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课程改革中的新教育理念关注对学生个性化教育,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了在初中物理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教学实践与新教育理念存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以教学注重结合实际应用为主要特色的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其课程结构涵盖了人文通识课程、教育通识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以及专业实践课程,重点突出了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其课程设置的特点:夯实专业能力的专业的课程体系;凸显学科领域幼儿教育理念的专业综合课程;强化教学实践能力的专业实践课程;注重儿童艺术教育的艺术综合课程等,为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职师范教育专业游戏教育课程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戏教育课程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与教育学、心理学及基础教育中各个领域课程设计紧密联系.该课程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能力,又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文章探讨了在高职师范教育专业中开设儿童游戏教育课程的必要性,并通过游戏课程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设计、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方面探讨了儿童游戏教育课程实施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大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环节。结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房屋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从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重视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探索了房屋结构设计课程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理念,结合课程学习情境设计及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层面的改革实践,尊重学生的意志,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成功服务,注重人的综合能力与持久职业生涯发展过程,特别是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养及自我控制教学一体化设计方面进行了相应研究。  相似文献   

6.
崔颖 《成人教育》2009,29(9):47-48
课程是联系宏观教育理念和微观教育实践的桥梁.现代教育理念注重以人为本和创新教育.如何将现代教育理念转化为课程形态,通过课程实践达成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我们首先改造传统的课程观,从课程价值、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诸方面建构起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的新型课程观.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在一体化理念的指引下,小学职前教师教育必须呼应职后的工作实践,了解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关注未来工作对象——儿童的发展特点,顺应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时代要求,满足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现实需求。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应设置一般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儿童发展与学习、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和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理论与方法课程模块。一体化视野下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还必须深刻认识"师范教育"转型为"教师教育"的时代内涵,建立广泛的合作密切、互惠互利的教育科研与实践共同体,改变传统的教师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8.
成果导向教育(OBE)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课程是本科教育的核心环节,课程建设关系专业发展.针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从修订课程教学大纲、重塑课程教学设计、改善教学评价机制三个维度提出了改革措施,旨在通过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改革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  相似文献   

9.
该文结合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社会需求与知识结构能力要求,针对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相对薄弱的现象,探讨了教育技术学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与教学存在的问题.建议教育技术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应结合专业特点,紧跟社会发展趋势,适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课程优化整合,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0.
美国UIC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表现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设计课程计划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模块划分体现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双重要求、课程设置趋向给予学生越来越多的课程选择自由、实践教学注重个体能力的建构等方面的特色,以此为鉴,提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应该打破人才培养目标的趋同性,在教师教育类课程、教育基础课程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加强建设,通过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合理化建构,实现教师教育的特色化培养和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明确五年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人才的前提。针对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对象,其专业建设研究应科学地从疏理整合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创新教学观念和开发模块实训入手,找准培养目标,确立就业方向,以实践为主导,突出行业引领、能力本位的高职特色。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建议明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坚持与时俱进、国际视野、课程模块化、微型化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设置原则,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法、评价与考核方法、根据生源设置课程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推进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3.
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魏杰 《辽宁高职学报》2003,5(1):128-130
高职教育的核心在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建立以实际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与实践两个独立并存且相互联系的教学体系。理论教学要为实践教学服务,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使实践教学成为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与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建设。针对课程体系重构的三个问题:课程体系重构的有效和合理路径,高职教育双重目标的实现,以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提出了建设主体与阶段层次清晰的闭环系统建设、构建知识、素质与能力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以及突出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和关键等相对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职教育的文化基础知识教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专才教育有滑入庸俗化的现象,有可能丧失"高等"与"高级"的本质属性。为此,高职教育有必要研究适合自己的通识教育模式,如三年制专科高职采取专业、通识、实践三项教学并重的模式,创新四年制双专业高职本科,采取两个专业和通识、实践教学四个一年学时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下,高职教育推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创新形式,增强人才培育效度,实现高职教育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而彰显高职教育育人效度。对此,文章着重分析高职教育中理实一体化教学特点,论述高职教育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要求,提出高职教育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7.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执行者,在教学实践中具有举起轻重的作用,树立科学的教师观是保证教学实践科学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高职领域开展的教学,应不断添加高职教育的特色元素,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使其具有更加丰富的职业技术内涵.因此,高职教师应调整自己的角色,提高自身技能,努力适应时代发展和现代高职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开发,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和关键。通过分析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和培养目标,以国际物流、金融物流方向的工作流程为主线,确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对物流采购管理学习领域课程开发进行实践,并对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实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基础和主干专业课程。本文阐述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定位、教学目标、设计理念与思路、教学内容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条件六个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使高等职业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得到提升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首先应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树立正确的课程设置观念,明确教学计划的制定规范,同时推行“学分制“,为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提供保证,实行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三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