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外文言文阅读题在当前的中考命题中,越来越受到各地命题专家的青睐。由于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立足课内,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考查学生初步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要解答好这类题目,既要加强对课内文言文的理解、把握及知识的积累,又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思路,准确解答课外文言文阅读题,须把握好“读、思、联、结”四个字。读———解题的基础。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外文言文材料拿在手里,由于生疏,更要反复读,读懂、读透、读化。一读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读懂了它,文章大概意思就…  相似文献   

2.
今年高考语文试题,虽然在题面结构上不再将“文言文”列为单独的一大块,但在“语文知识及运用”和“阅读”两部分中,文言文所占比分,仍保持在30分左右,因此,仍有必要就今年高考的文言文试题来谈一谈中学文言文教学的问题。今年的文言文试题,基本上没有离开高中课本的知识范围。但是,原有的知识都“搬了家”,改了面目。这就需要学生化知识为能力。例如“造”字(“灵运造方明”),原义是“到”,这是高中学生都知道的。但在具体的句子里是什么意思?试题中列了四个意思:“会见、访问、探视、  相似文献   

3.
高娟 《快乐阅读》2011,(5):121-121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关键是读懂原文、准确把握文意。文言语句组成的要素就是实词。实词的数量较多,且用法较灵活,并且实词在文言文阅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就需要学生具有推断实词意思的能力。近几年来,高考文言文命题第一题多是对文言实词进行考查:一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正确或错  相似文献   

4.
古人写文章不断句不标点,人们阅读时就在句末用。”“断开,叫“句”,在句中用、”“断开,叫“读”。这就是传统上说的“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文言文最基本的能力。所以,近几年高考经常出现断句题。那么,怎样给文言文断句呢?下面谈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文阅读占了一定的比重。从每年考生的复习与答卷情况看,大多是投入多,收效少,得分率低,所以文言文阅读就成了考生们“头疼”的问题。考生如何才能更好地解答这类试题,取得好成绩呢?笔者在对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试题的研究中发现,高考文言文的应试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如果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就能提高文言文阅读的效率。一、着眼整体,实施整体阅读近几年的高考阅读试题非常重视对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文言文也不例外,整个出题思路完全遵循整体阅读的思维模式。以98年高考文言文试题为例:李若水字清卿,洺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  相似文献   

6.
许多中学生怕文言文,恨文言文,但只要学习方法得当就能学好文言文。 首先.学习文言文要做到“三多”:多读、多背、多练。我们所说的“多读”,不仅要读课本,而且要读读本。还应当阅读一些文言作品,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视野。“多背”是指凡是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要不折不扣地背诵.最好能一字不落地把它默写下来。倘若你能坚持到底,那么,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自然掌握了古人的用语习惯和遣词造句的方法.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培养起来了。  相似文献   

7.
进入高考大分时代后,文言文阅读教学迎来了更多机遇,但也面临严峻挑战。若仅从应对高考看文言文阅读教学,就显得视野狭窄了,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应该具有更宏大的视野。学好文言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不二法门,是必须夯实文言文阅读的根基。具体路径有:读译并重,领悟文意;注重积累,主动整合;"言""文""道"三者兼顾,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断句,是近年来高考新题型。它主要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2004年,北京高考语文卷第Ⅱ卷的第11小题就是文言文断句题,分数为5分;2005年,北京春季高考语文卷、北京高考语文卷、辽宁高考语文卷也相继出现了文言文断句题。这说明文言文“断句”题将成为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又一个新尝试。让我们先来看2005年北京春季高考卷第11题: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然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弗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  相似文献   

9.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怎样才是真正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了解了“之”、“乎”、“者”、“也”的用法,明白了“走”、“行”、“步”、“趣”等在文言文中的词义,知道了古汉语中一些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这就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了吗?如果认为学生掌握了这些就是具备了文言文阅读能力,甚至认为文言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这些,这就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未免就太失之偏颇了。虽然这些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所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但绝不是文言文阅读能力本身。正如掌握了一定的现代汉语知识并不…  相似文献   

10.
应对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读懂”文本是首要一环。许多备考的同学都为“读不懂”文本感到困惑,往往缺乏自信。其实这里有个“读懂”的尺度问题。有的同学把这个尺度定得太高了,以为非完全读懂不足以作答。我们大可不必作茧自缚,文言文的阕读文本只要能大致读懂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规定,中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独立阅读钱易文言文。”吕叔湘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为了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几年来,我们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番探索、改革,其作法主要有八个方面:一、诱发自读欲望。由串讲改为自读,开始学生象刚断奶的孩子很不满意。因此,诱发、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兴趣、欲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高考文言文的解题思路已确定这样的模式:整体感知——细项阅读——整体回读。这一模式告诉我们:整体感知是文言文细读回读的前提和基础,是文言文试题应答的关键。因此,解读高考文言文试题,切不可忽视对试卷所供文言文材料的整体感知。如何整体感知?下面介绍“四字法”,把它作为解答文言文试题的一把“钥匙”交给学生。操作程序如下:跳:回顾高考十多年的文言文,就体例而言,大多是史传文;就范围而言,大多为汉至唐宋时期的文章;就内容而言,大多为古代良臣名吏的美言佳话:或表现其运筹帷幄、深谋远虑的雄才韬略(2001年高考文言文);或表现其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刚直抗上、执法如山的感人事迹(96年—2000年高考文言文);或表现良  相似文献   

13.
通假字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有的语言现象 ,几乎每篇文言文中都出现通假字 ,必须注意辨析它 ,如果望文生义 ,就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通假字也就是在文言文中用乙字代替甲字的现象。在译意或阅读时必须按甲字的音、义去阅读、理解 ,才能准确地把握文意。一般来讲 ,通假字有以下几种类型。1、同音、形似通假例如 :①“满坐哗然 ,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读“zu惏” ,座位的意思。②“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直”通“值” ,读“zh姫” ,价钱的意思。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 ,读“zh摮” ,…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阅读不仅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试说明》在文言文阅读部分开头就提出了一个总要求:“能读懂浅易的文言文”。那么,怎么才能学好文言文,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呢?解决的办法就是去理解它,熟悉它,即认真做到多朗读,多翻译,多背诵。  相似文献   

15.
一个故事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怎样才是真正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了解了“之”、“乎”、“者”、“也”的用法,明白了“走”、“行”、“步”、“趣”等在文言文中的词义,知道了古汉语中一些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这就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了吗?如果认为学生掌握了这些就是具备了文言文阅读能力,甚至认为文言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这些,这就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教学千法读为本郑晓龙张茂娥文言文教学同现代文学教学比起来,说不上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就阅读而言,文言文教学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阅读浅易文言文是一种技能,而技能的养成同样是以较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积累为基础,以文言词法、句...  相似文献   

17.
一、读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学习文言文,强调多读、熟读,主要要求学生做到:1.准读。也就是要读准字音。读准字音是理解词语的基础。首先,在教学新课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先认真地预习,查字典解决课文中生僻的字。其次,不能使之读破句。所谓读破句,就是该停顿的地方不停顿,不该停顿的地方却停了。停顿不当,就不能正确地理解文章。如“其一犬坐于前”,若误读为“其一犬?坐于前”,那么坐在前面的就不是一只狼,而是一只狗了。2.变读。文言文中有通假现象,通假字应读通假字的音,如“入则无法家拂士”(…  相似文献   

18.
生问:“老师,怎样阅读?”我回答:“阅读要敢于‘突破’。”生问:“能不能具体点?”我给他讲,阅读要讲三个“突破”: 一曰“观念突破”。主要是突破一些不被同学们所认同的“阅读”观念。因为,从阅读的本质上讲,只要是能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的学习活动,都应该被称作阅读,所以观念突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以写促读。写作前可能有一定的借鉴性阅读,这实际就是一种广义的阅读活动。2.读思结合。读而思,思而读,读思结合,  相似文献   

19.
高考文言文翻译由原来的客观题变为书面翻译的主观题,体现了现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的重视,也能更直观地检测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真实水平,成为近年来高考试卷中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部分。由于要求学生书面翻译的特殊性,在复习时除了要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要求之外,还应抓住以下几点。一、仔细阅读文段,全面理解文段意思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翻译的两个句子一般是从一个完整的文段中抽取出来的,在译句之前必须对文段细致地阅读,在全面理解文段意思的基础上才能准确翻译。例如,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言文翻译就是从前面的文…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反复诵读,读多了,诗文的意思自然就会明白了。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也不例外。但教学现实情况却是学生阅读感受课文的时间被老师讲解的时问完全挤占了,学生自主朗读体悟的过程被老师忽略了。我们缺少“等待”过程,而过分关注于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落实与否,这为失误之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