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泰两国友好关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两国的友好交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当前两国在政治、经贸、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双边关系由战略性合作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新水平。中泰两国能够保持长期友好关系持续稳步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泰国的视角看,有泰国皇室领导人、泰国华人、泰国地理位置三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俄罗斯当前正处于伙伴关系的全新发展时期,两国政府和人民高度重视在人文领域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文章运用统计、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方法从两国伙伴关系出发对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中俄两国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不仅要主动采取措施应对两国政治和经济社会的新要求,还应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积极性,服务于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全面建设。后续研究者可在中俄两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面对的挑战与对策做更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亚太、东盟地区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东盟重要成员的泰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方面,有诸多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文章在简要概述泰国高等教育发展及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泰国高等教育改革近年来在国际化、与市场紧密结合等方面的特点,希望有助于促进中国与泰国高校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中国和东盟国家合作关系的日渐紧密,中泰大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前往泰国留学,来泰国大学参加培训与交流的教师人数也不断增加。文章介绍了泰国易三仓大学为国内高校教师设计的培训课程、培训合作情况,以及赴泰教师的学习体会等,以期为更多的参与中泰高校交流的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中国和东盟国家合作关系的日渐紧密,中泰大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前往泰国留学,来泰国大学参加培训与交流的教师人数也不断增加。文章介绍了泰国易三仓大学为国内高校教师设计的培训课程、培训合作情况,以及赴泰教师的学习体会等,以期为更多的参与中泰高校交流的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泰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其中教育方面的合作也有所加强,同时泰国也想争做东南亚的高等教育中心.因此,笔者根据泰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各时期的不同特点划分为传统教育阶段、正规教育基础阶段、国家发展现代教育阶段及国家教育新时期四个主要阶段来研究,以期促进对泰国高等教育的了解和与泰国教育的合作.  相似文献   

7.
中俄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途径.文章立足于中俄两国高校多年交流与合作的历史和基础.梳理了两国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及方式,并结合现阶段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趋势,探析了两国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指明两国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各自的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农业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担负培养农业人才的重大使命。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农业高校在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力量较弱,人文社科发展不够完善。因此,农业高校要努力探索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通过提升学科整体水平、推动学科间相互渗透融合、健全人文社科研究队伍等举措,来提升其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核心期刊的关键词分析表明,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和领域主要集中在10个方面,高校教育教学与管理是最活跃的研究领域;学生工作研究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方面;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和院校研究是研究热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领域广泛;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建设研究有新的进展;教师教育发展与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长盛不衰;高校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估研究得到深入发展;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与管理得到广泛关注;高等职业教育,高校人文(哲学)社会科学教育,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领域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0.
姜雪梅  任雪莲 《文教资料》2010,(11):115-117
泰国作为东亚历史上重要的一个国家,与中国有着悠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在汉语教学、合作办学、留学互访、机构成立等方面,两国开展了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1.
There has been a good deal of research into the problems Chinese postgraduate students studying in English-speaking universities face with regard to critical thinking. This project is an attempt to tackle this issue from a new perspective. It aims to explore how a unique aspect of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in China – the so-called ‘four treasures’ (four compulsory modules of political thought taken by all Chines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he Fundamentals of Marxism’; ‘Maoism and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The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nd ‘Moral Thoughts, Legal and Civic Education’) – influence Chinese students in terms of their political and cultural values. It will trace the emergence of this programme and offer 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curriculum. The study also uses focus groups to investigate how the Chinese postgraduate students regard their undergraduate courses in China. This article will argue that the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China, which is heavily regulated by the stat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obstacles preventing Chines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from developing independent and critical thinking, particularly in the art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相似文献   

12.
对辽宁17所具有博士授权资格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国际化办学水平总体上呈标准正态分布,一些院校办学理念与具体教学工作的融入程度存在差异、师资结构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教学与科研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国际化办学经费保障不足。进一步提升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应以高校重点学科、科技平台为依托,吸引、集聚海内外高端人才;加强与国际一流院校合作,全面提升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着力打造国际高等教育交流中心和留学服务中心;健全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保障机制,推动高等教育跨境性活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面向世界培养卓越工程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世界培养卓越工程师是"卓越计划"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需要所有参与高校的重视和实施。本文试图系统地讨论和研究面向世界培养卓越工程师这一重要专题,包括这项使命的重要性、卓越工程师培养定位、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采取国际化的教学方式、改革外语教学、建立国际化的教师队伍、实施多模式国际合作办学、开展国际化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营造国际化的学习环境、国际化中的民族性和本校特色等11个方面,以期为"卓越计划"参与高校开展面向世界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外合作办学不但直接引进了境外优质教育资源,而且能提高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性与重要性的认识,确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合作办学,将会促进人员交流、课程设置、科学研究、管理机制的国际化。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进程的回顾,对目前我国高校与国外合作办学模式进行梳理,并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提出几个合作办学的新形式,供其他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参考。  相似文献   

15.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提高高校办学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逐渐成为高校吸收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引进新的教学管理理念、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必须与时俱进,走特色发展的道路,以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高校的全面发展,提高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与东南亚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东南亚国际交流与合作正逐渐从政治经济文化层面扩展到教育层面,而云南省与东南亚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已逐渐成为双方进一步深化交流与合作的突破口。运用波特的菱形理论指导云南省发展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明晰云南省发展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优势,明确加快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进程的对策:抓住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的机遇,坚持依法办学,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全面扩大高校教学与科研合作领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7.
苏州市职业大学顺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我国企业“走出去”倡议与战略对先进制造技术类人才的需求,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职能,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加强交流合作,积极进行留学生先进制造技术类专业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与实践,强化岗位胜任能力,注重传播中华文化和人文涵养,内化留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先进制造技术类国际人才培养质量,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学校教育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之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化是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通过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建设、交流与合作的国际化,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高校的新理念和发展趋势。要使学校的国际化成为推动学校总体发展的有利因素,应构建起一个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体系。构建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体系对于提升学校整体国际意识、推动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实现良性发展、提高员工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体系的构建主要从健全参与行政机构层次、国际合作交流主体多元化、合作交流方式的多样性、以及校内国际合作与交流体系信息系统的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0.
大学精神与人文学科建设关系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存在,更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这种大学精神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其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构建大学的人文精神,必须加强人文科学建设。人文科学是从哲学高度对包括人文主义与人文学科在内的人文活动原理的系统研究理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是在现代化历史条件下分蘖出来的对立统一矛盾体,二者在当代科技与人文形势下已经趋于相互渗透与依赖。大学强化人文教育,加强人文科学建设,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改革高等教育结构,打破文理分家、理工分校的局面;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建立综合性的学科和专业;优化课程设置。同时还应努力营造适合大学人文精神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创新大学教育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