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关于环境”“在环境中”“为了环境”的教育原则 “关于环境”“在环境中”“为了环境”的教育原则是人们普遍认可的卢卡斯环境教育模式中所阐述的环境教育的原则,其中,“关于环境的教育”主要是指环境教育要传授有关的环境知识,理解不同群体对待环境所持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差异,理解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办法;“在环境中的教育”则要求把熟悉  相似文献   

2.
复杂范式对教育研究中"问题诊断"的方法论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教育研究特别是教育研究中的“问题诊断”一直受简化范式-“经典的科学性特有的理解方式的原则的总体”的指导,而在研究对象、研究观念、研究方法不断变化、创新的今天,借助复杂范式-“彼皮联系起来将能决定关于世界的复杂的观念形式的理解原则的总体”,将拓展教育研究特别是教育研究中“问题诊断”的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日本小学的环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环境部在1998年的文件记录中正式将环境教育定义为:“加深关于人类与环境之间关联的理解和认识,推进国民具有责任性行动的学习。”通俗地说,环境教育就是为了创造使人类子子孙孙能够继续生存的更好的环境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4.
国际理解教育——学会理解与共存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进程中,多元化和不同的价值观既冲突又融合,“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根基是学会“理解”与“共存”,共创和平环境,本对国际理解教育的提出,现实意义,理论根基和涵义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5.
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甄境教育的关系可眦说是非常密切的,地理教育中强调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教育申所倡导的“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基本一致的。因而1992年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明确指出,地理教育可以为环境和发展教育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郭靖花 《山东教育科研》2014,(13):I0005-I0005
“教育理念”指关于教育方法、目的、态度等的观念。教育理念与教育观念不同,前者是对教育环境、主体、客体以及三者关系的理性认识,后者是针对一定教育实践的理解和感悟。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社会、历史、文化特性,决定了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必然具有理解性质。在理解中,或者说通过理解,人们便获得了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意义就是“教育是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日常语言世界中,在教育理论世界中。从有关教育的语词和教育俗语中,我们能透视出鲜活的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们关于教育的社会性理解和认识;从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把握中,我们可以获得人类创造的教育理性。日常语言世界的教育意义是教育历史的积淀,它继承历史,说明现实,现实证明了它的实际,它又证明了现实的合理。理论世界的教育意义,在理性的道路上也继承了历史,但对现实它隐含着批判,更大的志趣在于引导教育现实放下包袱,走向未来。我们若想获得一个关于教育的全面的理解,就必须在日常语言世界和教育理论世界之间建造桥梁,沟通常识和理论,链接历史、现实和未来,把知性逻辑和理性逻辑辩证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8.
老子的思想是博大、深邃的。《老子》关于教育的论述也是发人深省的。其中“不言之教”可以理解为一种隐性教育思想。他的这一思想体系可以包括“道法自然”的教育规律;“起于累土”的教学原则;“无弃人”的师生关系;“以身观身”的自我检测。这四方面对于我们在教育中按规律办事、教学循序渐进、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关注细节,及时引导,从而更好地发挥隐性教育思想的育人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日本小学的环境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环境教育的定义日本环境部在1988年的文件记录中正式将环境教育定义为:“加深关于人类与环境之间关联的理解和认识,推进国民具有责任性行动的学习。”通俗地说,环境教育就是为了创造使人类子子孙孙能够继续生存的更好的环境的教育活动。根据国际环境教育宪章中提出的环境教育目标,日本学校在开展环境教育活动中,重视增强学生对于自己身边环境的主动关心意识,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判断的能力,使学生确立参与构造良好环境和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积极态度。在注意形成学生丰富感知的同时,使他们能够综合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二、…  相似文献   

10.
浅谈师生之间的情感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首先是进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关于素质教育中教育人本论的内涵,有学者将其概括为“一基”、“三发”教育。“一基”,即强调以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作为教育人本论的基本思想。其基本精神是: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实施“爱的教育”,力求理解每  相似文献   

11.
教育观是教育思维的第一要素,是教育方法思考的理性前提。遗憾的是,教育哲学对教育观的“研究”,一般表现为直接表达个性化的教育观或对已经存在的教育观进行述评,以至人们从教育哲学中除了获得种种关于教育的观点之外,并不能获得关于教育观自身的深刻知识。文章探寻教育观的内在意义,认为教育观是人对教育的理解,是一个关于教育的观念系统。具体地说,教育观包含以下基本要素:教育目的观、关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认识、教育内容观和教育方式观。  相似文献   

12.
主体间性是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属性。传统“主体-客体”模式把毕业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毕业生被当作“加工”的对象,造成毕业生主体地位丧失。主体间性视阈将毕业生从传统“主体-客体”模式中解放出来,恢复了毕业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主体间性是对传统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也是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贯彻主体间性思想,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理解原则、差异性原则和教育者主导原则。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对“素质教育”观的理解有其不足或缺憾:“活动说”把教育活动过程与教育目的混为一谈,用教育目的取代了教育过程;“方法说”把素质教育等同于一种具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误解了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技能说”把素质教育庸俗化为“匠人培训”。其实,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是关于教育的性质、目的、任务和手段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与把握。“素质教育观”最坚实的思想基础是教育的“三个面向”;“素质教育”的哲学意义在于依据它建立起关于教育的完整科学体系,其现实意义则集中表现为可以据此纠正关于教育的种种谬误与曲解,指导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的确立;“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集中体现在对教育目的、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目的与教育过程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认识与把握上。  相似文献   

14.
武任恒 《职教论坛》2002,(21):57-57
如果说对于“教育本质”问题的研究,是关于教育“是什么”的问题,那么,对于“教育目的”问题的研究就是关于教育“为什么”的问题。职业教育目的,就是回答职业教育为什么的问题。要全面、准确地把握职业教育的目的,离不开对教育目的的正确理解和对当今时代发展的变化的把握。只有把职业教育放到教育这个大的坐标系上去考虑,我们才不会使现在所从事的职业教育活动偏离目标和方向。职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具有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人的活动。对这一定义的理解,人们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往往会把目光的着眼点放在培养职业所需的知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总结关于“教学具有教育性”性质的三种观点的基础上,反驳了“教学具有教育性”是一种教育事实的观点,论证了“教学具有教育性”是一条教育原则的论点。  相似文献   

16.
闲暇教育是当代学校教育的一种新的发展,同时也是当代社会对学校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综观目前的学校教育,虽然“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就实际的教育状况而言,仍然是以知识和智能为主要内容。在我们的理解中,闲暇教育应该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在直接和间接的意义上增强学生的素质。现仅就管见所及,对闲暇教育的几个问题作些分析。一、闲暇教育的发展早在我国2000多年前《学记》中“藏息相辅原则”就对闲暇教育做了精辟的论述:“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关于树立大系统教育观、“双证书”、“双师型”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沟通等问题的思考,探讨在新形势下其内涵和意义及如何对上述问题全面理解,以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个性教育是在与划一教育的长期斗争中逐渐形成的教育理念,其本质特征正是体现在它与划一教育的根本对立之处。个性教育就是以对个人的独特性及其价值的尊重为最高原则的教育,而对“个性教育”中的“个性”一词,与其理解为“个人的独特性”,还不如理解为“个人的独立自主性”。  相似文献   

19.
个性教育是在与划一教育的长期斗争中逐渐形成的教育理念。个性教育就是以对个人的独特性及其价值的尊重为最高原则的教育,而对“个性教育”中的“个性”一词,与其理解为“个人的独特性”,还不如理解为“个人的独立自主性”。  相似文献   

20.
主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其特点是: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主动性发展,强调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性,认为主体的发展是在认识和实践中完成的。推行主动教育应遵循:尊重和理解原则、鼓励原则、“向师性”原则、民主性和平等性原则,并在实践中转变教育观和学生观,积极探索适应其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建立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