以说明世界本源的重要概念和范畴,阐明了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太极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易传·系辞》中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即为阴、阳二仪。阴阳相互依存,"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此消彼长,"阳盛则阴衰,阴盛则阳衰";阴阳相互转化,"阳之极即阴之始,阴之极即阳之始"。受太极阴阳之道的启发,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追求师与生、教与学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和谐共生的状态,把握好教学中虚与实、多与寡、开与合、动与静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董仲舒<春秋繁露>对阴阳五行学说的论述应该是自春秋战国以来最为系统、最为详尽的.通过宇宙观、世界观的建构,通过对阴、阳,五行及其与天、人关系的充分论证,董仲舒第一次把阴阳五行予以了哲学的提升.阴、阳之转移,有互不相同的基本轨迹.因此,阴、阳之位次也不相同.通常状态下,阴与阳不可能同时在一个时空点上俱在、并出.所以,阴阳不得俱出.阴阳之间,阴是阳之助,阳是岁之主.阳绝对尊于、高于,优越于阴.天道总以阴为权、以阳为经,并显经而隐权、先经而后权.但阴阳之间存在着一种"合别""中和"的关系.阴阳只有在中之居处才具有属于自己的开始和终结."中"是天下万物的真正归宿, "和"是天地世界所生所成的真实本然.  相似文献   

12.
传统、现代、后现代与中国哲学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考中国传统哲学资源在21世纪的价值,离不开西学的参照。由西方传入的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为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准备了条件。中国哲学本有的开放性则为这一转型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应当在认真总结自身短长的基础上,将西方的现代性精神与中国传统的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自觉结合起来,“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结构模型和变常互动互补的生存机制集中体现了中国哲学的价值。经过与现代性,后现代的相互折衷,必将能够适应新世纪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许多事物都具有对称的特点,尤其是动物,一般都可从中轴线上把它分成对等的两半.中国古代的阴阳之说几乎概括了一切事物的对立性: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单效为阳;双数为阴;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从某一已知孤立事物上从对称性的特点去思考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思维方式就叫对立思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从描述自由电子运动的方程中,得出了正负对称的两个能量解,一个能量解对应着负电子,那么另一个能量解对应着什么呢?人们知道电荷正负的对称性,狄拉克从对立思维中提出了存在正电子的电解。他的观点后来被科学实验证实  相似文献   

14.
宇宙由阴阳两种物质构成。其阴阳是互为制约,互为依存的。正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生阳,阳极生阴。生生不息之谓易也。股市是宇宙万事万物中的社会群体活动。如果将股市活动也看为一种阴阳现象,那么,股市的规律其  相似文献   

15.
"阴""阳"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其本义,“阳”为山南水北之谓,“阴”为水南山北之谓也。这种解释表明古人注意到了我国地势的特点。“阴”和“阳”由其本义,各产生了较多的引中义,这些意义几乎都能对举。“阴”“阳”组合而成双音词:“阴阳”也有较多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范缜的籍贯问题,历史上说法不一,有说南乡舞阴者,也有说顺阳者.事实上前非后是.因为1.属史载地名讹误,南乡舞阴当是阴县之误;2.西晋末年,北方士族纷纷避乱江东,顺阳范氏也不例外,而范氏移至战乱之地舞阴一说不能成立;3.史书所谓范泰为"顺阳山阴"人,而范缜为"南乡舞阴人",实与范晔案有关,范氏宗族为避讳之而有意改动原籍以致后人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7.
超电势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化学中的电化学知识告诉我们,电对的电极电势数值越大,其氧化态的氧化性越强;电对的电极电势的数值越小,其还原态的还原性越强。可逆电极的电极电势为:φ=φ°- RTnFlna氧化态a还原态其中φ°-为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a氧化态为电对氧化态的活度,a还原态为电对还原态的活度。而实际电极的电极电势:φ阳=φ可逆 η阳φ阴=φ可逆-η阴其中η阳,η阴分别为阳极超电势和阴极超电势。所以,严格地说,一个实际的原电池或电解池,其析出电极电势应为:φ阳=φ°- RTnFlna氧化态a还原态 η阳φ阴=φ°- RTnFlna氧化态a还原…  相似文献   

18.
"易"字上日而下月,日为阳而月为阴,阴阳和合即是易,易有阴阳。《易经》乃研究阴阳变化之学问,万物负阴而抱阳,掌握阴阳即能驾驭万物。人类喜阳而厌阴,阳多者人健康,阴盛者人多病。欲祛病强身,医家即有扶阳抑阴者。人有一毫阴气不仙,故丹道学家亦倡扶阳抑阴、纯阳无阴之说。  相似文献   

19.
阴阳平衡与现代科学物质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是物质运动状态或构成成份相对于自组织系统最佳有序状态正负偏离的哲学抽提,偏快或构成成份增加属阳,反之属阴。几千年来的中医实践和几十年来的中医证实质研究从宏观和微观视角给出了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20.
在人体内,血为阴,气为阳。在自然中,夜为阴,昼为阳;静为阴,动为阳。想要气血平衡,就要昼夜规律,动静有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宅”这一生活类型的出现,给人体带来了各种因为阴阳不平衡引发的疾病。人体阴阳平衡,则气血充足、精力充沛、五脏安康、容颜发光;若是身体的阴阳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早衰、失眠、内分泌失调,甚至导致脏腑器质性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