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骐 《现代英语》2023,(18):72-75
文章以“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生态哲学观为指导,以生态拓展后及物系统为理论框架,对比亚迪2022年社会责任报告中的总裁致辞部分进行生态话语分析。研究发现,该篇总裁致辞中出现较多的是动作过程和关系过程,参与者角色呈现多元化。文章旨在揭示总裁致辞中生态意义的表征方式及其生态取向,以期敦促形成生态有益性语篇,减少生态破坏性语篇,为我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对话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王妍 《海外英语》2024,(6):74-76
基于评价理论下的介入系统框架,以“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生态哲学观为指导,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选取CNN有关“威洛石油项目(Willow Project)”的报道作为典型新闻类能源话语进行剖析,统计分析报道中介入资源种类及其分布情况,以判断报道背后所隐含的生态取向。研究表明,报道中借言资源占比远高于自言资源,借言资源的整体分布比例为“归属>包容>否定>反驳>支持>同意>宣布”;通过分析可见,报道整体生态取向为生态有益性,呈现出生态本位立场。  相似文献   

3.
在和合生态哲学观指导下,利用符际互补理论对某网络旅游景点简介多模态语篇展开生态话语分析。结果表明,该网络旅游景点简介多模态语篇所表征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构图意义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模糊性特征。因此,基于生态话语视角,该网络旅游景点简介创作应增加自然界中非生命体和非人类生命体视角、双向“索取”类信息以及自然景观或自然物种的显著性来发展其多模态语篇。  相似文献   

4.
王晶 《英语广场》2021,(10):48-51
本文以2019年某新闻网页中的气候变化类语篇为例,以多模态社会符号学为理论框架,从内容、形式和功能三个方面研究该网页中气候变化类语篇的多模态语类特征。研究发现,气候变化新闻内容上着重围绕“极端天气”主题;形式上采用多种符号模态协同作用,以实现气候变化类新闻“报道事件影响、普及气候知识、引导读者行动”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5.
选取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叙利亚危机最为紧迫的时候连续两周电台演讲作为样本语篇进行分析,运用Martin的评价理论为理论基础来研究新闻演讲语篇中的介入资源。通过对这两篇演讲对话性紧缩资源和扩展资源的数据统计分析,揭示说话者如何隐性地将介入资源融入到演讲中,来表达不同的观点、态度和立场,开启或压制对话空间,以达到感染和说服听者的目的。研究结果发现,新闻演讲中,借言系统的对话性紧缩资源突出,演讲者更加倾向去表现权利,传达话语信息,企图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听众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赵勋 《华章》2014,(27)
评价理论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究话语的人际意义的突破性理论体系。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语篇中表达态度的语言资源。本文试图运用评价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从其核心子系统--态度系统的视角对政治新闻语篇进行分析,揭示政治新闻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呼吁读者对政治新闻进行批判性解读。  相似文献   

7.
语篇分析和对传信范畴的研究分别是近年来语言学界的热点话题。由于话语中传信语的选择能够体现出话语信息的来源或可靠性,并隐含着说话人对信息的态度,所以对新闻语篇中传信语使用情况进行研究,既能够反映新闻语篇的特点,又能体现出传信语使用的特点,并揭示出记者的认知背景。  相似文献   

8.
语篇分析和对传信范畴的研究分别是近年来语言学界的热点话题.由于话语中传信语的选择能够体现出话语信息的来源或可靠性,并隐含着说话人对信息的态度,所以对新闻语篇中传信语使用情况进行研究,既能够反映新闻语篇的特点,又能体现出传信语使用的特点,并揭示出记者的认知背景.  相似文献   

9.
评价理论为汉语军事新闻评论语篇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视角。文章从评价资源的角度出发,在态度资源的理论框架下,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30篇有关南海问题的汉语军事新闻评论语篇进行了多参数分析,对汉语军事新闻评论语篇的态度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写作目的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评价理论在汉语语篇分析中的可应用性。同时希望为中文新闻评论语篇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新闻语篇历来是批评性话语关注的焦点之一,但鲜有关注自然灾害的。2008年初中国遭受了五十年未遇的雪灾。分析选自美国媒体《纽约时报》、国内英文报纸《中国日报》对中国雪灾的两篇相关报道,发现美国媒体对雪灾破坏程度的描述远比中国媒体所描述的严重,呈现出一个脆弱的中国形象。对语篇的批评性分析研究对英语学习者、教师和研究者在新闻阅读与教学上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元话语是语篇中表明话语组织框架、作者对命题内容和读者态度的各种语言机制。本文采用Hyland(2005)的语篇元话语分析框架,考察英语学术期刊结论部分元话语资源使用情况,以期研究结果为学术期刊的写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元话语是VOA时事新闻英语语篇的重要构篇机制。基于自建VOA时事新闻语料库,运用语料库分析软件AntConc3.2.1w,能统计出元话语在时事新闻语篇中的分布情况。元话语的广泛分布在构建新闻英语语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时事新闻英语中元话语的三种运用模式能够很好地引导听众理解各类说话者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3.
介入系统是人际话语意义系统的研究内容之一。采用”三声型”介入系统框架,以”可持续发展观”为生态哲学指导思想,从生态语言学视角出发,对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师话语中介入系统的来源、特点、生态取向和功能进行剖析,研究发现:课堂教师话语介入系统的基础是教师的情感态度和认知,是一种干预课堂语言生态环境的手段,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以及课堂语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英语新闻语篇中的并置手段及其语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置是一种将短语、意象、情节、题材等聚合的一种叙事方式,具有特殊的语篇效果,本文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从新闻事件并置、新闻话语并置等方面,探讨了并置在英语新闻语篇中的应用,揭示出英语新闻语篇中语言的微妙之处,同时认清西方媒体一向标榜的所谓的新闻“客观性”。  相似文献   

15.
并置是一种将短语、意象、情节、题材等聚合的一种叙事方式,具有特殊的语篇效果,本文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从新闻事件并置、新闻话语并置等方面,探讨了并置在英语新闻语篇中的应用,揭示出英语新闻语篇中语言的微妙之处,同时认清西方媒体一向标榜的所谓的新闻“客观性”。  相似文献   

16.
元话语是语篇中标示话语组织结构、作者对命题内容和读者的态度的各种元语言机制,在语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从元话语与基本话语的差异入手,讨论元话语的两种不同类型——语篇交互型元话语和人际互动型元话语,并进一步分析这两种元话语在语篇中的互动功能,旨在揭示元话语在语篇构建过程中的功能和规律,提高英语写作质量。  相似文献   

17.
捷克语言学家丹尼什将主位作为单个话语或句子出发点的概念延伸到解释语篇内在连接性的概念,提出“主位推进程序”。通过分析胡壮麟提出的4种主位推进模式,探讨其在英语单个新闻语篇分析中的作用,发现应用主位推进模式可了解英语新闻语篇的大概内容,语篇如何展开及语篇中句子间的语义关系,为新闻语篇分析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批评性话语分析领域的代表人物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模式理论,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角度对一篇CNN报道进行了分析。从中反映了在新闻语篇中体现话语文本互文性的“话语表现”与“杂语性”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同时也体现了新闻语篇中代表不同权力阶层的“声音”是如何被很好地融合、搀杂,以用来表现不同权力阶层的意识形态的。  相似文献   

19.
根据韩礼德的界定,语域指的是“语言的功能变体”。所谓功能变体就是因情景语境的变化而产生的语言变化形式。通过对新闻语篇的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分析,我们看到语域分析为新闻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多层次和多功能的理论框架。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语篇的语义和文体特点。  相似文献   

20.
苏奕华 《文教资料》2014,(18):181-182
评价理论作为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延伸,其对话语中人际意义的分析与研究是语言学走向应用的重要标志。Martin的评价理论成了各类语篇中人际意义研究的试金石,不同的文本类型、不同的文化语境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在新闻语篇中,对于事件发生的评述,要求依据新闻撰稿的特点:客观、真实。尽管如此,人际意义在新闻语篇中是客观存在的,对于新闻报道中人际意义的分析,有利于正确把握新闻的主旨与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