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7 毫秒
1.
1什么是认知冲突 所谓认知冲突,是指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无法包容的矛盾.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具有了形形色色的原有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知识时,他们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当遇到不能解释的新现象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  相似文献   

2.
引发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认知冲突,一般是指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无法包容的矛盾。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具有了形形色色的原有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知识时,他们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当遇到不能解释的新现象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例如,按照原有认知结构,初一学生不能理解芦苇、竹子等植物的地下茎(即根状茎),因为在他们的原有  相似文献   

3.
所谓认知冲突,一般是指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无法包容的矛盾.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具有了形形色色的原有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4.
<正>认知冲突是指人在原有的观念与新经验之间出现对立性矛盾时而感受到的疑惑、紧张和不适的状态。[1]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具有了形形色色的原有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知识时,他们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当遇到不能解释的新现象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2]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认知冲突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面临的新知识学习之间的矛盾与碰撞。实践表明,认知冲突有利于学生在矛盾中发展,在思维碰撞中生成智慧,从而累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引发和制造"冲突",积极引领学生不断解决"冲突",在丰富多样的思维活动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生成活动经验,并产生成功的愉悦。一、于新知生长点形成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运用原有经验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通常会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知识生长点,在新知识生长点形成一定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认知冲突是指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无法包容的矛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促使学生实现知识建构的契机和动力。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7.
<正>认知冲突就是个体意识到由于个人认知结构与环境之间、个人认知结构内部不同成分之间的不一致所导致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存在的某种差距所导致的心理失衡。学生在学习新知时,总是试图以原有的认知结构来理解新知,不能解释时,就可能产生认知冲突。政治课涉及许多概念、哲学原理、法律条文等抽象知识,学生对有些知识不曾涉及,对有些知识掌握有偏差,从而使教  相似文献   

8.
唐莉 《生物学教学》2011,36(7):54-55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引发"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的矛盾,使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地构建认知结构,学生学习的主体活动能够得到有效体现,思维得到进一步拓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就是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相互作用,把新知识融汇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调整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认知冲突是指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无法包容的矛盾,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认知冲突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  相似文献   

11.
认知冲突是指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即认知过程中的“障碍”或“不平衡”因素。设置课堂的认知冲突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它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使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促使他们去寻找协调、解决问题的途径。合理地利用课堂认知冲突,能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完成从“不平衡”到“平衡”的重组,也会改变教学活动相对单调、呆板的状况,呈现出迷人的课堂魅力。  相似文献   

12.
认知冲突是指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出现对立性矛盾时而感受到的疑惑、紧张和不适的状态。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原理,是促进学生实现知识建构的契机和动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理顺思路,制造冲突机会""发散思维,增强冲突体验""丰富形式,提升冲突效果"等策略来引领学生发展思维,完善和优化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3.
现代认知学认为,数学学习过程是新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同化和顺应是相互作用的两种基本方式,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学习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如果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缺少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或者原有观念不稳定、不清晰,就应设计、组织一些引导性材料,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架设一座“认知桥梁”.■一、复习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提供稳定固定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总要涉及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总是从其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结构.教师在备课时,一…  相似文献   

14.
所谓认知冲突,指的是在认知发展过程中,一个人原有的认知结构与当前的学习情境之间存在的暂时的矛盾和冲突,是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情境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  相似文献   

15.
丁亚英 《学周刊C版》2011,(12):113-113
认知冲突是指人的原有图式与新感受到的事件或客体之间的对立性矛盾。它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即学生获取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认知冲突,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的认知冲突,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的认知冲突。那么,如何创造性地运用这种宝贵的资源,  相似文献   

16.
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学生会接触到许多新的知识内容,而这些新的知识内容会与原有知识形成认知冲突。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应用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将认知冲突转化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工具。文章主要围绕如何运用认知冲突提升高中政治教学效率展开探析。  相似文献   

17.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新知识都能顺利地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之中,从而得到同化的,当新知识同原有的认知结构不一致时,原有认知结构就会对新知识的学习起阻碍作用,使新知识的学习发生困难。这时,就要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部分改组,以适应新的学习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调整。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十分注意知识的同化,还要十分注意知识的调整,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迁移的水平。 例如,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初步学会了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学生已有的这些  相似文献   

18.
一、学习的一般认知过程学习的一般认知过程可以用图示说明如下 :  学习者头脑中所具有的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结合方式 ,称为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当学习者所面临的新问题或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不同时 ,就会在认知冲突的推动下产生学习活动。如果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的联系比较密切 ,新知识可以直接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 ,从而扩展了原有的认知结构 ,称为“同化”。例如 ,小学生在学习“质数与合数”时 ,已经具有整除、约数与倍数等概念 ,只要将其略加扩展 ,把自然数按所含约数的多少进行分类就可以得到质数与合数概念 ,就是同…  相似文献   

19.
陈延 《现代教学》2016,(Z1):138-139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已拥有了很多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这些前认知对学生影响很大。因为在学习新知识时,人们总是试图用原有知识同化新知识,当遇到无法解释的现象时,会感到疑惑、紧张和不适,就引发了认知冲突。如果能够利用好认知冲突来修正旧有认知,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基于认知冲突的物理有效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可以在学生的能力培养、知识的深化和思维的拓展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认  相似文献   

20.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它既强调已有的知识经验,即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又重视学习材料自身的内在逻辑。正是通过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教材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相互作用,学生将新知识纳入认知结构,重组认知结构,从而获得对新教材意义的理解。一、引发认知冲突,主动建构新知识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具备了代数式、算术平方根、二次根式、公式(a)2=a(a≥0)以及代数的思想等等。现在要学习的公式a2=|a|与(a)2=a(a≥0)比较,其困难在于新学习的公式中,虽然只是把平方从根号外“移到”根号内,但这却把问题的性质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