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全局,提出了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等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向群众传播的过程,具备传播活动的基本特征。运用传播学原理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结构和传播过程,探寻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效果的有效路径,有助于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任何一种理论的传播与普及,传播路径的选择都是至关重要的。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困境,如何克服困境,选择更适合当前的传播路径,对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传播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等一系列因素。本文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着重梳理了该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但是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对大众心理需求把握、对传播媒介和传播方法的采用以及对传播内容的提炼等问题上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要义在于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由于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第四媒体,具有传统传媒无法比拟的影响力。因此,必须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意识形态地位。  相似文献   

7.
本文沿袭了近年来从大众传播学视角对马克思主义传播情况进行观照的新思路,在传播环境研究方面归纳了马克思主义在华传播的心理条件、社会条件、文化渊源等因素;在传播主体研究方面综述了既包括中共早期领导人,也包括了国民党党员和无党派人士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传播经验方面尝试概括了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诸多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和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潮在中国竞相传播。具体探究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中国人民主观上的需要和不懈的努力,有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客观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命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成为学术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2012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优秀的创立者及实践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对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思想的研究,对于从理论上梳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思想,探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的精神实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民学会诞生于五四运动时期,其注重自身发展,接受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新文化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在当时国内的众多社团中起到了楷模的作用。新民学会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在大批爱国青年的共同努力下,成为湖南地区五四时期的领导核心。在带领青年学生、知识分子以及社会各界响应五四爱国浪潮的同时,开展了具有湖南特色的地方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11.
儒学传播得益于儒家经典文本的建立和其独特的教育体系,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应在确立马克思主义文本、加强教育方式方法方面做出改进,以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用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教育引导青年,是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中心任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终必将落脚在中国青年这个实践主体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青年的有机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化的双向统一,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青年运动实现的途径,更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程度和效果的检验.  相似文献   

13.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深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中提出的重要问题,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重点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名词的内涵,阐明笔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大众化的理解,阐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辩证关系,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拓宽着人们的认知能力,既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又对旧有的传播模式造成着巨大冲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话语元素是关键,充分依托新媒体技术优势,建构新型的话语转换机制,具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近年来国内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往往注重马克思主义政治层面的中国化,而忽视文化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影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在完全意义上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真正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具体化、民族化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的时间特征直接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哲学本身属于一项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同时哲学也是对于方法论的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所具有的某种大众化的内涵为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打下了基础,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时代化的特征。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思想及认知探讨,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涵、推进依据、推进路径三方面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上海作为近代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和接触外来思想最早的地区,在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热潮中显现出了巨大生机,带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全国范围内的深入传播。五四时期上海新式报刊涌现、新式知识分子群体壮大、工人运动蓬勃展开,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被广大人民群众由认知到认同、信仰,再到运用,逐步深化和提升的过程。在90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从构建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满足社会需求和实现群众利益,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教训,与各种社会思潮对话交锋,与民族文化良性互动等五个方面,成功地推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农村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其理论和实践依据。新时期我们正全面贯彻和落实新农村建设战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推动新农村的民主政治、农业现代化、精神文明和民生建设有重要意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有具体的途径或手段。  相似文献   

20.
论农村意见领袖对农村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用简单质朴的话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传播普及给广大农村民众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介体来实现,农村意见领袖担当着介体这个重要角色。农村意见领袖作为农村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介体,能对农村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为此,要加强管理,发挥其积极作用,更好地推进农村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