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鲁娟 《职业技术教育》2007,(5):28-29,49
艺术教育以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为宗旨,将培养人的创造力、合作态度、团队精神、意志力及动手能力作为重要目标。室内设计艺术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学科,其课程发展应体现现代艺术教育的理念,即课程设置上注重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衔接与融合,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团队活动和实战合作,在课程评价上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等。  相似文献   

2.
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充分体现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含蕴着秀美婉约的美学风格和自然、质朴、实用的艺术精神以及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的生态美韵。古希腊建筑艺术彰显了理性之美烛照下的数理和谐,显现着宏伟、庄严的美学风格以及古希腊人追求完美的艺术精神。比较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和古希腊建筑艺术,意在发现建筑艺术背后中西文化和艺术精神的差异,即辨识民居的"天人合一"内涵、简朴实用风格与古希腊建筑彰显理性之美、数理和谐的形式之美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艺术课程充盈游戏精神的滋养,能够充分发挥游戏和艺术的双重作用,致力幼儿自由、和谐、全面成长。然而,当前幼儿园艺术课程面临游戏精神失落的困境:艺术课程中游戏无功利精神的让位,体验精神的虚假,自由精神的匮乏以及创造精神的缺失。面对如此困境,艺术课程每一环节都应受到游戏精神的观照,使得艺术课程进化为"艺术游戏":以情感为切入点,确立兴趣与审美共举、想象与创新并重的艺术游戏目标;以生活为出发点,选择切合幼儿经验、综合化与体验性相融的艺术游戏内容;以幼儿为关注点,打造互动和谐、教法多样、组织形式灵活的艺术游戏过程;以发展为制高点,强调主体多元、深化过程、梯度个性化的艺术游戏评价。  相似文献   

4.
儒道精神的入世和出世,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两大支柱。儒家成就了中国人的道德生命,道家完善了中国人的艺术生命。音乐作为思想文化的载体,背负着儒道两家的精神。古琴艺术作为中国古老的音乐形式,承载着圣贤哲人的人生哲学和艺术精神,流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血脉和对人生态度的感悟。  相似文献   

5.
龙狮课程活动对青少年进行艺术教育发挥着积极作用,运用民族优秀的本土文化资源进行美育渗透更是大有作为。本文以"龙狮课程活动"为例,利用传统龙狮活动的课程再造,对初中学生在艺术教育的价值认同、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等方面作了探索,促进学生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精神得到升华,灵魂受到洗礼,能更有效地促进艺术教育和美育活动的"交融"。  相似文献   

6.
赵春燕 《陕西教育》2007,(10):20-20
综合性艺术课程是在改革中诞生的新型课程,综合性艺术课程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强调艺术教育的创新精神,打破传统艺术分科的界限,在艺术学习和艺术实践中,注重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融合及艺术领域与其他非艺术领域的融合,知识技能与人文主题的结合,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整合发展的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艺术课程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书法篆刻等,是陶冶情感的课程。而情感是左右人思想、情绪的重要因素。尤其当代的艺术教育中情感更是主宰着艺术课堂的整个过程。本文将以情感为中心,对情感在艺术课堂中所起的作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西方宗教教育在政治认同、社会教化和道德养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在我国乃至世界都影响深远。通过宗教课程和宗教活动,西方宗教教育强调对人精神生活的关注,宣扬对超自然物的尊崇,并借助音乐、壁画、雕刻、文学故事等艺术手段形象地展现虚幻世界,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情感性、形象性等艺术特色。这对于提升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强化其亲和力、感染力、说服力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感悟伦勃朗     
伦勃朗的艺术成功之道贯穿着三种精神:(一)入市而不随市;(二)强烈的艺术使命感;(三)始终不渝的保持艺术的童心。正是这三种精神使伦勃朗的绘画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使人景仰不已。  相似文献   

10.
文学的艺术精神是指文学内在的艺术本质和精神诉求,它是一种触及人的本体存在和精神生成的深层思考,它不仅指导着各种艺术活动,而且作为一种精神理念渗透于社会、人生的各个领域。新时期小说的艺术精神主要体现为一种哲学意义的人文关怀,体现出一种可贵的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呼唤及其自觉的主体意识的张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表现人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表达人的内在需求和深层欲望,成为新时期小说的主导话语。新时期小说在人文关怀的主题之下也包含着人的发现和启蒙以及对旧的观念和成规的批判。虽然这其中少不了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及“五四”的精神传统,但它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学而言,还是具有一些新的开创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艺术精神的掌握”是人对世界掌握方式中的一种独特方式,作为文学艺术的本质规定,它也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它意识形态形式的重要标示。其内涵既体现在认识论方面,同时也体现在实践论方面,它不仅包含着艺术认识的方法,而且包含着艺术实践的方法。艺术精神的掌握不仅指向对世界的认识、理解,还指向艺术作品的构思与表达,也即创作。这一命题的理论依据是人类有史以来全面丰富的文艺实践。因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人与世界的关系及文艺自身的本质规律的角度提出“艺术精神的掌握”这一科学命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人,艺术课程有了很大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以往艺术教学内容相对独立的局面。新课程理念倡导课程资源应该有效进行整合,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及运用就为艺术课程的整合提供了更先进的教学手段及技术上的支持。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进行课程整合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教学走进了整合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课程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没有明确而先进的课程理念,我们无法做好艺术教学工作。本文试从生态学视角对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音乐课程标准》、《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艺术课程理念作理论论证,以期增强广大艺术教师课程理念上的认同感和教学操作上的方向感。  相似文献   

14.
课程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没有明确而先进的课程理念,我们无法做好艺术教学工作.本文试从生态学视角对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音乐课程标准》、《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艺术课程理念作理论论证,以期增强广大艺术教师课程理念上的认同感和教学操作上的方向感.  相似文献   

15.
实践证明,公共艺术课程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塑造其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受到传统艺术教育模式等因素的束缚,我内蒙古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6.
综合课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的理性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在课程设置、组织模式、课程结构等方面存在许多亟待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制约着公共艺术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在公共艺术综合课程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阐述了公共艺术综合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以及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歌唱艺术是人的精神产品,歌唱演员在创造歌唱艺术产品的过程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良好的表现力体现着歌唱演员的综合素质,歌唱艺术的创造应全面提高自己的技能与修养,使歌唱艺术的产品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的民族文化艺术课程力求把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渗透到艺术课程中,其价值不仅体现为儿童的生存价值,更为重要的是民族文化艺术课程通过关注儿童的人文精神需求,唤醒儿童的民族文化精神诉求以及塑造儿童完整精神人格等方面实现了更深层次的儿童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的民族文化艺术课程力求把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渗透到艺术课程中,其价值不仅体现为儿童的生存价值,更为重要的是民族文化艺术课程通过关注儿童的人文精神需求,唤醒儿童的民族文化精神诉求以及塑造儿童完整精神人格等方面实现了更深层次的儿童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的移人比其它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的首位目标。音乐教育是最好的情感教育课程,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有效途径。好的音乐作品能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共鸣、激动、联想、想象.使人受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