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莫把新闻藏在“新闻”里。这是我写作消息《借“洋脑”发“洋财”》感受比较深的一点体会。有人听了可能会不解:新闻怎么又会藏在“新闻”里呢?似乎觉得这个问题有点怪。其实,这并不是个什么怪问题,而是不少初学新闻的朋友很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按理说,记者通过采访抓到了新闻,就应该写出新闻来。但有的人就是写不好新闻,常常将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淹没在次要的材料里或一般的叙述中。这种新闻叫做“藏在‘新闻’里的新闻”。对这样的新闻,必须耐着性子细心地从头读到尾才能找到新闻,而对一些习惯于快节奏生活的读者来说,一见开头没有新闻,…  相似文献   

2.
王杰  刘明 《新闻前哨》2002,(9):46-46
会议足一座新闻“富矿” 会议新闻在党报的宣传报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常有读者议论:我们就不喜欢看会议新闻,今天书记讲话,明天市长强调,都是一个套路,没什么看头,也常有些记者感叹说会议报道没意思,很难写出好东西,参加会议报道吃力不讨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读者和记者都不喜欢会议新闻的情况呢?主要是一些记者没有掌握好会议报道的  相似文献   

3.
长平 《青年记者》2006,(23):1-1
我多次在文章里说,记者不是历史记录者。有人表示不同意,也有人误解,认为这是在逃避责任。其实我的意思恰恰是,记者应该回归本位,恪尽职守。我们总习惯被宏大而抽象的概念所激励,一听说“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就热血沸腾。其实新闻记者要做的工作恰好是琐碎而具体的调查,最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目前不少媒体中“跑”新闻的记者多,“想”新闻的记者少,要提高媒体的整体素质,就要下功夫改变这种状况。有人说:“年轻人是‘跑’新闻,成熟了就应该‘想’新闻。”“跑”新闻的记者只会“报告今天发生了什么”,而“想”新闻的记者“能够预见到明天会发生什么,不该发生什么,怎样让它不发生。”前者是事实的记录者,后者是观察家和预警者。记者由“跑”新闻型向“想”新闻型过渡是成长的必由之路,又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记者年轻时缺乏经验,大多数业务功底不厚,以“跑”新闻为主。要紧的是要早日养成在跑新闻中自觉地把“跑”与“想”有机…  相似文献   

5.
很明白的一个道理,新闻要有可读性,才会有人看,只有有人看的新闻,才谈得上传播效果。在这一点上,图片报道和文字报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一篇没有生动细节的新闻稿件。就没有可读性,就不可能凝聚读者的注意力。同样一张图片所定格的瞬间不生动,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通俗地讲就是图片不好看,也是浪费版面。用文字表达一个新闻事实,关键在于记者在还原新闻事实时,如何将最能体现新闻事实本质的,又能吸引读者注意力的细节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新闻写作上常见的通病,是不新、不深、不精、不活。其中主要原因恐怕就是记者没有在"身入"上下功夫。有人曾形象地比喻说,记者应该是个"行者"。的确,新闻是"跑"出来的,作为记者,不下去怎么出新闻?对此,我去年参加全军组织的"记者蹲点看基层"活动后感触尤  相似文献   

7.
"细节决定成败",在笔者的采访报道中,这句话屡次得到验证。清晰记得那是2005年11月的一个周末,正好我值班。有读者打电话报料:马栏广场附近有人在义演,不少人捐款。接到这样的线索,干过社会新闻的记者恐怕都会做出这样的判断:不是什么"猛料"。然而就像金子要从河沙中掏挖一样,很多好的新闻故事往往隐藏在身边不经意的小事中,只有用心挖掘才会从中抓住能决定其新闻价值的细节。在对待这条报料时,我就差点儿因为没用心挖掘细节而错过了一系列感人的新闻故事。  相似文献   

8.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从纷繁复杂的新闻事实中发现新闻的一种能力,也是衡量新闻工作者是否称职或优秀的重要标准。在一些论述中,有人又把它称作"新闻嗅觉"、"新闻鼻"、"新闻眼"等。《现代新闻采访教程》中对新闻敏感解释为:新闻敏感是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洞察力,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  相似文献   

9.
姜泽林 《青年记者》2002,(12):39-39
在新闻眼看来,新闻与背景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哪条新闻可以离开背景而孤立存在.离开背景的新闻,容易假.如曾轰动一时的"水变油"假新闻,现在看这则所谓的新闻,基本上都是在大量描绘那魔术般的"水变油"现象,对于那魔术背后的东西,则很少有人去掀开看看.倘若记者能就"水变油"的发明人是个几乎没读过书的科学盲这一背景探寻下去,即使不具备高深科学理论功底的人也不难戳穿骗局而不会轻易上当.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传播的密集,各种媒体都不可避免地面临同一个困惑:新闻同质化。翻开各家报纸,新闻几乎以同样的"面孔"出现,许多读者感觉每天只需看完一份报纸就足够了。如何"同中求异"吸引读者的眼球?原创新闻成了各种媒体人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互联网发达的信息资讯,为平面媒体提供了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的新闻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不少记者、  相似文献   

11.
曹瑞林 《新闻前哨》2007,(8):103-103
曹瑞林在2007年第7期《新闻战线》发表文章说,当前有人公开主张:“新闻,条件是‘新’,它不新,就不叫新闻了。就是此时此刻发生的事情,要保证让公众了解。而有时,为了保证这种追求‘新’的公众的知情权,记者只能对他所见所闻的观察作出判断,而无法要求他像一个侦探或警察一样把整个事件调查透彻,确认无误后再拿出来发表。也就是说,要及时迅速地发布信息,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业务中,消息、通讯、评论是三大常规武器.在传统的新闻业务中,这三项武器是相互分离的,分工非常明确.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三项武器有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趋势,有人把这种体裁融合之后形成的新闻题材称为"新闻述评",也有人称之为"新闻评论",不管以何种名字冠之,这种新闻体裁融合的趋势正在成为一种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13.
熊萍 《新闻知识》2008,(1):84-85
新闻需要发现并成于发现,记者的发现力直接决定记者怎样做,能够走多远,但当前部分记者缺乏的就是这种能力,发现不了有价值的新闻,有时新闻素材摆在面前却"嗅"不到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或者根本就不愿花精力和时间做深层挖掘而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浅层次报道上,哄抢新闻并由此造成简单重复,以致一些本具有极高新闻价值的作品因记者发现  相似文献   

14.
当今,是个信息发布的时代,时效、线索、题材等要素的第一手获得成为各家媒体夺取受众目光的焦点,这使得"快餐"式的新闻似乎成为流行的必然。然而,这种"快餐"也让记者队伍中普遍滋生出浮躁情绪,使新闻稿件变得思想没深度,语言无趣,读者不爱看。只有深入新闻现场,依据新闻事实去寻灵感、抓细节、搞策划,这样写出的新闻,才能真正打动读者,也最受读者欢迎。  相似文献   

15.
范莉 《新闻前哨》2002,(9):24-24
新闻敏感从哪里来?靠天生的聪明和一时的灵感都不可能。一名记者应该对周围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兴趣,而不是冷漠待之。美国的一位新闻学者说:“记者的特点之一就是他们都好奇”,这是对新闻敏感最通俗的概括。作为记者对周围事物要多看、多问、多打听,可以说保持对周围事物的一种新鲜感是新闻敏感的先决条件,而要保持这种新鲜感,就要求记者经常注意周围的情况变化,特别是一些异常现象。但如果没有新闻敏感,记者对周围事物的变化很可能会反应  相似文献   

16.
报纸的服务对象是读者,如果一张报纸没有人看,没有人读,就没有了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一张报纸如何才能博得读者的青睐呢?这是我们每个从事新闻工作一线的记者所要思考的问题。一、记者要有良好的新闻敏感和新闻品质。新闻敏感对于任何一个从事新闻宣传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说一个人的精神表现在眼睛上的话,那么,一个记者的采访能力则表现在新闻敏感上。俄国小说家契诃夫有一对"钻子眼",培养新闻敏感,首先就是要培养这种钻子般的眼睛。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人:他们看不清政治形势  相似文献   

17.
王明光 《新闻实践》2007,(10):40-41
记者在众多的新闻事实和新闻事件中判断新闻价值大小,靠的是平时的不断学习和实践培养以及对经验教训的积累总结,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一种行为定势,即对客观新闻事实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种对新闻事实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就是记者的新闻价值观。什么样的新闻价值观,对新闻事实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总看法和总评价。这种以某种新闻价值观来作为自己行为和认知评判依据或标准就是新闻价值取向。不同的新闻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张立 《中国传媒科技》2014,(12):108-108
新闻写作作为记者必备的素质之一,其技巧对于每一位记者来说无疑一件"成功的秘诀"。尤其是现在的人们生活越来越丰富,对新闻的挑剔性也越来越大,当前的新闻不仅要满足读者的"求知欲",还要充满文学性、趣味性才能吸引读者的关注。这就要求现在新闻要在说清楚事实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文学修辞手法使新闻报道像故事小说一样形象又生动。  相似文献   

19.
“新闻要好看”的提法错在何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要好看!”这个听起来不错的提法正在一些新闻单位内悄然流行.一些主管领导这样要求记者,记者为把新闻做得好看而冥思苦索。如果说.在保证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力求把新闻报道写得可读性强一些、趣味性多一些、文采美一些,使读者更加喜闻乐见.那么这个提法没有什么毛病。然而.不加任何前提.单纯提倡“新闻要好看”.把“好看”作为新闻的一般要求和普遍特征.甚至把“好看”作为衡量新闻价值、取舍新闻稿件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这个问题就有些严重了。  相似文献   

20.
方圆 《新闻知识》2001,(12):40-41
梁衡同志说:"新闻是追求以最快的速度写出读者最想知道的东西。"而事实上,位于"上层的、政治中心的记者近水楼台可以快速抢到新闻,基层的、远离政治中心的记者,或专门采写某一方面报道(如教育科学)的记者,周围的事平凡而又平静","哪有那么多的新闻发生并总让你抢到呢?"他说,这也不必悲观:"注意发现那些还未被人报道的稳态新闻是大有可为的","十几年间,凡是我写出的这类稿件都得到了较强烈的反响","我获得的几项全国性新闻奖恰恰都是这种稳态新闻","那些乡间僻壤里发生的事,有时也能上头版头条去和北京的重要会议、领导人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