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一月十八日,国家出版局党组代书记、代局长陈翰伯同志在上海编辑工作座谈会上讲了话,讲话内容包括出版工作体制、三审制、编辑职称、编辑工作条例等问题。陈翰伯同志说:现在全党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四个现代化上来,为了适应这个大转变,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我们心中首先要有这个全局,然后考虑出版工作怎么搞好,编辑工作的水平如何提高,怎么适应这个新形势。  相似文献   

2.
六月二十七日,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代局长陈翰伯同志在旅游出版工作座谈会上讲了话,说明了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意义和筹备经过,同时,针对当前旅游出版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重大问题,讲了一些意见,现摘要报导如下。陈翰伯同志说,我们在会议的筹备工作中经常考虑下面三个问题,一个是对外宣传与对内宣传的关系。他说,一个最简单的认识论上的问题,就是外国人不是中国人。我们中国人生长在这  相似文献   

3.
一九七九年五月九日,国家出版局召开直属单位领导干部会议,陈翰伯同志就出版工作着重点转移问题讲了话。陈翰伯同志说,我就出版工作着重点转移的问题,讲几点意见。这些意见还是初步的,主要是针对出版局和直属单位的情况讲的,有的也涉及到整个的出版事业。三中全会决定从今年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我们国家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我们出  相似文献   

4.
最近,在广东搞调研,在谈到图书发行工作的地位时,有的同志又提出“龙头”“龙尾”的问题。言外之意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对此笔者颇为感慨。记得“文革”结束不久,随陈翰伯同志到天津搞调研,陈翰伯同志明确提出出版社要以编辑工作为中心,那是针对当时所谓“政治”冲击业务而言的。出版改革之初,提出了出版要由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的思想,要求出版社要重视发行工作,后来又进一步要求出版社要把发行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于是有人就提出出版社要以发行工作为“龙头”,有人还引经据典,说马克思在什么时候针对什么问题曾经说过…  相似文献   

5.
陈翰伯同志对出版工作的重大贡献———《陈翰伯出版文集》补遗宋木文作者题记年初,在谈起《中国出版论丛》这套书时,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袁亮同志对我说,陈翰伯同志的出版文集太单薄了。这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书一印出,我便找来阅读,果然如此。手捧《陈翰伯出版文...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二大闭幕以后,《出版工作》记者走访了大会代表陈翰伯同志,请他谈了出版工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作用、任务和出版工作者的作风等问题.现将陈翰伯同志的谈话摘要转载于此,供同志们在学习和贯彻十二大精神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1986年2月21~22日,国家出版委员会在京召开会议,讨论当前出版工作中的问题。王子野、严文井、常紫钟、王仿子、王益、陈翰伯、朱语今、邵公文、徐光霄、李鸿范、潘奇、楼适夷等委员出席会议。国家出版局边春光、宋木文和中宣  相似文献   

8.
国家出版委员会于7月1日举行会议,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并就如何贯彻和落实《决定》进行了讨论。会议由主任委员王子野主持。出席会议的有严文井、常紫钟、王仿子、王益、陈翰伯、朱语今、萨空了、吕叔湘。委员们一致认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就出版工作作出决定,  相似文献   

9.
业界关注     
出版工作要实现关口前移、 科学管理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图书出版管理工 作会议上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提到 在出版工作形势好的时候要清醒的看到问 题。目前图书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有: 1.少数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历 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2.个别单位不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改革中开创出版工作的新局面?这是近期来广大的出版工作者共同关心和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集思广益,推动改革,1月26日至28日,文化部出版局召开了出版、印刷、发行改革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在京直属出版社、印刷厂和新华书店的负责同志。改革是破旧创新的一场革命,是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必然要求。胡耀邦同志在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搞四化建设必须进行一系列改革,改革要贯穿四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他还指出,一切战线、  相似文献   

11.
四月五日至九日国家出版局约请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天津等地方出版社的领导及编辑代表五十余人在北京举行座谈。民族出版社的同志也应邀出席。会上,除了讨论编辑工作中共同性的问题外,还对地方出版社的方针任务、如何协调选题减少重复,以及加强兄弟民族出版工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商讨和议论。会议由许力以同志主持,陈翰伯、王子野同志出席并讲了话。按出版规律办事建国以来,地方出版社工作有很大成绩,但也受到左倾错误  相似文献   

12.
十二月十一日下午,陈翰伯同志在全体会议上讲话。陈翰伯同志说,今年年初,原想开一个编辑工作座谈会,谈一点虚的。准备过程中,碰到了印刷、纸张两座“大山”,还有体制问题,准备开的编辑工作座谈会没有开成。关于体制问题,我们通过调查研究,提出意见报告了中宣部。体制问题不是我们出版部门单独解决得了的。大文章做不了,就做小文章,解决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九月,我们开了印刷会议。现在我们开的这次会议把提高书籍质量作为中心议题,并围绕这个中心,起草了几个文件,大家讨论后,改好一个,报批一个。  相似文献   

13.
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国家出版局在北京召开编辑工作座谈会,讨沦出版工作重点的转移问题。参加座谈的有出版局各直属出版社、国务院各部专业出版社、北京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的编辑代表和负责同志以及新华书店总店的代表共一百多人。座谈会上,同志们认真回顾了建国三十年来的出版工作,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讨论了出版工作的规律,并根据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提出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许力以同志主持座谈会,陈翰伯、王子野同志出席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14.
漫谈编辑的职业幸福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职业幸福感,源于编辑工作是一项值得尊重和挚爱的职业。编辑职业无论从大文化传播功能来讲,从职业过程就是提高学识水平思想修养的功能来讲,还是从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视角分析,都无愧是一个令从业者所挚爱、令社会和他人所尊重的神圣职业。我国出版战线的老编辑陈翰伯先生曾说:当个称职的编辑确实不容易,这里有许多学问要脚踏实地地学,但最起码的一条就是要热爱编辑工作。没有这个基础,学识再渊博,水  相似文献   

15.
五月初的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精神在各地传达以后,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和宣传部都很重视,正陆续召开座谈会传达贯彻。四川省出版局在省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在全国座谈会结束后的第五天就召开了全省出版工作座谈会,商讨如何更好地执行党的出版方针,加强出版管理,迅速制止滥编滥印书刊的问题。各地在传达贯彻中,回顾粉碎“四人帮”以来出版工作发生的深刻变化,联系当前出现的问题,结合王任重同志、陈翰伯同  相似文献   

16.
最近,在《出版工作》上读了出版界老前辈陈翰伯同志的《书店好事三数则》一文,深受启发,联想到关于开架售书问题。开架售书,近几年来,读者呼吁,报刊提倡,领导布置很多,但至今仍摇摆不定,特别是近半年来,有的地方,似又出现了倒退现象。图书是精神食粮,它不同于其他商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中指出:“书刊是思想、文化、科学的主要传播手段。任何一种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知识,一经成书出版发行,就传  相似文献   

17.
去年十月,在长沙召开了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会后出版工作出现了更加活跃的景象。最近,我们随同国家出版局代局长陈翰伯同志到天津,分别同天津出版局及所属出版社、印刷厂、新华书店等单位进行了座谈。我们认为,天津出版部门的同志,在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解放思想,同心同德,决心为繁荣我国出版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的思想和做法,可供出版战线上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82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发奖大会于7月6日在北京政协礼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方毅,文化部部长朱穆之,全国科协副主席裴丽生,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陈翰伯、副主席王子野、边春光出席了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担任这次评选工作顾问的各方面的学者和专家。大会向获得优秀科技图书奖的70位作者、编者发了奖。中国出版协会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常紫钟介绍了这次评选的情况。他说,在1982年出版的7,508  相似文献   

19.
十月十八日上午,陈翰伯同志在大会上讲话。他说,昨天廖副部长的讲话,讲得很好。听了他的讲话,我感到我们的工作不是在会议上结束,而是在会议结束以后才会有一个真正的开始。华主席指示我们:“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办法再多一点,步子再快一点。”在这次会议上,几乎天天都有同志强调这个问题,这也是我们大会的指导思想。现在,我们的思想是解放了些,胆子是大了些,大家都希望会议以后,迎来少儿读物繁花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中国风物志》丛书、《中国特产风味指南》丛书能在1985年12月在香港举办的中国书展上成龙配套地参加展出,这两套丛书的牵头单位——北京出版社和花城出版社于11月8日至15日联合召开了编辑出版工作会议,对出书时间、内容质量和装帧要求,都作了具体的规定。这两套丛书,是1980年由陈翰伯同志倡议纳入出版计划的。全国各省、市、区的有关出版社,都参加了这两套书的编辑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