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谈起英才教育(俗称“神童教育”),人们就会想起我国的“英才班”(俗称“神童班”),包括大学少年班和中小学的超常教育实验班。“文革”结束后,我国百废待兴,急需各类人才尤其是科技英才,中央提出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要求。在此背景下,197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办少年班,将一些早慧的中学生集中到大学学习。1985年以后,又有12所大学加入,举办了少年班。大学少年班需要生源,于是有一些中小学开始举办超常教育实验班,与大学少年班相衔接,为少年班提供生源。  相似文献   

2.
大学少年班招生选拔智力测验问题──中国科技大学叶国华一、问题的提出我们提出大学少年班招生选拔智力测验问题是基于下述原因:1.选拔智力超常学生是进行超常教育实验的前提鉴别和选拔超常少年、儿童,是进行超常教育实验的首要工作。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经过近20年...  相似文献   

3.
关于大学少年班超常教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年班作为我国一种独特的超常教育形式 ,在创办的二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但作为新生事物 ,它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质疑。本文就少年班的存废问题提出了理性的思考 ,认为这种教育形式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和公平民主的现代教育理念 ,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但鉴于少年班幼稚的一面 ,也希望大众对其发展给予支持和关心  相似文献   

4.
一 实验课题的提出 1984年人民日报报导了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大学少年班并取得成功的情况。不久,清华等十几所院校也建立大学少年班。 得知这些情况后,我们从教育系统工程的角度考虑了三个问题: (一)考取大学少年班的学生,由于缺乏系统正规的小学和中学教育,难免出现一些缺欠(如知识不系统、集体意识差,动手能力差等),这会给上大学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2008年3月22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举行30周年庆典。庆典会上,少年班班主任贺淑曼哭了。30年来,少年班所经历的冰火两重天,在她心中留下了太多太深的痕迹。30年前,少年班的光环被无限放大,宁铂、谢彦波……一个个十四五岁的孩子成为全中国都知道的名人、神童。然而,就在人们对少年班日渐迷狂时,一些神童却被自己身上的光  相似文献   

6.
武六红 《小读者》2011,(6):33-33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龙城太原的一所中学传出喜讯:15岁的初三学生高凡雅经过笔试、面试层层选拔,以优异的成绩被西安交大少年班录取。她也是今年山西省唯一一个被少年班录取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打开网页,关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争议纷至沓来。有些网友对少年班这种培养方式更是大不赞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少年天才光环背后的确隐性存在着不少让人费解之处。昔日的天才怎么成长有这样几个少年实例:宁铂,一个少年班的典型性代表人物。他2岁半时能背诵30多首毛泽东诗  相似文献   

8.
应用卡特尔16PF量表对中国科技大学86级少年班学生进行了16项个性特征测试与分析,同时选取科大86级本科生及附中高一学生各一组进行了对比测试与分析。所得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显明的科学确定性,与少年班超常教育的实际基本相符。86级少年班学生较对照组的非智力个性品质优良,并为超常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1978年3月,在老一辈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和丁肇中等的大力倡导和热心支持下,在方毅等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和推动下,为探索中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规律,为培养在科学技术等领域出类拔萃的优秀人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少年大学生集中培养基地——少年班。少年班的创办是我国高教史上的一项改革和创新,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实验。截至2001年10月,少年班已招收25期共949名优秀少年大学生,现已毕业727人,在读222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创办已经快满九周年了。这些年来,我在少年班研究组里做了一点研究工作,并把自己的一点研究体会运用在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上。我感到,创办少年班的深远意义远不止在于培养每年招收的那二十几个少年大学生,少数几个“神童”、“尖子”,而且还在于少年班的实践对大部分常态少儿也具有普遍适用的意义。少年班教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正是少年班多年以来的目标所在,她的选拔机制和培养方案都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少年班在30余年的办学实践中培养了一批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青年学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我校少年班自1978年3月创办以来,已整整12年了。这些年来,在中国科学院和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已初见成效,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1984年中央领导同志肯定了少年班的办学经验。李政道教授在听取少年班办学情况后高兴地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超常儿童的发展,现今国内很多地方开设了"少年班",笔者认为"少年班"的开设违背了教育公平。在教育公平的视角下,要使超常儿童得到更好的发展,普通学校可以借鉴"少年班"内部的一些办学模式,从而使超常儿童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少年班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的新设想肖臣国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结构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才良好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我们少年班00班教育目的就是针对少年班00班学生特点,根据国家未来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进行本科阶段的高层次...  相似文献   

15.
少年班——高等教育早出人才的一种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需要,探索培养理科智力超常少年全面发展的规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一九七八年三月创办了少年班。少年班是一种新型的办学形式,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项改革和创新。七年来的办学实践,显示了她旺盛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前景。目前,科大少年班已有二届大学毕业生共一百一十七人。其中有八十多名年龄仅十五至二十岁的学生,在国内外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首次出现了我国教育史上的“三最”:年龄最小的国内研究生(十五岁);年龄最小的出国研究生(十六岁);年龄最小的助教(十九岁)。这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对“少年班”进行分阶段的实录、分析,无疑对当代教育学的研究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1978年3月,在经历了十年动乱后,正当我国人民迎接“四化”欢呼科学的春天到来之际,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勇于改革的中国科技大学这块教育园地里,少年班应运而生了。十年来,少年班以其特有的生命力,开拓前进,茁壮成长。少年班的建立填补了我国超常教育的空白,为我国教育史谱写了新的篇章。十年来我校少年班  相似文献   

17.
(二)教师的发现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创办,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不少家长、老师和干部发现周围的超常儿童时,就写信给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希望得到学校的指导和培养.据不完全统计,少年班每年要收到1500余封推荐信,其中教师推荐占大部分.  相似文献   

18.
美国有“天才儿童教育局”,英国有“天才儿童国家协会”,法、德、日、澳等40多个国家都开始发展超常教育,中国有少年班。但有报道称,中科大少年班在2008年3月举行30周年庆典的时候,面对中国少年班光环褪去的尴尬现实,老班主任贺淑曼只能哭泣以对。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大少年班创办于1978年3月,是为智力超常的早慧少年提供的一种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创新举措.1985年,学校在总结和吸收少年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办了"教学改革试点班"(又称00班).  相似文献   

20.
自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少年班以来,全国相继有12所高校增设少年班。现在,我校少年班的第一批“产品”即将接受社会的检验。回顾他们成长的历程,对我们的培养工作进行反思,是不无教益的。为此,本文拟就如何正确处理超常教育中的两个关系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