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诗经》的生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中有一部分作品体现了生命意识,在表现理想方面,有表现理想爱情的;有表现理想生活的;有表现理想生活的,有表现理想政治的,在抒发激情方面,有抒发爱国激情的,有抒发热恋激情的,有抒发反抗激情的,有抒发惋惜之情的,在想象丰富方面,有的就生活展开想象,有的就显象展开想象,有的就禽鸟展开想象,有的就祭祀展开想象等等。  相似文献   

2.
王海霞 《辅导员》2014,(22):71-71
想象画教学是以培养想象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绘画教学方式。想象画教学经常采用无命题自由想象和有命题想像两种形式。无命题自南想象是指以想象训练为目的,不一定表现特定主题的想象画教学。首先,这种教学方法通常以实物启发联想。以实物启发联想要求学生观察具体实物,把产生的联想表现出来,它与记忆画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数学猜想作为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是数学探究活动的核心,数学猜想在数学探究性活动中的基本思维形式主要有以下3种:(1)直觉判别,这种判别通常在经验判别和审美判别2个层次上具体进行;(2)直觉想象,它实质上是思想的内插法,既在一系列已确定的事实之间填补空白,它主要表现为物理直觉想象与几何直觉想象;(3)直觉推断,它是指由一个或几个直觉判别,直接推出另一个直觉判别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4.
(一)课堂设计背量 想象是中学生作中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因为想象使得作表现生活有了主观上的极大差异与个性色彩.而这正是作生命力的所在。但问题是我们如何进行想象作教学呢?学生在想象时思维上有途径吗?想象需要的思维运作有轨迹可寻吗?除了少数悟性较高的同学。有许多学生会有一个困惑——我们不知道如何想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三、如何写为表现某个主题而进行的想象。想象是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表现主题,为的是使老生常谈的主题变得新鲜起来,从而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比如像《不尊重别人等于不尊重自己》、《知足者常乐》、《梅花香自苦寒来》等题目,其本身就揭示了文章要表现什么主题,如果要靠想象的内容表现这些主题,其尺度就是要有趣、有故事性,也就是说要尽量写成一个有点趣味的故事。为什么要这样呢?一是因为每个人都有阅读故事的兴趣,二是因为用故事来说明一个问题更方便一些。下面这篇《不尊重别人等于不尊重自己》写的也是一个故事,我…  相似文献   

6.
沈韵 《课外阅读》2010,(9):105-105
美术课中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是教学的主体部分,其教学内容以创造为主,但怎样创作,怎样表现是令许多教师和学生头痛的问题。教师也明白让学生发挥想象,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本想不出教师如何让他想象,即使有的想象出来了,可是又表达不出、画不出来。很多学生对美术作业采取的是一种应付的态度,很少有积极的参与,有相当部分的学生甚至不能完成作业,更有极个别学生出现抵触、厌恶的情绪。这时候,教师如果想采用强制交作业的手段来改变或者改善这样的局面,其结果总是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7.
《逍遥游》与《离骚》都体现出浪漫主义特色,它们都充满想象,但又有差别。《逍遥游》表现为一个一个的寓言,《离骚》主要通过神话来体现。《逍遥游》表面冷静,感情深隐,《离骚》感情直露奔放。  相似文献   

8.
林天宋 《现代语文》2007,(3):103-104
何为联想和想象?想象就是人脑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而联想是由一个形象到另一个形象,即由此及彼,并反映出了物问的内在联系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两的共同点是由一个形象到另一个形象的心理过程,不同点是:联想是从有到有,想象是从无到有;联想重在“联”,想象重在“象”,是“想”的结果。刘勰在《心雕龙·神思》中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可见联想和想象在学创作中的作用。同样,在阅读和鉴赏学作品时,也离不开联想和想象的参与。[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朱莉 《广西教育》2013,(37):92-92
儿童天生就有无穷的想象力。教师要想巧妙利用教材促成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点做起。一、精心保护:别‘愉”走了儿童的想象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场景:一个或几个孩子,静静地坐在草地上,痴痴地望着天空出神……这实际上是他们正在驰骋想象。这时,教师千万别去打扰学生的那片宁静,尤其是在美术课的教学中,这种难得的想象,应该得到教师的保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好奇、易兴奋、好探求的心理特征,去设计美术教学,并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促成学生产生表现艺术情感的欲望。  相似文献   

10.
数学想象是数学形象思维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数学想象主要表现在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数学想象是数学创造的重要因素。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数学想象能力,能使学生真正获得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形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激活学生思维,明确学习目标 掌握空间图形的各种位置关系,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培养一定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立体几何学习的一个总述性目标。空间想象能力在立体几何学习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必须明确空间想象能力的概念,才能明确上述学习目标。在这里,空间想象能力是指数学中处理空间形式,探明其关系和结构特征而需要的一种想象能力,是一种对几何结构的表现及其特征的加工能力。它包括三个层次的能力:空间观念、构建表象能力、表象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林芝 《广东教育》2004,(2):37-37
儿童都富于想象与联想,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有自己的新看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提出一些富有想象的命题,启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各种表现的天空里自由翱翔,使其想象思维朝着创造性、独立性、新颖性方向发展。这样,他们描绘的画不仅生动,而且更有新意。  相似文献   

13.
一、想象——让学生在空白处寻找快乐 儿童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儿童的想象力是儿童探索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从创新的想象开始的。古希腊生物学学家、散文学家普罗塔戈曾经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被点燃的火把。”那么,就让我们用想象的火种点燃学生的创造之火吧。  相似文献   

14.
给学生一个点,让学生想象一个面;给学生一句话,让学生写出一段话;给学生一个情节,让学生编写一个故事。这样的作文形式,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和创造余地,它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以引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推理想象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一、组词造境式词语是文章最小的语言单位,它可拓展为句子,组合成段篇。给学生一个字,他们可以组成许多词语;给学生一个词,他们可以造成许多句子;给学生一个句子,他们可以想象许多情境。为此,我们可精心选择学生熟悉且有较大构境空间…  相似文献   

15.
柯尔律治认为诗"是心灵的原来情况的提高"。可以把想象在创作中的运作看成是这样一个过程:由准备、发动到分解、融合、再创造,直至灵感爆发。想象的基础是无数次的感知;它以情感为动力,是一个有意想象与无意想象交互作用的过程;想象力溶化、分解,以便重新创造;想象的终极表现是灵感的爆发。  相似文献   

16.
一、利用想象,培养灵感。 当前,学生的作文模式化严重。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学生缺少想像力,特别是缺少创造想象力。写作文,仅写自己观察到的,往往使人觉得有骨无肉。“想象是作文的翅膀”,作文离不开想象。想象能够把记忆中的表象加以改造组合创造出新形象,  相似文献   

17.
胡塞尔的艺术美学思想建立在对想象现象学分析的基础之上。现象学意义上的想象与知觉、幻想不同,也不是一种能力,而是知觉的中性变样,这使想象既与被映像的现实联系甚紧,又不对现实“认之为真”;既是一种选出行为,也是一种构造活动。在此基础上,胡塞尔认为,艺术是被构成的想象领域。这一艺术论与模仿论、表现论相差甚大,可以称之为艺术显现论。胡塞尔对想象的重视与狄尔泰一样,意在借想象与艺术提升现实,创造一个意义世界,以对抗工业明的侵袭。胡塞尔纲要式的论述对海德格尔、萨特、马尔库塞等人的美学思想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总部办公大楼旁有一个企业文化牌,牌上的文字来自“西点军校”:“超乎常人想象的关怀,是明智;超乎常人想象的冒险,是安全;超乎常人想象的梦想,是务实;超乎常人想象的期望,是可能。”我感觉,蒙牛这几年的发展,与这几句话包含的理念非常巧合。但今天这里只说最后一句:“超乎常人想象的期望,是可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设计理念】 都说这是一个读图时代。教师就应当顺性而为,借力打力,充分通过观察、思考、联想、想象漫画让孩子来还原生活,体验生活,表现生活,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是想象。培养一个人的创造性想象力,是非常有必要的”。音乐是一门想象和联想的艺术,在一个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更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放在教学的首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