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祜族教育的回顾与反思——从民族志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 《民族教育研究》2007,18(4):103-107
本文从民族志的视角出发,概要地论述了拉祜族教育的历史,如实地反映了拉祜族现代学校教育面临的教育投入有限、低学业成就、高失或辍学率、接受小学以上教育机会较少等问题.在对其现代的学校教育进行了反思之后,作者阐述改善拉祜族学生低学业状况和地方课程开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民族杂居地区的教育工作的好坏.关系着我们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关系着边疆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本研究选择民族杂居情况非常典型的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作为研究地点。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这些年民族杂居地区的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依然存在诸如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我们必须给民族杂居地区的教育以特殊的政策.才能促使民族杂居地区的教育快速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教育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民族因其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同而具有各自独特的数字文化。拉祜族传统的数字文化反映了拉祜族独特的心理文化和审美习惯等,探析拉祜族数字文化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拉祜族的传统文化及其丰富内涵,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4.
贺开村位于云南省勐海县勐混镇,高山地形,是拉祜、哈尼、傣三种民族组成的一个半山区村寨。笔者在这里针对拉祜族村寨的民俗与教育情况进行了田野考察,当地2008年修通道路,通路之前与外界交往较少,过着高耕火种的日子。随着2007年茶叶市场的兴盛,贺开村"万亩古茶园"享誉全国,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基础设施也逐步完善,贺开拉祜族村寨迸发出新的文化活力。此次田野考察,笔者和拉祜族人民生活在一起,追求在客观公正的视角下了解当地拉祜族民俗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到当地学校考察拉祜族学生学习生活,分析山区拉祜族教育发展情况,以及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拉祜族是云南省16个跨境民族之一,有着自己的社会文化特质。通过对异彩缤纷的拉祜族民俗活动的展示,分析拉祜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倡导以拉祜民族为主体,推广普及全民参与保护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意识。少数民族优秀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任重道远,需要拉祜民族和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推动参与。  相似文献   

6.
正得知杨红到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人民政府挂职,担任主管教育等方面工作的副市长,笔者很高兴。因为,她在笔者接触的研究民族教育的青年学者当中,是比较了解民族教育的实情的,也是有实干能力的。可见,能学以致用的确是件好事。而当读到她新出版的专著《拉祜族女童的教育选择:一项教育人类学的回访与再研究》时,作为她过去的同事,这种感觉便更加清晰。杨红研究拉祜族女童的教育问题是她从在中央民族大学上研究生时开始的。跟着导师滕星教授,  相似文献   

7.
澜沧县是一个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县,全县土地面积8807平方公里,99%是山区、半山区,与缅甸接壤,46.43万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76.9%,其中拉祜族占42.5%,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澜沧县的教育就是民族教育,是《云南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点扶持的对象。解放5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澜沧县的民族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澜沧县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边防巩固、民族团结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截至2002年,全县有小学…  相似文献   

8.
拉祜族民间诗歌记录了整个拉祜民族的历史,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资源,具有独特的美学追求和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崇尚自然、张扬人性和追求“天人合一’’的旨趣三个方面。拉祜族民间诗歌为研究民族的历史、思想和文学文化提供了最好的范本,其独特的价值取向也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建构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搭桥节是临沧市南美乡拉祜族特有的传统节日,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搭桥节展现了拉祜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稻作文化、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民族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拉祜族是源流较长的民族,由于历史的、自然的、社会的等多种原因,拉祜族地区的商品经济一直处于滞后的局面.本文对拉祜族地区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性及对策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拉祜族女童的教育选择》基于"拉祜女童项目",通过对拉祜族、拉祜族教育的宏观民族志撰写与拉祜族女童小学初中阶段教育的微观民族志撰写,为读者提供了理解拉祜族女童教育的广阔的社会文化图景,呈现了拉祜族女童教育过程中的教育选择与教育分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阐释与反思。其学术特色与主要贡献:一是提供了教育人类学实验与跟踪研究的一项典型案例;二是精湛的民族志撰写与深刻研究反思的巧妙结合;三是对学校文化再生产与教育不公平现象进行了本土化阐释和思考;四是扎根本土创新性地提出了"性别资本"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拉祜族习惯法及其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祜族习惯法是拉祜族在生存、发展的漫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不断新陈代谢的,是拉祜族的历史及其所处的时代的产物,它记录着拉祜族的社会政治法律制度,贯注着拉祜族的思想感情,体现着拉祜族的文化心理素质,渗透着拉祜族的宗教信仰,是拉祜族人民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集中表现。拉祜族习惯法作为拉祜族民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变异性,它随着拉祜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拉祜族精神和物质生活的变迁而变迁。  相似文献   

13.
调查表明,贺开山地拉祜族学校教育中存在着隐性辍学、低学业成绩和学历层次低等问题。物质条件的改善与少数民族教育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同步。贺开山地拉祜族社区文化传统所内化的非正式制度与现代学校教育目标的巨大差距是导致拉祜族学生徘徊于现代教育边缘地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云南省勐混镇贺开村拉祜族学生学习成绩差、学生间歇性辍学严重现象的深入考察,发现读书无用论的价值取向、早教缺乏、文化冲突等,是目前拉祜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的真正原因。改善拉祜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现状的对策是:加大对民族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扶持,加大对民族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投入,学校教育中要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民族性与民主性:两种维度的国家认同教育及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水兵 《教育学报》2013,9(1):21-26,36
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是"民族"与"国家"的融合体。民族意义上的国家认同和政治意义上的国家认同是现代国家认同教育的两个基本维度。前者以民族历史、文化、语言认同为核心,涉及共同血缘、地域、历史等文化价值维度的认同教育,后者以宪法认同为核心,涉及人权、民主、法制等共同政治价值维度的认同教育。两者共存于国家认同教育的建构过程,不是非此即彼,而是良性互动,应有机地统一起来。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爱国走向宪法爱国是时代发展趋势,民族品格的塑造和民族精神的培育仍然是当代公民教育的重要使命。现代公民教育在两者张力之间培养既有民族品格和民族性精神,又具有现代民主意识的理性爱国公民。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国务院批准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和精髓。但是历史教学的传统模式仍然落后于现代教育的要求,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本将对历史教学现状及创新教育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湘西教育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蜕变。湘西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复杂的民族构成使其形成较为独特的历史特点,具体表现为现代教育体系的初步成型、教育发展的相对滞后性、民族差异性、匪患的阻碍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论清朝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朝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是在后金政权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是清朝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政府突破了“华夷之变”的局限,制定和实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对发展少数民族教育采取倾斜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中积极倡导教育,程度不同地改变了少数民族轻视教育的观念。通过广设学堂,推进普及的方式,有效地缩小了中国各民族之间在教育方面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少数民族及其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近代少数民族地区新式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开创了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教育的先河,对维护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虽其政策在实施中尚存在不足,但其成功的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拉祜族居住地位于边疆,交通不便,环境封闭,所以,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各种传统信仰。至今,灵魂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仍然在拉祜族的社会生活中产生着较大的作用,同时,也对拉祜族的民族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调查看民族教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现代民族教育的结果,是产生一种既顺应时代要求又不失地方特点和民族个性的化。为取得这样的教育预期,民族教育必须将现代教育的客观和一般要求与民族对象的主观和特殊需要协调起来。民族教育必须真正为民族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