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通过分析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了用“需求驱动”的方法来设计专业培养方案的思路,讨论了专业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针对目前IT类专业本科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不适应的现状,在设置专业培养方案时着重强调了专业技能培养的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2.
文秘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根据企业对复合型文秘人才的需求整合培养方案,确定培养方向,体现由"学校本位、专业本位"向"社会本位、职业本位"的转变。基于职业"需要"和"标准",一方面以提升职业素质为核心,注重全面素质教育的培养;另一方面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强化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3.
专业教学计划是以每个专业总体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基准,遵循一定的培养规律,依据本专业覆盖的岗位群所必需的知识能力素质来进行课程设置。在远程成人教育中应根据学员需求,以搭建课程平台、建立专业规则、优化远程课程教学体系为原则,进行开放灵活的专业课程设置,方便学生选课学习,以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学员与就业岗位的"零适应",才能得到专业课程设置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4.
王承武  王志强  赵俊 《高教论坛》2013,(6):49-50,63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采取的是"大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统一培养方案、统一课程设置、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方式、统一考核标准。"大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校的教学组织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但却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社会需求的多元性,无法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为此,要构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实行分阶段、分类型培养,个性化指导,弹性制教学,双专业学习,多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5.
合理、完善的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是先进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宽、专、交"知识结构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本保证。本文从符合度、社会需求度和合理性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浙江大学信息工程(光电)专业2009-2012级学生的培养方案。并就专业课程设置与Arizona大学和R ochester大学相关本科专业的课程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6.
西部普通院校的日语专业多存在发展时间短、经验缺乏等问题,因此数年来都采用传统的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日语人才培养方案。这种只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方案已不能适应当今多元化社会的需求。根据社会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合理的课程已成为当务之急。以地处西部的乐山师范学院为例,提出西部院校日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大胆构想,将能促进西部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为研究对象,对其培养方案(包括了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学生专业学习情况以及专业实习三个部分进行研究和分析,帮助学院对社会体育专业进行合理的改革,指导帮助学院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培养过程,培养出有本专业特色和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技能的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5,(74):94-95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日语专业的人才需求从"语言文学"向"商务文秘"转变。从社会人才需求、学生学习意愿、学校客观条件等方面分析,"日语+商务"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合当前社会需求的。本文探讨这一培养方案的具体设置,并从师资队伍、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地方性二本院校金融数学专业为例,对专业课设置进行分析。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重视专业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设置课程。以课程层次的丰富性去适应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力求设置一种可操作的专业课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0.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创新创业大背景下,不断探索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以课程设置"三三制",课外培养"联合制",全员评教"持续制"等方式相结合,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浅析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人格健全的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要培养健全人格的大学生就必须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需求,以及继承发展中华优良道德传统的要求,加强理想信念、科学文化、人文素质、道德品质、法纪、美育、心理等多方面教育,并通过学习先进,参与社会实践,扩展人际交往和心理咨询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潘慧妮  高佳 《成才之路》2021,(15):142-144
家风教育是作用在家庭内部、受社会影响的亲子交流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把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道德品质的活动。根据对家风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我们挖掘了两大教育体系的三大共同属性,即现实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构建了三维关系体系,教育内容的共通性,教育方法的互鉴性和教育作用的延续性。通过遵循时代性与历史性原则、整体性与多端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促进家风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3.
以就业为导向建设应用型的通信工程专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针对通信工程专业目前的教学情况,探讨建设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的本科教育培养方案的制定思路,提出培养面向市场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传播素养是影响教育传播过程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介绍了教师传播素养的概念和要素,对网络教育传播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和网络教学对教师传播素养的要求进行了详细论述,分析了目前教师在网络教育传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网络教育中培养教师传播素养的三点策略。  相似文献   

15.
所有的组织和机构都是依赖于它们环境的开放系统,以培训为主要任务的继续教育机构也不例外。这种依赖要求机构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必须考虑社会的观点和社会的期望值,必须对社会的各种要求做出响应。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发展对继续教育工作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期望,继续教育机构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信任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研究进行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研究存在实地调查与实证研究的缺失、研究视角的单一宏观化、信任内涵理解和界定的偏误、信任机制与路径建构的"去交往化"等问题。尽可能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实证研究,利用多样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坚持以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为依据、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交往过程为要求,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对策。  相似文献   

17.
国家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使普通高中教育发展面临着新形势。借鉴国际研究,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全民终身教育引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满足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对个体发展的新要求,将教育公平与教育选择纳入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体系,建立基于平衡的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规划和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8.
We consider what a concern for social justice in terms of social inclusion might mean for teacher education, both practising and prospective,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u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taking place at a borderland school. Our discussion proceeds through the following steps: (1) We explore what a borderland position might denote to address what social inclusion might mean. (2) We consider the significance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and the use of ICT for processes of social inclusion. (3) We briefly refer to the Interlink Network, as many of our observations emerge as reflections on this project. (4) We present different issues that will be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with respect to teacher education if we want to establish a mathematics education for social inclusion. These issues concern moving away from the comfort zone, establishing networks, identifying new approaches, moving beyond prototypical research, and getting in contact. This brings us to (5) final considerations, where we return to the notion of social justice.  相似文献   

19.
王丽波 《海外英语》2012,(14):107+130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内涵,势必在交际过程中产生歧义。尤其在英语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从"全人教育、文化透视"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该文基于英语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尝试从活跃校园文化、构建语言环境、构建教学模式、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等几方面探讨英语素质教育的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20.
以权威为基础的德育模式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它明确了德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要求,规范了人们按社会传统的道德规范做事,在迫使社会矛盾延缓和防止冲突失控方面,起着有力和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权威模式的德育,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自由发展也有着明显的限制和副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应当摈弃以权威为基础的服从式的德育,建立和谐自主平等的德育新基础。依靠自主建构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才能真正成为人们的道德信念和行动准则,德育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