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对幼儿良好性格培养价值的认识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的幼教工作者都认为,性格是一个人的各种本质的、稳固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它表现出对人、对事物及对自己的态度;幼儿期是儿童性格形成的奠基时期,可塑性很大,幼教工作者应给予幼儿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以促进其良好性格的形成。中澳两国幼教工作者对幼儿良好性格培养的价值认识,虽然没有原则区别,但在具体提法上还是有所不同的。中国幼教工作者把幼儿良好性格培养看作是幼儿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认为它对幼儿体、智、德、美等  相似文献   

2.
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幼儿时期是性格发展与形成的奠基时期,也是培养孩子形成良好性格品质的最佳阶段。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性格呢?  相似文献   

3.
为使幼儿在品德和性格上有一个 良好的开端,为将来奠定基础,就必须 从小对幼儿进行良好性格的培养。下 面仅就幼儿活泼开朗性格的培养谈一 下自己的看法。 活泼开朗性格的表现 活泼开朗的性格,指的是个体在 为人处事的方面表现得积极活跃,敢 于尝试和探索,经常保持愉快乐观的 情绪,愿意与人交往,愿意接受集体规  相似文献   

4.
去年本栏介绍乐乐妈妈对乐乐的智力启蒙教育,受到读者喜爱。今年,我们开辟“培养好性格”专栏,和读者一起关注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对幼儿的智力启蒙是整合在生活中进行的,良好个性和性格的培养更离不开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比之智力启蒙,幼儿个性和性格培养,是一项更复杂的长期工程,效果也不如智力启蒙“立竿见影”,但个性、性格的培养、发展与智力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愿您的孩子和乐乐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吧!  相似文献   

5.
幼儿期典型的性格是活泼好动,好奇好问、缺乏自信心,模仿性强,易冲动,自制力差。如今在幼儿园,性格内向,胆小的幼儿越来越多,而这些孩子,从长远来看,很难适应今后的社会。为了培养幼儿的良好性格,笔者认为:一、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积极开展游戏,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二、老师以饱满愉快的情绪影响感染幼儿,培养其活泼开朗的性格。  相似文献   

6.
正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  相似文献   

7.
《家教指南》2006,(12):33-33
一份针对1000名3岁-10岁幼儿的调查显示:18%的幼儿具有良好性格,82%的幼儿性格有或多或少的问题,而25.7%的幼儿性格恶劣。因此,我们应从小注重幼儿良好性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张淑珍 《学周刊C版》2019,(23):173-173
性格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成就。可见性格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性格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只有从幼儿时期抓起,培养其良好的性格,形成良好的品质,促进幼儿和谐全面发展,才能为将来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性格是人在对待客观事物(对集体和他人、对劳动、对物品、对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而习惯的个性心理特征。婴、幼儿时期是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性格是在同周围成人和小朋友的接触中逐渐形成的。为使幼儿在性格形成中有良好的开端,幼儿教师有责任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性格培养。现代教育学家徐特立曾说过,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是“相互的平等关系”。在从事幼教工作中,我们也深刻体会到,建立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首先教师要尊重幼儿,做幼儿的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10.
王殷婧 《学周刊C版》2019,(16):164-164
自信心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更是个人良好心理素质和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正是人类自信心培养和性格塑造的关键阶段。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幼儿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性,同时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案帮助幼儿塑造良好的自信心。所以,激发和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自信心理是幼儿教师所必须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梁翠霞 《教育导刊》2003,(11):20-22
合作对幼儿良好素质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它能激发幼儿的良好情绪,培养幼儿的乐观性格和良好品德,是幼儿适应未来社会的重要素质之一。曾有研究者对北京市1000余名4~6岁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只有30.1%的幼儿能经常与小朋友合作,而69.9%的  相似文献   

12.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性格是个性的核心,一般说通过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可以基本了解其个性特征。因此,从心理素质的角度来说,通过性格也可以看到人具有的整体的心理素质。 性格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它能反映一个人心理素质的良好与否。幼儿处于性格初萌阶段,幼儿的性格教育属于最初的起点教育,这种起点教育对幼儿的今后有着深刻的影响。幼儿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 一、乐学 乐于学习是一个人良好性格的重要方面。事实证明,凡学习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和事业上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困幼儿教育界关于幼儿德育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认为“幼儿德育是向幼儿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文明习惯和性格”。这种定义揭示了受教育者(幼儿)和幼儿德育的内容(良好的品德、文明习惯和性格)。另一种认为幼儿德育“主要是指对幼儿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它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由教育者依据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家教指南》2009,(10):36-37
性格品质决定人的命运,而人的优良性格是早期奠定的。在早期教育中,性格的培养应该放在首位,属重中之重。早前我们曾经对1000名3~10岁的幼儿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18%的幼儿具备良好性格,82%的幼儿性格有或多或少问题,而25.7%的幼儿性格恶劣,让人不得不为之担忧。  相似文献   

15.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幼儿时期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又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在幼儿园阶段应该怎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学前教育应当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这个话题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个性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更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施教者应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在游戏中促使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其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把爱、尊重和严格要求融入其中,家园携手共育,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河北省衡水市2所幼儿园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厌园幼儿过半,其影响因素主要涉及幼儿家长、班级、健康、性格以及节假日.加强幼儿的教育管理,均衡营养,保证睡眠,合理安排节假日,培养良好性格是解决幼儿厌园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幼师良好的性格对幼儿课堂教学,幼儿智力、性格发展和塑造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实例,对幼师良好的性格对幼儿的影响进行全方位素描。  相似文献   

19.
程小玲 《甘肃教育》2011,(10):31-31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从这个角度看,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塑造人的过程,它将影响人的一生。在幼儿的性格形成中,良好习惯的培养起着核心的作用。幼儿时期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为重要。因此,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言传身教,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生的确具有重要意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能量。三到六岁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会为幼儿的人生与成长助力。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其实这隐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一、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幼儿是能动发展的主体,幼儿发展是主动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